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一季作物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2022-10-28 05:43:15

马铃薯一季作物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摘 要] 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蛋白质及淀粉、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种植面积逐年加大,但种植中时常受到病虫害的困扰。本文从防治策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一季作物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病虫害 综合防治技术 一季作物区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04-01

黑龙江是马铃薯一季作物区,马铃薯是农业的主导产业。随着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马铃薯病虫草害也逐年加重,已成为限制一季作物区马铃薯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防治方法必须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等技术进行综合防治。

1 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综合应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辅助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因地制宜组装配套技术体系,实现马铃薯病虫草害的防治原则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防重于治,要做到防病不见病,防治关键是早期预防,多种措施结合在一起对病害更有效地进行控制,将病害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2 农业防治

2.1 马铃薯种植用地及土壤选择。种植马铃薯耕地必须实行轮作倒茬,间隔为2~3年,因为有的土传病害能在土壤中存活3年左右。轮作忌上茬为茄科作物、十字花科作物、根茎块作物,因为它们与马铃薯有共患病害。选择地块时应选择疏松、透气土壤,不宜选黏土和碱性土壤,因为碱性土壤透气性差,马铃薯易感染疮痂病。

2.2 种薯选择及处理。首先要用抗病品种,同时用脱毒薯的早代种薯,如原种一级脱毒薯。在贮藏前、切芽前剔除病薯,尽量用小种薯,可避免切刀传病。种薯宜选用无病斑、无机械破损、无虫眼的50~100 g小整薯。挑好种薯后,必须进行消毒,可用1%石灰水或0.1%高锰酸钾浸种1小时再晾干;如果切块,切刀可用50%来苏水或75%酒精消毒,一般都采用随切随消毒的方法,简单易行。

2.3 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播种不能过早,如果在地温低时播种出苗慢,芽块在土壤中埋的时间长,增加土传病害感病机会,播种要细致、准确,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不能开沟过深或过浅,中耕培土要达到要求厚度,起到保护块茎不受病菌侵染的作用。

2.4 加强水肥管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产定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充足的营养和水分能促使薯苗生长旺盛,增强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肥水过大也不好,特别是氮肥过多,茎叶生长太嫩,易感晚疫病;如水分过多会造成小气候温度过大,有利于发病;湿干不均、肥水不足会造成早疫病发生。

2.5 清洁田园。在精耕细作的田园和保护地栽培的田块,马铃薯收获后一定要将残枝落叶、病烂薯块清理出地块,并深埋,如果残留在地里将成为病害侵染源,因为很多病菌可在马铃薯茎叶、块茎里生存越冬。

3 生物防治

主要是应用生物农药和性诱杀技术防治害虫,使用性诱技术防治害虫,如安放诱芯15枚/hm2,可维持30天。

4 物理防治

马铃薯主要是蚜虫传播病毒,可采用黄板诱杀蚜虫,即在(15~20)cm×(15~20)cm黄板上涂抹10号机油或凡士林,放黄板300~450块/hm2诱杀。人工摘除虫卵,有些害虫产卵集中成群,颜色鲜艳极易发现,可采用人工摘卵块方法消灭虫源。利用成虫假死性捕杀害虫,在二十八星瓢虫发生期间,敲打植株使之坠落,收集后集中消灭。对有趋光性磷翅目害虫的成虫可以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的方法,可每2.0~3.3 hm2马铃薯田安装1盏灯。利用害虫趋光性诱杀,如采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地老虎成虫。

5 化学防治

5.1 药剂拌种。播前进行种薯拌种,可用以下药物。一是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高巧拌种。使用方法: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200 g+高巧80 mg+滑石粉2 kg,拌匀后处理种薯切块1 000 kg。二是播种结合施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使用方法:开沟播种后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600 g/hm2+高巧450 g/hm2+斯乐本30 L/hm2,对作物具有良好安全性,并有最好防效。三是用5%丽致+95%滑石粉配成混合药剂拌种。每1 kg药剂混合药剂处理100 kg种薯,即用滑石粉100 kg+5%丽致5 kg,混合均匀拌10 t种薯,应在处理后2~3 d播种。四是72%农用链霉素。预防青枯病、黑胫病等病菌性病害,可用72%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处理种薯。

5.2 土壤处理。用40%辛硫磷乳油30 kg/hm2制成毒土播前施于播种沟内,或30%辛硫磷颗粒剂60~75 kg/hm2可防治蛴螬、地老虎、金针虫。

5.3 喷雾防治。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上,应做到预防为主,防病不见病,按疗程喷药。一般以苗高在13 cm开始喷首次药,在北方一季作物区大约在6月上中旬,为了防止病菌对农药产生抗病性降低防效,用药时最好交替使用,每次喷药一般为7 d,具体应根据所用药剂的药效持续时间长短、马铃薯生长速度快慢、周围马铃薯有没有发病、天气变化情况来安排喷药,喷药后降雨量达12 mm应重喷。在特殊年份发生晚疫病,首先要消灭中心病株,就地挖坑埋掉病株,摘除病叶,及时打封闭,用银法利增到1.5 kg/hm2,普通大田喷1次,5 d后用金雷或克露3.00~3.75 kg/hm2,过5 d后再用y法利1.5 kg/hm2 喷1次。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0%氯戊菊酯或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喷雾防治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

采用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马铃薯化学除草应根据大田草类合理选用灭生性除草剂耳草枯、草甘膦除草;在浓度使用上不能加大使用量,以免造成马铃薯植株伤害;一般在中耕机没有有效灭死小草情况下,可选除草剂宝成杀草,中后期可选用人工拔草,减少杂草对马铃薯的危害,同时可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参考文献

[1] 徐效英.马铃薯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5):17.

[2] 赵志强.丰宁县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2012(11):131-132.

[3] 王亚东.黑龙江省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J].福建农业科技,2012(2):30-31.

上一篇:论日光温室黄瓜流胶病 下一篇:浅谈大棚黄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