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明区园林绿化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10-29 04:00:51

关于光明区园林绿化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光明区按照“建设现代化河滨市区”的思路,以街道绿化为骨架,以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化建设为重点,以单位和厂矿绿化为补充,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步伐,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功能较完善、类型较齐全的城市园林格局,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到目前,城区园林绿化面积达180公顷,绿地率达32%,绿化覆盖率达35.5%,人均公共绿地15.6平方米。

一、城区园林绿化发展基本情况

(一)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城区环境日益优美。一是广场公园呈现多功能特色。近年来,我区相继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改建了广场、公园等一批风格独特、景色宜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公园广场,总面积达到81公顷,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舒适的休闲、娱乐、健身空间。二是道路绿化丰富市容街景。道路绿化以建设城市绿色走廊为目标,紧跟城区道路改扩建步伐,全区12条主干路相继完成高标准绿化美化,面积51公顷,普及率达100%,城区道路绿化网络基本成形。三是庭院绿化水平明显提高。坚持绿化建设与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全面加快新建项目附属绿地建设,进一步优化美化城市形象,打造适宜人居、创业的生态城市。到目前,建成区单位附属绿地达15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5%;居住区绿地130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30%。

(二)在园林绿化管理中,不断改进管理模式、方法和手段,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一是完善养护作业标准。根据园林绿化养护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我区绿化养护现状制定了《园林绿化管理考核办法》、《岗位目标责任制》等一系列措施,从制度上规范绿化管理。二是强化行业技术指导。通过举办行道树修剪、病虫害防治培训班,以及组织绿化专业养护人员赴先进城区进行现场观摩学习等方法,进一步强化园林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有效提高了绿化管护的规范化水平,养护水平基本达到三级标准。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养护员工在虫害易发期内每天定时上报检测情况,早发现、早落实、早防治,并安排专业队伍对公共绿地进行统一农药处理。在病虫害防止工作过程中,积极推广灭虫新技术,并针对“美国白蛾”、“暝虫”、“地老虎”等常见病虫害,研究并掌握了一套先进的灭杀方式方法,防治效果非常明显。四是积极探索节能灌溉。在公园、广场等公园绿地中安装了喷灌设备,部分街道安装了管灌设施,初步形成了节水灌溉模式。

(三)在绿化植物配置上,坚持物种多样性与艺术、功能效果并重,植物群落结构有效改善。在充分利用当地可用于绿化物种的基础上,广泛引种国内外的物种,许多品种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物种的不断扩大,带来了景观的万千变化,初步形成了“春媚、夏姿、秋景、冬态”的和谐景观。重点抓了 “三个为主”,即:在乔木种植上以法桐、垂柳、青桐、银杏、国槐为主;在灌木种植上以小叶黄杨、小龙柏、金叶女贞、红叶小檗为主;在花草种植上以一串红、万寿菊、矮牵牛等迎时草花以及中华节缕草、马尼拉草为主。到目前,城区园林绿化植物种类达到110多种,其中乔木20多种,灌木50多种,花草40多种,植物结构复杂多样,园林绿地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加强。

(四)在园林绿化建设模式中,积极探索市场化进程,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绿地建设新模式,主要采取聘请国内高水平专家院校设计、招投标建设等方式进行园林建设。招投标过程中,通过对参与竞争的企业资质、信誉、人员配置、管理水平等进行评定和审核,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优秀的园林建设企业进行设计施工。在道路绿化建设中,采用招标方式,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2.8万余株,模纹3800平方米,建设水平和成活率有了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发展规划不够完善,损毁重建现象时有发生。绿化建设仅限于城区发展到哪里就绿化到哪里,没有根据区域特点、城市历史、文化,把山水路城进行整体规划,特点不突出,历史文化体现不足。行道树、绿地、公园等经常因不好看、不环保、不节约、不符合新规划,重复施工建设,极大的浪费了人财物力。给水、污水、雨水、通讯、供电、供热、供气等管线所属单位因经济状况、时间要求和管线技术标准各不相同,经常是按各自所需,分阶段、分路段施工,绿地经常“开膛破肚”,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又浪费大量资金。

