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家教方法叫“行为艺术”

时间:2022-10-28 09:29:13

有一种家教方法叫“行为艺术”

周末,我们一家人去郊游。玩累了,我们就在草地边缘支起野炊用具做饭,儿子则快乐地跑来跑去。

妻子见锅开了,连忙站了起来,谁知脚下一滑摔倒了。我急忙跑过去扶起妻子,问:“没事吧?”

妻子说:“没事。”

我放下心来,妻子却生气地看着四处乱跑儿子,抱怨道:“这个小白眼狼,光顾着自己玩,我摔倒了,他就跟没看见一样,也不跑过来扶我。”

我替儿子解释:“可能是儿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吧。”

“你要是不信,就假装摔倒,看看他会不会来扶你。”妻子给我出主意。

假装摔倒?这可是算是一种“行为艺术”了吧!就用这种方式来引起儿子的注意,然后检验一下他的爱心吧。

想到这里,我顺势倒在地上。为了让自己的这个行为更有“艺术性”,我倒在地上后开始表演起来――先是“痛苦”地叫了一声,然后又抱着腿滚,接着又“痛苦”地叫起来!

儿子显然是被我的表演吸引了,他跑过来,问我:“爸爸,你怎么了?”

我说:“不小心滑倒了,腿好疼。”我皱起眉头,满脸痛苦的模样。

儿子赶紧在我身边蹲下来,然后帮助我揉腿,还把我扶起来。我坐起来之后,开心地对儿子说:“不痛了,多亏儿子来扶我,儿子好有爱。”

儿子可高兴了,又蹦蹦跳跳地玩去了。我向妻子使眼色:“怎么样,儿子很有爱心的吧。”

见我用“行为艺术”验证了儿子的爱心,妻子的怨气也消了,高兴地做饭去了。

看着高高兴兴玩耍的儿子,想着刚才的“行为艺术”,我忽然悟到这样一个家教问题:既然“行为艺术”对孩子的吸引力这么强大,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不是可以用更多的“行为艺术”来教育儿子呢?

于是,我决定在平时的家教过程中,有意识地用更多的“行为艺术”。

我躺在沙发上看书,觉得有些累了,儿子在客厅里玩,并没有发现我头晕眼花。何不就此表演一下生病的“行为艺术”呢?

想到就做到。我把书放到一边,表演起“生病难受”的“行为艺术”来。

儿子跑了过来,问:“爸爸,你哼哼什么?”我闭着眼睛,对儿子说:“爸爸感冒了,发烧。”

儿子赶紧把手放在我的额头,喃喃地说:“是发烧呀。”

我接着说:“头痛。”儿子就赶紧把两只手放在我的头上,用力地揉起来,“行为艺术”果然能调动儿子“施爱”的积极性。

我又表演:“口渴。”儿子就倒了凉开水给我喝,然后又去取家庭药箱……

看着儿子在我的“行为艺术”里经历着各种“施爱训练”,我心里乐开了花,如果我真得感冒了,可就有福了。

“盼着”自己感冒,果然就感冒了。这回不是“行为艺术”,而是真的发烧,了。儿子训练有素,给我试体温,揉额头,还给我倒水找药吃。

妻子在一边小声问我:“老公,儿子这一套照顾病人的本领是什么时候学会的?”

我对妻子说:“是我用‘行为艺术’把他教会的。”

(责编 冰蓝)

上一篇:美国孩子的餐桌教育 下一篇:调Q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