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时间:2022-10-29 03:56:03

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摘要:目的:关于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的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的股骨转子骨折患者30例,对其进行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结果:钢板螺钉断裂、股骨头坏死及骨不连等并发症均未出现,随访期间仅1例出现大转子部位疼痛。髋关节的功能恢复程度依照Harris评分进行疗效判定:优25例,良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 结论: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便捷且并发症少,临床疗效较好,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倒置微创 固定系统 钢板治疗 骨折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52-0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我国老年人较常见的骨折之一,是一种老年骨质疏松骨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人类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该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最近几年,对于该病大多数学者认为应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有顶板系统固定和髓内固定系统固定。但该类方法在临床的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术后并发症较多。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成为当代众多学者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随着人类的研究和微创外科的发展,许多新型内固定物出现并在临床上得以应用且取得了较大成功。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是在微创外科的基础上,采用交锁髓内钉技术和生物学技术的优点,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治疗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等的独特性的骨折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的股骨转子骨折患者30例并对其进行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股骨转子骨折患者30例 ,男2例,女8例;年龄55-90岁,平均年龄为(75±2.3)岁;逆转子间骨折10例,顺转子间骨折20例。受伤到手术时间为2-10天,平均为(5±0.2)天。老年患者骨折的原因:走路摔伤22例,跌落伤6例,交通事故伤2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伴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例,伴有糖尿病患者2例,伴有冠心病患者2例,合并内科疾病4例。手术前所有患者心肺功能正常且都无明显的手术禁忌症。对所有患者进行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

1.2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并进行各种常规化验检测及评估,包括心、肺、脑的功能状态评估,肝肾功能测定,血糖、电解质及动脉血气分析等等一系列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找相关病的医师进行调整,等患者情况稳定后,麻醉医生对行手术患者进行麻醉评估。所有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后进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在此过程中患者应仰卧位并进行闭合牵引,该行动在骨科牵引床上进行,后用c形臂x线机进行牵引复位。复位后用常规的消毒铺巾在患者股骨大转子处做3-5厘米长的纵形切口,但有时患者的骨折移位较大,尤其是患者股骨小转子内侧和内后侧骨折块移位明显时应对患者进行解剖复位,使得患者内侧和内后侧的骨皮质能够连续。做切口时,需直接切开患者皮肤直至骨性骨膜,使得部分股骨大转子能够暴露,为了手术的需要需剥离暴露点处的部分肌肉和筋膜,适当剥离肌肉的附着点使骨折端和股骨基底部暴露。 切口处理后,选择一个合适长度的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插入肌肉下的股骨,骨膜不需剥落,为了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能够放置在正确的位置,需要把手和透视的辅助。为了让钢板显露,需要在远端切一小切口。在此过程中还应用持骨钳固定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在股骨外侧中央的位置,使其能与股骨的前弓匹配。固定后,需反复检查其前后和下肢的长度,如果有下肢长度的差异,应进行重新复位。复位后再换用克氏针固定钢板,在正位股骨颈下三分之一或侧位股骨颈中央处通过A孔插入导针,位置固定好后,应在骨折处放置螺钉,螺钉的放置数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患者骨的质量而定,一般情况下,在患者骨折近端放置4或5枚锁定螺钉,在骨折远端放置4枚稳定螺钉。彻底清洗后进行缝合关闭伤口。

1.3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患者一般再不需其他的固定但需要用低分子量的肝素进行抗凝,患者在手术结束1.5天后便可以在床上进行骨、膝关节的锻炼。患者在术后两天后应在床上进行半坐卧位的活动,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1周后便可下地行走。若患者恢复较好,2周后便可进行拆线,若恢复一般则拆线时间需延长。拆线后患者可负重行走并逐渐加重负重。患者在术后的恢复阶段内,应严格遵从医师的叮嘱进行活动并时刻注意并发症的发生,一旦有突发状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1.4疗效判定

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失血量和手中术后的临床并发症并及时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总体为100分,其中患者疼痛的缓解占45分,功能的恢复占45分,下肢畸形占5分,髋关节的活动度占5分。若总和大于等于90为优,大于等于80小于90的为良,大于等于70小于80的为中,小于70的为差。

2结果

在本次手术中患者手术时间为(50±10)分钟,手术中失血量为40-260ml平均为(95±15)ml.8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5-38个月,平均随访22个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9-25周,平均(15±1)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状况,再无骨折。钢板螺钉断裂、股骨头坏死及骨不连等并发症均未出现,随访期间仅一例出现大转子部位疼痛。髋关节的功能恢复程度依照Harris评分进行疗效判定:优25例,良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

3讨论

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有骨质疏松和伴有内科疾病,身体状况差等特点。其是临床中较常见的一种病损,占股骨近端骨折的一半。若对此采用非手术治疗,患者会由于牵引和长期卧床而引发较多的并发症如患者泌尿道系统感染、肺部疾病感染、骨折的畸形愈合及骨功能受限等。之前这些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就是内固定,患者可以进行早期活动,早期康复并能够使并发症减少甚至避免。至今为止,内固定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仍是医学中的一个难题。

随着微观外科的普及,相应的内固定物也在不断的发展,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就是其发展的一种,它集髓内钉、外固定支架集钢板的优点于一身,固定较稳定且不需要与骨面接触,也无需剥离骨膜,不会对骨膜产生压力从而保护了骨骼血的运输。

总而言之,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安全、可靠、牢固、对患者的创伤小且并发症几乎没有,对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其一,邱贵兴,翁习生,等.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的手术治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495―498.

[2] 陈雁西,梅炯,毕刚,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7):614―620.

[3] 孙源,张长青,金东旭,姚晨,陈圣宝,曾炳芳. 倒置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接骨板治疗.

上一篇:急性阑尾炎35例手术治疗观察分析 下一篇:肠道细菌移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