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开展文言文启蒙教学的途径

时间:2022-10-28 07:04:06

小学高年级开展文言文启蒙教学的途径

摘 要:小学阶段是文言文的启蒙阶段,由于文言文本身晦涩难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让小学生不失去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保持对文言文学习的信心需要建立一个适合小学生情况的教学策略。探讨了如何教导小学生进行文言文启蒙学习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文言文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文言文;启蒙教学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与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汉语语言的源头。小学生需要传承和承接中国古代文明,就需要接受汉语文言文的熏陶,但文言文本身比较晦涩难懂,对于第一次接触的小学生来说理解有较大的困难,其中表达的深刻意义较难渗透,容易对其产生反感和厌恶,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因此探究出一套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对帮助小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学习信心,乐于学习文言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什么比激发学生兴趣更容易促进学生进行学习,想让学生学习好文言文,第一步就是引起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让文言文吸引他们的注意,这样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引起学习的兴趣,第一步就是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选择有趣能吸引人的材料就是学习最好的刺激。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引发学生好奇心的故事或者是一些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材料要尽量形象生动,符合小学生的口味,易于为小学生所接受。

除了材料的选择之外,还需要进行教学目标的定位,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对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着重于文言文的背诵和积累,要求达到凭借工具书和注释来理解文章含义,而没有对词法句法做出过多要求。初中阶段尚且只要求能够具备借助外力读懂文言文的能力,小学阶段更不需要对于文言文的知识做出过多的要求。应把主要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引起小学生接触文言文的兴趣,初步形成对于文言文的语感,光是学习和讲解文言文的知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且过于乏味,不容易引起兴趣,应把这些知识融入小学生的兴趣学习之中,这样比较易于接受。

提倡自主选择学习,在保障教材基本要求和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应对教学过程进行灵活的把控,不得过于死板。让学生在教学过程有一定的余地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文言文进行学习,必要时鼓励学生自己围绕材料准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站上课堂进行讲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自主感和控制感。

二、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

对于教学内容,教师不需要拘泥于课本之中,对课本内容作出适当的延伸,结合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材料,和课本内容建立联系,来引起学生兴致。对于教学方式来说,可以采用问题引入的启发式教学方式,以问题的带出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欲望。比如说关于两小儿辩日的文章,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就两小儿讨论的问题先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情境引入的方式,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比如田忌赛马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自己作为田忌本人,来思考如何赢得比赛的问题,准备形象的手工材料,让学生用手工材料来进行谋划,进入情境之中,之后再进行具体的文言文教学。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组织表演一些有趣且简单的文言文文章,比如掩耳盗铃,让学生组织一场演出来表现掩耳盗铃中的情境。学生会为了完成表演,主动地进行文言文的预习和知识内容的探究,另外,学生还体验到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愿意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三、采用支架式教学,循序渐进

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之中需要将目光放长远来看,有益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式,以便其未来能够长远发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培养文言文的语感,举行文言文朗诵小比赛,让学生感受诵读文言文时的轻重缓急。其次是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并大家商讨解决方案,提倡自主解决,一方面可以学会文言文知识,另一方面也学会了相应释义工具的使用,拥有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总之,在实践中应用这些教学策略,结果表明,文言文的启蒙教学不仅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长远上保证了学习文言文和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长久动力,还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语感,受到了一定的熏陶,为进一步的文言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金林.小学文言文教学浅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3,27(02).

[2]亢素格.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13(05).

上一篇:小学新生管理 下一篇:让小学生在阅读教学的情境中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