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乡学前教导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8 10:53:44

农乡学前教导问题及对策

作者:杨亚 高勇 单位: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现在的农村学前教育夹杂着为数不少的“英语启蒙班”、“双语教学班”、“钢琴辅导班”等超出一般幼儿能力、扼杀儿童活力的“特色教学”,教学内容偏重于读与算,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被大量挤占。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背离了学前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没有达到促使儿童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目标,而且还阻碍了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家庭教育薄弱,隔代教育现象严重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湖北,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的同时,一些家庭问题随之而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外出务工的孩子是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抚养,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理性的认识,38.5%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最重要的是获得文化知识,而忽视其良好性格、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另外,一些老人认为自己在带孩子方面的经验多于孩子的父母,更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幼儿园进行统一管理,导致农村“隔代教育现象”十分严重。

师资队伍不稳定,师资力量薄弱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洪湖市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多数是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较低,也不能享受正规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严重的后顾之忧导致许多幼儿教师不能安心农村学前教育,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而那些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都纷纷流向沿海地区,或工作环境和待遇更好的城市工作,这大大削弱了农村幼教的师资力量。另外,大部分的农村幼儿教师是以乡村招聘的代课教师为主,聘请的多数是没有学历的农村妇女,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门的职前培训[2],再加上经费不足,接受在职培训的机会也很少,能够上课的幼儿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很陈旧,基本上采取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的“注入式”方法,教学内容和方法不科学。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学前教育发展动力不足由于学期教育在目前并非义务教育的范畴,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不够,对学前教育缺乏规范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管,许多地区学前教育的经费也并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介绍,“我国学前教育投入大概只占到教育经费的1.3%,而国际平均水平是3.8%,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整体来讲就是政府投入不足。”幼儿园的正常开支主要依靠收费解决,为了维持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许多幼儿园不得不提高收费标准,昂贵的学费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在调查中,40.3%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的学费较高。资金投入不足,加之缺少政策上的鼓励和引导,蓬勃发展的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着“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局面。

幼儿园要明确科学的办园宗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前教育回归本位幼儿园的建立要严格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建立科学的幼教考核制度,同时,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实行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游戏为中心,寓教于乐,真正实现玩中学,学中玩。另外,要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园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3],让学前教育由“教学”回归“保教”,从而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办学理念,加大舆论宣传,建立家长学校在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文化素质也相对较低,缺乏科学的教养方法和超前的教育意识,将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当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政府、学校和社会多方配合,对农村幼儿家长给予培训和指导,开设家长学校,专门优先解决0~6岁幼儿家长所面临的问题[4]。另外,学校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利用家长会或者报名的时间多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对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与家长的交流、问卷调查等逐步改变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增强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信心,从而真正把幼儿教育的方向转变到“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加强农村幼教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首先,幼儿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学识和素质,加强自身修养,完善和提高自己。其次,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完善对农村幼师的管理和培训制度,实行整体联动农村幼教师资专业发展培训体制,努力提高农村幼教的福利待遇,改善农村幼教的工作环境,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让所有到农村地区执教的幼教人员都能安心任教,减少农村优秀幼儿教师的流失。要实现这个目标,教育部门要出台相关的有利于农村幼教成长的教育政策和鼓励性政策。教育部门对农村幼教也应进行定期的考核,增加农村幼师的工作信心和积极性,从而保障农村幼教的教学质量。另外,建立城乡幼教的交流制度,也是提高农村幼儿教学质量,提升农村幼教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实施“城市对接农村,公办引导民办”战略。农村地区可定期向城镇输送幼师进行专业培训,城镇或者公办幼儿园也可派优秀的幼师深入农村进行指导,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农村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不足是限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政府作为学前教育的主体,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继续扩大学前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单独列项,要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同时,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家长的意见,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不乱收费。另外,学前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政府还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园捐园,利用连锁加盟方式积极推进连锁加盟幼儿园的建立。综上所述,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大事。学前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依靠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政府作为最大的社会建设力量,不仅要从政策上给予指导,还要将学前教育的发展真正提到日程中来,落到实处,切实帮助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在政府的有力指导下,在社会大力支持下,在家长的全力配合下,坚持三位一体、整体联动,农村学前教育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上一篇:地方学前教导的问题与建议诌议 下一篇:浙江水利类工程师职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