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段庸常无人问 一点新巧天下闻

时间:2022-10-28 06:43:14

十段庸常无人问 一点新巧天下闻

名家思悟

我们写文章,一般在审题立意之后,就要依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来思考文章的结构,这就是构思。在构思过程中,要着力为文章设计出新颖别致的结构。构思新巧,主要是就结构而言的,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应当以新立意,不落俗套,以巧构造,引人入胜。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就是一篇构思新巧的抒情散文。文章以“冷雨”来写春雨,从听觉上表现作者思乡欲归而不能的种种复杂感受,穿插了大量想象的文字抒情,达到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其构思的新颖还体现在叙述的角度上,文章用了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交错使用的写法,随着抒情主体的变化,把读者带进不同的意境中。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赏读、借鉴。

请看《听听那冷雨》的精彩片段: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佳作展评

请看一篇高考优秀作文:

回到原点

广东一考生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伫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自己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老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地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晃晃悠悠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那是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涌进我的视线,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老屋的墙壁上。这“拆”字与周遭之景以及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不争气的眼泪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孕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地方。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亮点品味

这是一篇构思巧妙的满分作文。其一是前后的对照,给人印象深刻。文章写“我”回到孕育自己“人生第一课”的西关老屋的所见所感,以抒情的笔调细绘了老猫懒睡、祖孙相乐的两幕场景,突显喧嚣大城市深处老巷的“悠闲与宁静”,怀旧的温情与眼前西关老屋的青石板路、趟栊门、古榕树等相互浸润,构成情意绵长、富于历史底蕴的美丽景致,与下文笔锋突转描写老屋即将被拆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照。其二是“虚实相生”。文章实写“回到”老巷,虚写“梦回”老巷;实写个人出生和童年的“原点”,虚写岭南文化的“根”,构思巧妙,寓意深刻。结尾处作者指出拆掉老屋“就是毁掉我的根,就是毁掉了许多广州老街坊的根”,强烈地表达了“回到原点”的观点,深化了文章主题。

再看一篇优秀习作:

风波

马 也 江苏省兴化中学

我是生不逢时的夏猫,也许只有这一片废墟才是我的栖身之所。我流浪在时光的间隙,瞥过那些黯淡的萧索的垩灰的所谓命运、定数,演一场风波。

另一个世界的光与影,是让人炫目的日光,我的背影,隔成寂寥的栅格状。

――题记

去年夏天我在楼下的小花园里发现了它,纤小的身体、精致的小耳朵、蓝色的眼睛,远远看去,是纯粹的白、纯净的白。我蹲下来友好地向小家伙伸出手,它好像从来没有与人接触过,一开始怔怔地远远看着我,过了一会儿才忐忑地迈开小步靠近,冲着我“喵喵”地叫,叫声如被风托起的柳絮,轻柔而温和。我用手指轻轻碰了碰它的耳尖,它怯怯地后退几步。多么可爱――这小小的雪做的精灵。而后每次我上楼,都要向小花园回眸,看一眼那跳动着的、纯净的、纯粹的白。

邻家的猫的脖子上用粉色丝带系着一个铃铛,它高傲地抬着头,不可一世。于是我心血来潮,从儿时的衣服上剪下一段布带,跑到花园,想给那白猫系上。它见了我便一下子蹿了过来,我摸摸它的头想将绿色的带子系到它脖子上,它的眼神却一下子变得陌生冰凉,它挣脱我的手,没入树丛中。

那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告诉父母想养猫。当我指着花园中那片纯粹的、纯净的白色时,却看见妈妈皱起眉:“啧啧,不行,你养不了它的,它难养又不吉利,因为它是只夏猫。”

――因为它是只夏猫,只因为它是只夏猫。

――于是我站在窗口默默凝视了它好久,为了它我和父母“冷战”了一个星期。当我赌气跑去花园时,它还是如平时一样奔向我,我拍拍它的小脑袋,不知怎地,那片纯粹的、纯净的白,在我眼中一点点氤氲开……

然后,不知过了多久,我再也见不到它了。

――铅灰色的云层一点点堆聚;

它到哪儿去了呢?被人领养了么?

