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办学检查在网络教育质量监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29 01:27:36

实地办学检查在网络教育质量监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网络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学习行为自主化、教学形式个性化、教学管理自动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由网教育模式和特点看,学校是办学主体,但网络教育主体不在高校,而在校外学习中心,校外学习中心的职责履行程度与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校外学习中心协作办学的质量监控,对提高网络教育持续办学能力,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有重要意义,而实地办学检查是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例,浅谈办学检查在网络办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网络教育;质量监控;办学检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66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1 网络教育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在网络教育发展的前几年注重经济效益,学习中心办学规模迅速扩张,教学质量止步不前,网络教育办学思想出现偏离,培养质量堪忧,网络教育数量和质量的发展不成正比。

(2)在网络教育招生的过程中,市场上存在着不良竞争,有些学习中心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违规招生、违规办学。

(3)学习中心办学规模的扩大使之前的基础建设、资源建设严重不足,而一些学习中心不督促又不肯投入,导致教育质量明显降低。

(4)学习中心管理队伍配备不齐,学习技能服务不到位,各项管理不到位。

网络教育办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可以通过对学习中心的实地办学检查,进行监控、督导、交流,进而面对面地解决。

2 网络教育办学检查的应用研究

以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例,共同探讨在办学检查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收到的成效。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定了《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办学检查考核办法》,制定了具体考核标准,将标准量化为考核指标。

2.1 考核指标体系

在《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办学检查考核办法》中,制定了《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办学检查考核表》。此考核指标体系包括8个考核项目,45个考核内容(其中加为核心指标项)。在实地办学检查中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根据此指标体系对学习中心工作进行逐一考核。具体指标体系及分值见表1。

2.2 制定网络教育实地办学检查工作流程

为了做好实地办学检查工作,吉林大学成立检查组,全面了解办学单位办学情况,通过调研整理,确定受检单位,组织召开办学检查工作会,落实工作任务及工作程序。

2.3 办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反馈

(1)吉林大学依据考核指标体系,在办学检查的各个环节中发现许多问题:如招生过程不严谨,有中介参与招生现象;对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教学实践环节落实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对网络教育管理流程及工作要求不熟悉;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和在籍学生数不成正比;有些网络教育学习中心教学场所为租借,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真正落实少;办学档案不够完善等。

(2)办学检查不仅能发现各个学习中心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能一起交流分享办学过程中的经验:如利用企业资源优势进行宣传招生;在学生支持服务工作中采用“无纸化”方式,扩大宣传靠微信推广,招生简章靠视频推广,线下报名有分销平台,对学生管理服务有学生平台,复习资料放在微信客户端,方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考试环节中,规范考场,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二维码持双证考试,学生及考场信息通过扫二维码清晰可查等。这些好的经验值得每个学习中心共同学习分享。

(3)办学检查在互相交流的同时,学习中心将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反馈给主办高校,例如:对于一些外来人口大省,能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视实际情况协调异地招生政策;主办高校能否实行区域化学费政策,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学费能否做适当下调;主办高校的办学平台能否进一步优化,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等。主办高校通过办学检查在和学习中心沟通的过程中,也能对今后如何更好的办学提供更多的思考,通过提高办学环境和条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4 办学检查取得成效

从吉林大学近几年的办学检查结果看,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办学规范严谨。在办学检查中与学习中心重点强调的问题是:招生环节严禁异地招生,不能到外省市招生;严禁跨省、市设立招生站点;严禁与中介机构进行合作招生;严禁以任何形式转移招生权和办学权;严禁乱发广告和不实承诺,误传学校办学政策,诋毁吉林大学的办学形象和学校声誉。从学院受理的投诉案例来看,与中介合作都是原来历史遗留问题。2015至今,各办学单位已经杜绝和中介合作招生。

(2)业务能力提高。每一次检查都是一次沟通学习的过程,检查过程中和管理人员交流,直接促进了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学习中心对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平台的使用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服务都日趋熟练。

(3)考场规范管理。从近几次的检查过程中发现,缺考率逐渐下降,替考基本杜绝,学生考试都能持双证参加,考场纪律良好。

(4)办学档案建设完善。从最初的没有学生信息、教学过程等档案,到现在的档案规范建设,各办学单位都能及时掌握学校各项要求。

3 主办高校加强规范办学应采取的措施

(1)提升办学能力。办学单位必须严格遵照办学协议及学校要求开展工作。负责人须由本单位中层及以上的在编人员担任,定期参加学校管理人员培训。管理队伍、教学场地、软硬件设施必须满足办学需要,与招生规模相匹配。

(2)加强规范办学。办学单位必须遵守规范办学制度,不许私自与其他单位和个人联合办学,不许虚假宣传,不许巧立名目乱收费。

(3)强化学生管理。办学单位必须在招生、教学、考试、收费等各个环节,直接面对学生做好学习支持服务工作。确保学生联系信息准确,重要教学活动必须及时传达到位。

(4)加大监查力度。实行年检年报制度,加强办学督查与指导工作,对办学单位实施常态化督查,严查违规办学行为,对严重违纪的办学单位,学校将会严肃处理。

吉林大学在近几年的办学检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合作办学单位都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优秀的管理团队,但在管理能力和工作执行力上还存在一定差异。要求各办学单位与学校保持统一的办学思想,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招生与考试环节应严格管理,认真按照学校相关工作要求执行;加大教学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对学生导学、助学、促学等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力度;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档案建设等工作。

本文通过分析办学检查的必要性,在检查过程中依据考核标准及发现的问题采取具体措施,从办学检查收到的成效来看,办学检查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也应继续完善此项工作,使办学检查真正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理、以评促发展”的目标。

上一篇:浅谈加强地质档案管理工作 下一篇:新媒体下阅读方式的转变与图书馆服务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