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开辟标志设计新路径

时间:2022-10-28 07:56:51

跨界,开辟标志设计新路径

【内容摘要】从近年来国内开展的各大赛事以及众多国际品牌的跨界商业合作来看,跨界设计无疑是当今设计界最大的特色;在国际国内的不少学术交流活动中,已不乏交叉学科的成果出现。标志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大设计门类,这种集多种理念与寓意汇聚一起的高度精炼的图形设计,如果要开辟新的创作天地,就需要跨界,才能拓展出新的设计路径。

【关键词】跨界 标志 艺术设计 路径

跨界,这个词最早是在科研领域率先提出的,也就是指跨学科、交叉学科。后来就过渡到文化艺术设计领域。跨界在科研领域最初是指就某一个领域来讲,当研究到了一定高度、一定层面就很难突破,但是如果通过跨界、跨领域、跨学科来研究,就能够找到一些新的创新点和增长点,所以科技界相关学术提倡进行交叉性的研究。那么艺术设计的跨界也是同样的道理。“跨界”是源于后现代跨时空的符号元素拼接重组的一种创意理念。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服饰界、建筑界等多个领域开始出现的一种全新视角的设计语言,它以标新立异的创造思维与融合多种艺术风格为特点,将多种元素结合,以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塑造出新形象,设计作品具有一种另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特征。其艺术精神是努力寻求跨时空、跨地域、跨文化的不同风格的混搭与兼容。艺术界的跨界研究有两种:一种是相近学科的,比如说文学和艺术,绘画和设计。还有一种是像流行色一样两极相对的,比如说工科和艺术,还有互不相干的设计门类,比如汽车与服装,这种跨界的跨度比较大。就平面设计中的标志设计而言,这种将多种理念与寓意汇聚一起的高度精炼的图形设计,应该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难点,其创作难度远远超过广告设计、编排设计等门类。经过多年世界各国众多设计师的挖掘,现在留给后来设计师的创作路径已经越来越窄了,点、线、面、体等元素的组合运用如果不结合其他设计门类的符号,则很难组合出新的图形,久而久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老套路”设计。而跨界设计能给我们提供新的思考,拓展出新的表现手法。

跨界推动当今时尚设计

在当今艺术设计状态中,对于跨界大家其实并不陌生,就艺术的本质而言,必须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艺术才叫艺术,发生过则不能称作艺术。跨界是站在精神层面的,是一种手段,设计需要借助物质层面。跨界是结合不同行业的智慧创造更大的价值,任何一个行业,比如说学美术的人从小受的教育无法打开科技的天空,学机械的人做再好的车也需要设计师给它穿上外衣,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现在国民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对设计变得越来越挑剔。最初设计只是定位在本行业,现在许多设计通过跨界,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印象,也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跨界俨然成了时尚、新锐设计的方法手段。如在国际时装周里,一些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字(如《兰亭序》)用到服装里面,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同样,我们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我们有很多的元素可以应用,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等着各界艺术家去表现、去挖掘,寻求更多融合,从而丰富内涵,扩展外延,这样就会有很多的新思维成为我们创作的源泉。同样,在已经投产的产品设计与时尚设计领域,跨界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不同领域的一些国际知名品牌通力合作,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苹果公司开发出完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高端笔记本电脑,是苹果用户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与人体工程学的良好吻合,这项产品的研发在市场上获得了众多好评,苹果的高端价位也一度成为了业界领跑者。LV奥迪R8的面世,这种原本互不搭界的两种高端用品结合在一起,产品设计使人耳目一新,体现出灵动与奢华,从全新的视角诠释了LV与奥迪的价值所在。

老套路标志设计之现状

标志设计需要将多种理念与寓意汇聚一起,通过高度精炼的图形设计来表达,好的标志能精准地传递设计理念,这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难点。因设计元素仅限于点、线、面,加之使用频率高,且图形的使用无国籍,属于“通用品”,不跨界拓展视野构思则很难有创新。在我们的实际创作中,标志设计是最能体现设计师独特风格的优秀设计作品,其图形必须具有设计师的个性与对象特质。在标志设计中,运动会及大型活动的会标设计是一个较大市场。纵观多年来国内的这类标志,在对外征集之初组织方都是信誓旦旦,观众也是满怀期待,而在实际对外公布后,如果从全方位审视这些设计,它们却是形式雷同、色彩类似,仿佛都会让人留存一种固有印象。笔者戏称之为“老套路”设计。这种现象在保健品包装、运动会招贴设计等许多设计门类中同样存在。这类设计不论图形方向如何改变,表现形式总是给人以“老套路”的感觉,缺少应有的创新感觉。造成“老套路”设计的根源一个是盲目追随别人的老套路,轻信市场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忘却了我们所处时代的面貌、特点以及精神。另外一个则是本门类设计资源的匮乏,设计师不敢跨界,时日一久则在创造思维上画地为牢。

标志与建筑的跨界合作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当前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届世博会,人类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是上海世博会力求表达的内涵。各国展馆从建筑到室内设计精彩纷呈,每个场馆的标志设计各具特色,一改平面设计的视觉效果,融建筑设计元素于其中,充分展现了各国在城市发展、建筑与人主题下的探索和思考。欣赏到这些造型各异、立体感和科技性极强的主题场馆标志设计,不难发现这些个性化的各国场馆标志透射出的是另一种跨界带来的科技、时尚、艺术的美,我们从世博场馆的标志设计中思考这一标志设计的“世博盛会”,跨界带给了标志设计新路径,创造出充满着建筑、空间的艺术之美(图1)。

法国馆蓝白红色的标志,其配色融入到展馆外墙面的建筑网格里面,使城市元素与国家色彩紧密结合,给人以强烈透视印象,改平面设计的二维视觉效果,在众多的场馆标志中具有良好的可识别性。德国馆的标志完全按照建筑造型,结合国家色彩,留给人的是对国家场馆建筑的深刻印象。挪威馆的标志按照场馆建筑造型与本土人文、自然景观来取材,使标志、建筑与国家印象融为一体,造型由远及深,给人以强烈的空间感,强化了世界各地游客对于挪威自然风光的印象。世博场馆的标志设计,告诉观者建筑元素也可以融入到平面设计当中,改二维为三维效果,在拓展标志图形的同时也为标志设计开辟出新路径。

上一篇:基于CSS驱动的多级下拉菜单的实现 下一篇:美国航空航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