――隆隆的雷声擂动;

我想它一定是个行吟诗人,才会到处流浪。那么,它现在又身处何方,为自己的命运抒写怎样的诗篇呢?

――下雨了。

天微凉,夏天很快就要过去。而你却偏偏生在这样的季节,偏偏成一只“夏猫”。这悲怆而桀骜的名字,在我十几载生命中的某个盛夏,演绎了一场纯粹的纯净的,白色风波。

听得到吗?彷徨于这个季末的,我的寂寞。因为当我看到那段绿色布带时,才自嘲地想起它险些破坏了,那纯粹的、纯净的白。

亮点品味

这也是一篇构思新巧的文章。值得赏读的有这么两点:一是特殊的视角。“我”关注的是一只流浪猫、一个弱小的生命,并因此与父母“冷战”了一星期。“我”的视角与大人的视角形成的反差,更能让这场“风波”的意蕴引发读者的思考。二是铺垫与间隔反复手法的运用。初与猫相见时,就用200多字详细描写了它的形象与性情,表现了猫的可爱与温驯,为下文的风波做铺垫。文中多次提到“纯粹的、纯净的白”,在间隔反复中把一只流浪猫的命运多次推到读者面前,既表现了作者的担心与难以释怀,也像是在拷问人们的心灵……

方法点拨

1. 联想四面开花,洞开一片天地。著名作家秦牧曾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电才能通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能畅通了。”

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以某一事物作为触发点,由此联想出与之有关的事物。多向联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想的广度、深度和新度。恰当的联想会让文章开阖自如,顾盼生姿。

2. 技法巧妙运用,文章魅力无穷。构思创新的技巧很多,或巧选线索、脉络分明;或运用倒叙、设置悬念;或卒章显志、振聋发聩;或移花接木、独出心裁;或巧设伏笔、前后呼应;或抑扬生变、出人意料,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记叙文的“突转法”,是增强文章吸引力的有效手段。它一般包含两部分:“蓄势在前”和“逆转在后”。即先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然后逆转,突然打破积蓄已久的定势,从而造成一种久蓄而猝发的艺术冲击力。优秀的小说,往往会运用“突转”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回味不已。

3. 虚实相生相济,构架摇曳生姿。文章的“虚实结合”指的是在写实(叙述、描写现实生活的现象、场景等)的基础上展开回忆、联想、想象、思考等表现感受和抒感(抒情、议论等),后者即是虚写。文章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结构上就显得轻盈灵动。虚实结合,或化景物为情思,或“留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让有形空间蕴含无限追求。中学生写记叙描写类散文,运用此法构思行文,可以增强文章的内涵,达到艺术表达的目的。

4. 文体不拘一格,构思独运匠心。如今高中生作文一般是“文体不限”“文体自选”,这给了大家选择文体的自由。形式上的创新也是“构思新巧”的较好体现,同时作者的创造性思维、个性也能得到张扬。有许多同学别出心裁地写小小说、童话、寓言、故事新编、科幻故事,甚至写实验报告、会议记录、剧本、日记、医药说明书等,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章的结构层次不单指分自然段,还包括文章的逻辑层次和对材料的有序安排。除了首尾、中间展开部分应根据意思的转换适当分段,一般来说,时间转换、叙议转换、意思的递进和转折处都可以另起一段。近年来很多考生选择小标题来结构文章,如《情与理》一文列三个小标题:“渴望真情”“超越感情”“驾驭感情”,且不说标题拟得有新意,单是这形式上的变化,就让人感觉层次清晰,令人读来赏心悦目。

请你演练

有这样一则广告语:“人生就像一段路程,重要的并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有的人直奔目的地,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有的人流连沿途的风景,忘记了目的地;有的人赶路途中,偶尔驻足,美丽的风景让他忘却疲劳更好地奔向目的地。

请以“沿途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 自选角度;② 自定立意;③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上一篇:大美无言(节选) 下一篇: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