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测量技术分析

时间:2022-10-29 04:10:54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而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测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测量的准确性对主体建筑物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对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测量;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施工测量概述

将图纸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设计要求,一定精度测设到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主要工作内容是施工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水工建筑的施工测量依据是《工程测量规范》。

2、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

1、施工前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2、建(构)筑物的放样(测设)工作。在施工期间,将图纸上的建(构)筑物、管线等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放样到相应的地面上或不同的施工部位,并设置明显的标志,以此作为施工的依据,这是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3、检查、验收工作。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都要通过测量、检查工程部位的实际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实测验收的记录编绘资料和竣工图,作为验收工程质量和工程交付使用后运营管理、维修、改(扩)建的依据。

4、变形观测工作。随着施工的进展,测定建(构)筑物在水平位置和高程方面产生的位移和沉降,手机整理各种变形资料,确保工程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营,这也是鉴定工程质量和验证设计、施工是否合理的依据。

3、施工测量的技术要求

1、施工测量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该原则在测量程序上体现为“先控制后碎部”。在现场、测量范围内的各个测量点设置形成控制网,然后根据科学的计算和分配,形成对这些现场测量点的合理的测量安排。这样就能控制误差的积累问题,保证整个测量区的测量精度;这样也能够合理的配合施工进度,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施工测量过程中哎哟对测量数据及逆行那个逐步的检查,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核实,对测量人员设置的标记进行检查。保证测量人员测量的精度达到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2、测量方法(测前控制)。要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保证测量的数据精度。例如,当交会方向的夹角太小时就不能采用交会法进行放样,应采用极坐标法放样;当后视边长较短时就不宜连续向前穿设中线,应采用导线法进行放样来控制误差的积累。在测量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闭合测量以增加检核条件,如支导线边长应采用往返观测,角度观测采用“两个半测回”或多测回进行检核。测量外业(中间控制)。桩点的复测。进行导线测量或放样时,必须对作为已知点的导线点进行复核测量,平面控制点应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检测,水准点应检测相邻两点问的高差,当检测结果表明桩点正确可靠时方可进行后续的测量工作。仪器对中整平。仪器对中整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测量成果的正确性,在一个测站的测量中间至少应检查一次镜站、后点与前点仪器的对中和整平,以保证镜站、后点与前点仪器的对中整平正确,防止对点错误的发生。

3、野外数据的记录。①记录应采用双记录复核制。记录员应按照记录表格逐项计算,严禁采用只计算第一测回度分角值而其他测回度分角值照抄第一测回角值的记录方法,以防止角度的度、分计算错误不能通过多测回测角进行复核,在支导线测量中,其后果尤为严重。采用电子手簿进行记录的,应遵循电子手簿记录的相关规定。②记录员必须在记录簿中记录清楚测量人员和测量时间,以便对测量事故责任进行分析和认定。③观测员与记录员之间应密切配合,观测速度与记录速度协调一致,以防止记录员忙乱中听错记错观测数据。

4、测后控制。原始记录的复核。复核原始记录时,应对记录簿上的所有记录数据进行复核,包括点名、点之记、观测数据、日期、人员等。采用双记录复核时,原始记录由两个记录员互相复核,确保记录成果正确无课。在因测量人数受限而采用单人记录时必须遵循单记录双复核,当发现记录错误时,复核人必须让记录员重新计算进行确认。图纸复核。测量成果计算前,必须对与施工测量相关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复核,确认测量计算所采用的设计数据正确无误,当发现图纸数据与复核结果不符合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以防止设计图纸中设计施工数据错误导致计算成果发生错误。严禁使用未经设计部门认可的非正式图纸中的数据作为测量成果计算的依据。复核。测量成果的计算应由具备测量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来完成,计算人员必须认真抄录原始记录及起算数据。成果书编制完以后,首先应由编制者自检,然后与计算复核者完成最终成果书的复核校对工作并签字确认。测量成果编制完后要交给项目总工程师进行审核,对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测量点,进行重复测量,符合要求的就可以进行施工放样,测量数据由总工程师同意保存。

4、建筑物的放线 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已定位的主轴线桩详细测设各轴线的交点桩,然后根据交点桩用石灰撒出边界线#注意挖槽前要把各轴线延长到槽外并设置标志,作为挖槽后各阶段施工中复核的依据,延长线标志有龙门板和轴线控制桩两种形式。 龙门板的测设,龙门板是在建筑物挖槽边线外1~2m处平行干建筑物墙壁打木桩,再在各木桩的同一高度钉木板,把已标定的房屋轴线引到木板的上边缘。 龙门板上缘标高等于房屋室内地坪标高,有时与士0.00相差某一固定数值。测设龙门板时应注意:龙门板的各边必须与房屋的纵横轴线平行;龙门板应保证水平;同一边的龙门板应设在一条直线上。 轴线控制桩的测设,轴线控制桩,又叫引桩,它是作为开挖基槽后各阶段施工中确定轴线位置的依据。 在小型建筑物放线中,轴线控制桩多数根据中心桩测设。而大型建筑物放线时,为了保证轴线控制桩的精度,一般轴线控制桩与中心桩一起测设,有的甚至是先测设轴线控制桩,再根据轴线控制桩来测设中心桩。

5、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建筑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应根据施工场地附近的国家或城市已知水准点,测定施工场地水准点的高程,以便纳入统一的高程系统。我国采用青岛国家水准点。

1、 绝对高程: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该面的铅垂距离。

2、 相对高程:假设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该面的铅垂距离。

6、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施工包括垫层和基础墙的施工

1、基础垫层浇注后,根据龙门板上的轴线钉或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或用拉线挂垂球的方法,把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并用墨线弹出基础墙中心线和边线,以便砌筑基础。

2、基础墙标高的控制

基础墙中心轴线投在垫层后,用水准仪检测各墙角垫层面标高,符合要求后即可开始基础墙的砌筑,基础墙的高度是用基础“皮数杆”控制的。

7、墙体测量

1、墙体定位

基础墙砌筑到防潮层后,要根据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上中线钉,用经纬仪或者拉细线,把第一层楼房的墙中线和边线投测到防潮层上,并弹出墨线,检查外墙轴线交角是否等于90 度,如果符合要求,把墙轴线延伸到基础墙的侧面上画出标志,作为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同时门窗和洞口的边线在外墙基础立面上画出标志。

8、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是指各种工程建设竣工、验收时所进行的测绘工作。竣工测量的最终成果就是竣工总平面图,它包括反映工程竣工时的地形现状、地上与地下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各类管线平面位置与高程的总现状地形图和各类专业图等。因此,工程单位必须十分重视竣工测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层数的增多,高度加大,体型日趋复杂。在施工测量中,无论对结构平面的竖向传递或是高程传递,其传递次数均大量增加。对于施工测量工作,不仅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施工测量规范有了更高的要求,以保证达到结构施工精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测量》周建郑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张正禄.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黄声享,郭英起,易庆林.GPS 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

上一篇:关于新形式下平安城市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浅析宁杭铁路德清站站前广场景观绿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