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2-10-29 02:20:50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的必由之路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控制管理方法和工具,具有计划、协调、控制、激励和评价等多种管理功能。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经营的良性发展。文章对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必要性;对策

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

(1)全面预算管理是产权制度变革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产权结构逐渐走向多元化,出现了众多分散的投资者群体。为了实现可观的投资收益,这些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当前的经营成果,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就是说,投资人手中的企业股权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企业当前实现的利润,而且取决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长远发展潜力。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控制与规划,不仅要注重经营成果,更要注重经营过程和经营质量。企业实行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都是子系统管理、部门单位管理,不能从战略高度整合资源和聚合力量。企业只有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协调价值链、供应链、作业链之间的关系,保证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和预定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而收到提高企业经营质量的良好效果。(2)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全面预算管理只有在企业最高层领导的重视下,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员工,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全面预算需要整个企业的协调配合,不可能由财务部门关起门来作决策。企业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全面预算的指标方案分解到各科室、各部门、各班组,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能够充分发掘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3)全面预算管理便于理顺企业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由于企业管理体制不顺,总是给企业经营者带来诸多困惑,分权有分权的优势,集权有集权的好处。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调节分权管理与集权控制的矛盾,企业将分权管理与集权控制相结合,该分权的分权,该集中的毫不含糊的集中。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背景下,通过建立经营预警机制,全面落实企业的利润、资金、成本费用、业务量等目标责任,有利于挖掘企业资源潜力,实施精细化生产及流程再造等现代管理模式。(4)全面预算管理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措施。以往,企业实行以目标利润为中心的预算管理,主要涉及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等重要的会计信息却涉及不多。这就为企业人为调节利润打下了伏笔。企业的管理者出于某种需要,例如粉饰业绩、设立账外账、逃避税收,可以授意财务会计人员通过人为操作,该提的折旧不提或少提,该摊销的递延资产未如数摊销,材料或产品成本不实,已经发生的费用挂在往来账上,达到虚增或隐瞒利润的目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满足各预算表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一项不实则项项不实,这样就可降低预算的随意性,为实现预算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套和经营的事前事中控制奠定基础,并给管理控制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当然,这些真实的会计信息正是投资者和相关部门所需要的。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1)管理层的重视是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企业的管理层要从战略上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企业应该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它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是组织领导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组织。预算管理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对目标进行预测,审查、研究、协调各种预算事项。预算管理委员会主持召开的预算会议,由各部门主管参加,是确定预算目标、对预算进行调整的主要形式。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层应该明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一种战略落实。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之前,应该认真地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资源分析,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编制各期的预算,使日常的预算管理成为企业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的根基。(2)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企业编制全面预算,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一是由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达目标,包括销售目标、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目标和现金流量目标,并确定财务预算编制的政策,由预算管理层下达各部门。二是编制上报。各部门按照预算管理层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本部门的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上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三是审查平衡。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各部门上报的财务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在审查、平衡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调整意见,并反馈给各有关部门予以修正。四是审议批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各部门修正调整的基础上,编制出企业财务预算方案,报预算管理层讨论。在讨论、调整的基础上,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正式编制企业年度财务预算草案,提交董事会或总经办审议批准。(3)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全面预算的执行是指全面预算目标的具体实施,它是预算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预算执行必须刚柔相济,即全面预算一经编制,就要作为刚性指标予以落实,在预算执行中,如遇国家政策调整、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及其它因素,预算指标可作适当的调整。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各科室、各部门应该按照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及时报送预算执行计划进度及对调整预算的建议,预算委员会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各二级单位的经济业务处理进行跟踪,确保全面预算的有效执行。(4)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与监督。全面预算的控制与监督是整个预算管理体系中关键的环节,必须对预算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与监督。预算控制实行上级控制与自我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上级控制主要通过业务审批与资金审批进行事前控制,自我控制主要由责任单位进行事中与事后控制。预算控制要与资金管理相结合,采取以预算控制资金支出,以资金拨付控制预算执行的双控模式,实现预算事前控制。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避免预算执行与经营管理脱节。要按照“谁编制、谁控制”的原则,预算执行单位按月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反馈,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职能管理范围内的预算执行反馈情况进行跟踪与控制,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汇总、监控企业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分析,及时反映偏差。预算控制要与审计监督相结合。审计部门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同级审计并将审计结果提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计监督采取内部审计与聘请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5)做好全面预算的考评工作。全面预算考评是对企业内部各责任部门或责任中心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的考核和评价,是管理者对预算执行者实行的一种激励和约束形式。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跟踪、严密控制的系统工程。全面预算考评既是对整个预算管理系统的考评,即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又是对预算执行者的考核及其业绩的评价。为了确保全面预算各项指标的完成,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奖惩额度要适中,既要考虑激励作用,又要考虑承受能力。预算考评要坚持动态考评和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动态考评是在生产经营活动现场对预算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指标之间的差异即时确认和处理,综合考评是按照预算指标对各部门执行情况的综合评价。要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经营者、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使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并在考评过程中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 考 文 献

[1]孙陆萍.论我国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7)

[2]尚淑清.以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J].发展.2009(1)

[3]吕林.关于企业预算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企业导报.2009(2)

[4]张巧红.浅谈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之构建[J].财政监督.2007(8)

上一篇:浅谈大能源对电网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市场环境不利情况下财务杠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