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8 06:47:35

华亭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通过调查,对华亭县蔬菜产业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发展建议,对今后全县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蔬菜产业;生产现状;对策;甘肃华亭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319-01

近年来,华亭县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产业来抓,按照“扩量、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以“一园三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塑料大棚蔬菜发展迅猛。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笔者深入蔬菜生产基地,对全县蔬菜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1 生产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华亭县蔬菜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黎明川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蔺连路蔬菜产业示范区、神水路蔬菜产业示范区、红旗川蔬菜产业示范区为主的“一园三区”蔬菜生产格局。截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 666.67 hm2,其中露地蔬菜面积4 253.33 hm2,设施蔬菜面积413.34 hm2,累计建成日光温室70座、塑料大棚7 808座,种植品种20多个,全年蔬菜产量9万t,产值1.08亿元。累计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40多个,新技术10多项。探索建立了“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等经营模式,建成了黎明川蔬菜批发市场,发展王峡口兴光等蔬菜专业合作社4个,全县共有500多户1 523人从事蔬菜生产。

2 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蔬菜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全新认识,没有形成产业化运行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华亭县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越来越小,加之长期受山多川少、土地贫瘠等自然条件制约,农业发展相对缓慢,使得发展县域经济“重工轻农”的倾向日趋明显。这种思维定势对农业的结构性调整形成了很大阻力,使得蔬菜产业发展重投入轻服务,重号召轻落实,因循传统而缺乏创新。因此,多数农民宁肯靠劳务创收,也不愿主动参与蔬菜产业开发而实现增收。目前,华亭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政府的行政推动仍起着主导作用,也反映了华亭县蔬菜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2)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效益发挥不充分。华亭县经过多年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田间道路、沟渠不断完善,但由于投资不足,沟渠建设滞后,管护不及时,造成水资源流失,缺水始终困扰着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蔬菜生产的主要障碍。同时,建成的日光温室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配套设施不齐全、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多数不能越冬生产,严重影响效能发挥。

(3)科技服务滞后,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益。一是蔬菜专业队伍机构不健全,技术服务不到位。二是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滞后,科学种菜技术、高效实用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三是主栽品种引进筛选、更新换代工作滞后,影响生产效益。四是种子、农药供应市场监管不到位,供应渠道、种类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的现象仍然存在[1]。

(4)生产总量偏小,种类杂多,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华亭县作为陇东重要的能源基地,城市人口较多,消费能力强,年需蔬菜量达15万t以上。目前,虽然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 666.67 hm2,但根据调研情况看,仍然显得种类杂多,缺乏主导菜种,不具备规模优势;每到冬、春2季蔬菜生产淡季,市场需求的精细菜80%以上需依赖外地调运,自产蔬菜供应量不足需求的1/4,供需矛盾突出,导致菜价居高不下。

(5)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信息不畅,生产旺季“卖菜难”问题突出。目前,全县建成的蔬菜生产龙头企业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缺乏资金和创新能力;蔬菜批发市场体系不完善,储存量小,技术水平低,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专业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开展产前、产中、产后能力不足,致使农民产、销衔接不畅,形成“卖菜难”的问题。

3 发展对策

(1)进一步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投入,稳步提高蔬菜自给能力。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蔬菜产业扶持资金投入,制订落实《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典型示范、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等多种途径,鼓励和组织广大农民发展蔬菜产业,稳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提高蔬菜自给能力[2]。

(2)强化技术支撑,加大技术服务力度。一是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壮大科技服务力量。建议政府部门成立发展蔬菜产业的专门机构,建立一支与蔬菜产业发展速度相适应、与产业技术密集型需求相适应、与农民群众实际生产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队伍,使蔬菜科技服务工作有人管、管得好。二是加快优良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引进、推广优质、高产并适宜不同茬口栽培的蔬菜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品牌注册、地理标志登记等,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改进培训方式。推行技术包抓责任制,组织科技服务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现场培训种菜技术,现场指导病虫害防治,给农民面对面传授种菜本领,提高技术推广服务的水平和实效[3]。

(3)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一是新建、扩建蔬菜专业批发市场、销售市场和便民市场,形成以区域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以小型菜市场、蔬菜直销店、农超对接等窗口式终端市场为补充的蔬菜市场营销网络。二是建立信息制度,落实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政策。三是培训农村经纪人,壮大蔬菜营销队伍。四是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贩卖劣质种子、农药、欺行霸市、串谋涨价等坑农害农现象。五是加强投入药品监管和产品质量检测,对华亭县和外来蔬菜均采取检测准入制度,经检测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不得上市销售,切实保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4)突出区域特色,大力推动蔬菜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一是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的要求,不断规划建设新的蔬菜集中种植区,在坚持依法、有偿、自愿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以转包、转让、托管、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蔬菜用地规模经营,确保蔬菜集中连片种植,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二是走“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子。坚持露地和设施并重、纯种和复种结合,优化区域布局,集中优势品种,实行规模种植,扶持发展一批专业设施蔬菜示范区和蔬菜专业村社,走“一村一品”的蔬菜发展新路子。三是积极争取蔬菜发展扶持项目资金,配套完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4]。

(5)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一是创办龙头企业,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兴建现代化蔬菜冷藏保鲜、净化包装设施、脱水菜、速冻菜等贮运、加工企业,引导企业建立种植基地,开展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延伸产业链条。二是规范专业合作组织,实行“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要健全、规范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引导他们在产前抓良种推广、产中抓技术服务、产后抓市场营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鼓励营销大户发展订单农业,探索“营销大户+订单+农户”的经营模式。

4 参考文献

[1] 唐佳佳,米月茂.建设商品蔬菜基地 走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潼南县发展蔬菜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4):48-51.

[2] 徐维传,王安构,许胜祥,等.浅析陇川县蔬菜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J].新农村(黑龙江),2012(6):82-83.

[3] 张晓青,魏国平,唐于银,等.江苏省沭阳县蔬菜产业发展与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395-396.

[4] 胡品洪.把脉江阴蔬菜产业发展[J].江苏农村经济,2012(8):28-30.

上一篇:对姜堰市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下一篇: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