播种密度对甜荞、苦荞芽苗菜生产的影响

时间:2022-10-29 04:48:42

播种密度对甜荞、苦荞芽苗菜生产的影响

摘要:研究播种密度对甜荞和苦荞芽苗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cm2播种19 g和22 g分别为甜荞和苦荞芽苗菜生产的最佳播种密度,在此密度下,甜荞和苦荞芽苗菜的经济产量最高,分别为1.84 kg/m2、1.57 kg/m2。

关键词:播种密度;甜荞;苦荞;芽苗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更关注于品种的新颖性、多样性,外形观感,风味口感,营养保健,食用安全性等质量因素,作为营养丰富、质地脆嫩、风味独特和无公害的芽苗类蔬菜,则备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一类新型高档蔬菜和绿色健康食品[1]。凡利用植物种子或营养器官,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芽苗、芽球、嫩芽、幼茎、幼梢,均称为芽苗类蔬菜(简称芽苗菜)[2,3]。目前芽苗菜的生产多集中于萝卜芽、豌豆芽、香椿芽等[4-6],而有关荞麦芽苗菜生产技术的研究性报道较少。笔者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对甜荞和苦荞芽苗菜生产的影响,旨在确定不同荞麦芽苗菜的适宜播种密度,为节约芽苗菜生产的用种量,制定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荞麦(甜荞和苦荞)种子均购于四川省农科院。选择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成熟度好的荞麦种子,剔除陈年种子、坏死、未成熟、虫蛀、无皮、残破变质种子,以减少病虫为害和烂苗,提高出苗整齐度。栽培器具为玻璃温室中的育苗盘(规格为55 cm × 21 cm × 5 cm)和室内人工生长箱。

1.2 试验方法

该试验于2012年10月21日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农业综合实验室内进行。

甜荞和苦荞分别以100 cm2播种16 g、19 g、22 g、25 g和28 g(以干质量计算)5个密度等级处理进行播种。温度控制在(25±1)℃,每处理3次重复。

播种前先将育苗盘用清水洗净,然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 h以杀死盘上的病菌,再用清水洗净。然后在育苗盘上铺一层滤纸,喷洒清水,待水湿透粘在盘底上时,将催好芽的荞麦种子均匀地播在育苗盘中(甜荞浸种时间均为28 h,苦荞浸种时间为24 h)。然后再覆盖一层滤纸,用洒水壶轻轻均匀撒水,避免冲散种子。育苗盘上架后用黑色遮阳网覆盖,遮光保湿,待苗高3~5 cm时揭开覆盖物让其见光,使苗转绿。9 d后将各处理的芽苗菜取出,测定芽苗株高(每个处理随机取样20株)、生物产量(单位面积茎质量+子叶质量+根质量)、经济产量(单位面积茎质量+子叶质量)[7],并记录芽苗菜颜色(深绿、黄绿、翠绿、浅绿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密度对甜荞芽苗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观测记录表明,不同播种密度对甜荞芽苗菜的颜色影响不显著,均为浅黄色。

由表1可知,各播种密度下甜荞芽苗菜的株高无显著性差异,处理4的芽苗菜最低(株高13.2 cm),可能与大部分种子发生霉变有关;处理2的芽苗菜最高(株高16.5 cm),且生长相对较整齐;处理5芽苗菜的株高虽然也较高(16.3 cm),但有部分种子发生霉变。

随着甜荞播种密度的增加,其芽苗菜的生物产量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处理5的生物产量最高,为7.31 kg/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芽苗菜的生物产量(见表1)。

随着甜荞播种密度的增加,其芽苗菜的经济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趋势。其中处理2的经济产量最高,为1.84 kg/m2,显著高于处理1和处理4(见表1)。处理5的经济产量(1.82 kg/m2)也较高,但由于此播种密度下部分甜荞种子发生霉变,导致该密度下芽苗菜的味道不正常。

综上所述,100 cm2播种19 g为甜荞芽苗菜生产的理想播种密度。

2.2 不同播种密度对苦荞芽苗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观测记录表明,不同播种密度对苦荞芽苗菜的颜色影响不显著,均为黄绿色。

由表2可知,较低的播种密度(处理7、8、9)下苦荞芽苗菜的株高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最高播种密度下(处理10)的苦荞芽苗菜的株高显著低于处理6、7、8,较处理8的株高(14.7 cm)降低31.97%。

处理10的生物产量最高,为6.55 kg/m2,显著高于其他播种密度下的苦荞芽苗菜的生物产量(处理8除外)。处理8的生物产量为5.49 kg/m2,与处理10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处理8的经济产量最高,为1.57 kg/m2,处理10的经济产量位居第2,为1.54 kg/m2;处理9的经济产量最低,为1.13 kg/m2,显著低于处理8和处理10;而除了处理9外,其他处理之间的经济产量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综上所述,100 cm2播种22 g为苦荞芽苗菜生产的理想播种密度。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100 cm2播种19 g和22 g分别为甜荞和苦荞芽苗菜生产的最佳播种密度。虽然最大播种密度(100 cm2播种28 g)处理的甜荞和苦荞芽苗菜经济产量也较高,但由于密度太大,导致部分种子发生霉烂,给芽苗菜带来很大的异味,故不宜采用。

笔者只是从播种密度对甜荞和苦荞芽苗菜的生产影响(仅测定了产量指标如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株高)做以初步研究,而有关芽苗菜的品质因素(VC含量、蛋白质含量、纤维素含量等)未做测定,其他因素如浸种时间、温度、基质等对荞麦芽苗菜的影响等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冯玉珠,刘晶芝,闫峰.芽苗类蔬菜的种类和食用价值[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18.

[2] 张彦萍.设施园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54-255.

[3] 徐伟君.芽苗菜生产问题浅析[J].蔬菜,2011(10):50-51.

[4] 刘乃森,刘福霞,胡群,等.播种密度对萝卜芽苗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7):84-85.

[5] 许彬,张应华,范眸天.不同处理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5):613-615.

[6] 杨中华.香椿芽苗菜的生产[J].北方园艺,2005(1):30-31.

[7] 张余洋,胡全凌,李汉霞.不同处理对豌豆和萝卜芽苗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2):289-293.

上一篇:早春嫁接西瓜―夏西瓜―延后番茄一年三茬高效... 下一篇:五月 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