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9 01:25:15

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桥梁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桥面搭板施工技术、后台填筑施工技术、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等。现阶段,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裂缝、桥梁上部下部、立柱承台等方面。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高桥梁施工质量,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好裂缝的处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桥梁施工的监理工作,并注重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桥梁施工技术桥面搭板后天填筑裂缝问题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桥梁施工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施工技术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桥梁工程质量,保证桥梁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文章结合桥梁施工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相应的桥梁施工技术,指出了其中存在着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桥梁施工技术的进一步重视,能够对桥梁施工的实际工作发挥借鉴指导作用。

二、桥梁施工技术简介

1、桥面搭板施工技术。控制好搭板的长度,防止在车的荷载作用下,搭板弯曲度发生相应的变化。采用搭板预留方向坡度措施,搭板与桥台连接的地方高度一致,再搭板则高于最初设计标准,形成预留坡度。搭板与桥台之间的锚杆采用水平向锚固。

2、后台填筑施工技术。对台背填方进行处理,一般采用沙土、沙砾、碎石块进行填筑,遇到特殊情况采用石灰或者水泥进行加固,保证后台填筑质量,提高施工效益。

3、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对于地基处理主要的方法包括换土法、超载预压法、固结排水法、高压喷射注浆等方法,这样能够改善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缓地基的沉降,保证桥梁工程质量。

三、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裂缝问题。第一、温度裂缝。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外部结构或者内部结构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形。当结构变形受到相应的约束的时候,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就会产生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有限的,如果产生的应力超过结构的抗拉强度,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由温度引起的裂缝即使人们常说的温度裂缝。第二、荷载裂缝。桥梁往往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荷载,包括动力荷载、静力荷载、次应力等等,当荷载超过桥梁的承受能力,或者频繁受到荷载的影响,久而久之,便会出现裂缝。根据引起裂缝的荷载种类的不同,又可以将荷载分为弯曲裂缝、扭曲裂缝、剪切裂缝、局部应力裂缝。并且,种类不同的荷载,其表现出的特点也不尽相同。由荷载变化引起的裂缝多发生在受拉地方、剪应力较大地方、振动严重地方。第三、冻胀裂缝。如果气温在零度以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水往往会出现冰冻现象,当处于游离状态的水转化成为固态冰的时候,体积会发生膨胀,这时候,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就会出现膨胀应力。同时,在混凝土结构内部还会出现渗透压情况,使膨胀应力继续增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导致裂缝的产生。尤其是在混凝土的初凝阶段,冰冻往往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为了避免冻胀导致裂缝的产生,在温度较低情况下进行桥梁施工的时候,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温度不低于五摄氏度。第四、材料质量裂缝。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砂等组成,如果所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将会导致裂缝的产生。例如,砂石的粒径不符合要求,过大或者过小,配率不良,材料出现较大的空隙率,都会加大水泥和水的用量,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带来不利影响,增大混凝土结构的收缩性。同时,在所使用的砂石当中,如果矿物质的含量过高,往往会降低水泥和骨料的粘结力,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降低。如果砂石当中的泥含量较高,往往会增加水泥和水的使用量,这样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抗渗性。如果砂石中有机质或者轻物质的含量过大,往往会使得水泥硬化的过程延长,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2、桥梁上部存在的问题。在进行T梁预制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低松弛预应力筋的拉张程序,如果没有严格执行,往往会导致预应力管道两侧出现较大的偏差,容易引起梁身变形。压浆压力过小,出现二次补浆现象,桥面平整度较差,出现跳车现象。

3、桥梁下部存在的问题。桩基施工的时候,泥浆配合比不合理,导致塌孔、沉淀超标现象的出现。进行泥浆灌注的时候,塌落度过小,出现导管堵塞现象。导管埋置位置过浅,引起断桩现象的发生。

4、立柱承台存在的问题。基底清洗工作不到位,影响承台结构的承受力,桩基顶面的清洗不够彻底,导致承台与桩基之间的抗拉力下降。

四、桥梁施工技术存在问题的对策

1、裂缝的应对策略。第一、温度裂缝的对策。由于温度是导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温度变化的控制,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在使用碎石的时候,可以用水将碎石冷却,从而达到降低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进行桥梁施工,需要适当降低每次水泥浇筑的厚度,通过这种方式以达到对混凝土结构散热的目的;埋设循环水管。为了降低温度,避免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可以在结构内部设置循环水管,通过对循环冷水的利用以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目的;控制好入模温度。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入模温度一定要控制好。由于桥梁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体积较大,为了降低温度带来的影响,尽可能在春秋季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这样可以避免温差过大,防止裂缝的产生。如果根据工期要求,必须在夏天浇筑混凝土的话,应该在阴凉的地方进行浇筑,避免在太阳底下暴晒。此外,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合理掌控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拆模的时候也应该保证温度稳定,防止温度出现较大变化。如果温度出现骤降的情况,应该对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过大而产生裂缝现象。如果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比外部气温高,这时候,有必要对拆模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产生早期裂缝。第二、荷载裂缝的对策。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概率统计的方式,加强对静荷载、动荷载的统计分析。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合理的数值计算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出桥梁荷载的上下限。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因荷载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应该避免将机械设备堆放在一起,防止荷载超标现象的发生。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还可以采用禁止搭载、禁止车辆通行的方法,以加强对桥梁的保护。

2、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在桥梁施工之前,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保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性能,重视对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工作,保证施工材料质量。

3、加强对桥梁施工的监理工作。监理人员需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对每道施工工序的监理工作,对于施工人员不规范的行为,要及时纠正。组织和审查每个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避免施工隐患,保证施工质量。

4、注重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重视对优秀的施工人员的引进工作,不断充实施工队伍。另一方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总之,桥梁施工技术是保证桥梁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所必须的。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重视桥梁施工技术的运用,认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更好的促进桥梁施工技术的运用,提高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为人们的出行和车辆的通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唐培丁.分析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2]马咸仓.浅谈后张预应力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J].科技与生活,2010(23)

[3]吴新军.浅析桥梁施工技术[J].大陆桥视野,2011(6)

[4]候玉廷.桥梁施工技术综述[J].科技致富向导,2010(11)

[5]浮万春.探讨桥梁施工技术中存在的质量问题[J].中华民居.2012(3)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与控制研究 下一篇:浅谈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