(二)管理队伍不强,维护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区园林绿化事业日益发展,城区绿地面积迅速增加,仅去年就增加绿地20多公顷,达到110多公顷,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及养护员工没有相应配备,特别是一线员工人均养护面积比以前增加了约1200多平方米,达到6000平方米以上,远远高于三级养护每人4000-5000平方米的标准,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高。一线工人虽然有一定的养护经验,也经过培训,但学习不够系统,专业知识欠缺,养护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绿化建设及维护投入标准低,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园林绿化的发展。

三是园林绿化招商滞后,大环境绿化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区在绿化美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城区周围山体绿化、湿地开发等大环境绿化方面还相对滞后,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山体植被仍以自然生长为主,管理未能及时跟进。

三、对我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高点定位,全面实施规划建绿。一要科学制定园林绿化规划。建议由建设局牵头,组织规划、环保、房管、园林等部门,聘请省市园林规划方面的专家,科学制定《光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规划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景观元素与环境的整合功能,尽量使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广场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等布局合理;保护原有的生态绿地、林地、水系、苗圃和公园,使其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突出高大乔木的治噪、防灰、遮荫三大功能;人行道绿化要铺透水、透气材料拦截雨水,使雨水合理利用,发挥其整体功能。二要严格执行城市“绿线”管理制度和“绿色图章”制度。凡规划确定的绿地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改作他用,更不能进行经营性开发,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一张蓝图管到底。三要实行绿地率一票否决制。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用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对不能按期、按标准足额完成绿化任务的工程项目,建设部门不予验收,不办理有关手续,单位和个人不能参加各种评先评优,通过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保证城区有足够的绿地资源和绿色空间。

(二)突出特色,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园林绿化是反映城市文化、体现地方特色的有效载体,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绿化,也就失去了内涵和品位。因此,我区在今后园林绿化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一要突出历史文化特色。运用现代园艺手法,将园林绿化与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和格局有机结合,重点在主要街道公园合理,设置一些体现我区独有特色的城市雕塑和建筑小品,打造城市亮点,彰显山水相依、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二要在塑造景观出精品上下功夫。对重点公共绿地和主要道路绿化要精雕细琢,一点一品,一路一树,一街一景,各具特色;要合理配置植物,形成多种树、多树种、多品种,乔、灌、草、花相结合的多样性格局,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城市绿化景观效果。三要大力建设节约型园林。积极推广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多种植耐旱、节水、涵养水源的植物,提高苗木成活率,降低养护成本;合理搭配慢生树和速生树,多种一些国槐、银杏等慢生树,让城区多年后还有一些郁郁葱葱、风华正茂的大树。

(三)明确重点,快速增加城市绿量。目前,我区城区绿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增加绿量已成为今后的重要任务。一是大力实施城郊生态绿化工程。加大城区周围山体、湿地绿化造林力度,大面积植树造林,建设生态林地,形成生态旅游景观,在增加绿量上实现质的飞跃,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二是继续实施城区公共绿化工程。在旧城区实施“拆房建绿、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工程,大力推广垂直绿化、墙体绿化;在高新区多开辟街头绿地、新建小游园,重点地段实行精品绿化、植物造景,多形式、多视角、多层面为城区增绿、补绿、添绿。三是全面实施庭院绿化工程。建设花园式单位、绿化合格单位和花园式住宅,是增加城市绿量、发展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应加大工作力度,督促各单位通过破硬还绿、拓荒建绿、见缝插绿、垂直增绿等途径,高、中、低搭配,乔灌花草结合,切实提高绿化效果;对一些院落狭小、基础条件差的单位,可通过见缝插绿、添置盆花盆景等方式,让能绿的地方全部绿起来,千方百计增加绿量。

(四)加强管理,巩固绿化成果。园林绿化“三分建、七分管”,绿化成果能不能得到保护,关键看养护管理工作能不能跟上。建议尽快修订完善《光明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在城管局设立专门的园林绿化执法中队,确保绿地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断加强绿化植物的日常养护管理,严格落实承包责任制,强化考核,确保种一棵活一棵,建好一片、管好一片。在加大财政投入、壮大维护队伍的同时,按照“谁绿化、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共建、捐建、认养、认管、冠名等多种形式鼓励全社会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住宅小区的绿化管理,督促物业公司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小区绿化管护,实现小区绿化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舆论监督,实行社会联动机制,教育广大市民珍惜绿化成果,严厉打击毁绿、占绿、乱伐树木等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努力形成全社会维护绿化成果的浓厚氛围。

上一篇:金融借款案件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德国、日本和法国如何治理“空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