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康灌肠液治疗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模型实验研究

时间:2022-10-28 05:11:15

尿毒康灌肠液治疗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模型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尿毒康灌肠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Scr BUN等的影响。方法:以5/6肾切除方法复制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浆Scr BUN的含量。结果:尿毒康灌肠液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浆Scr BUN。结论:尿毒康灌肠液可延缓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的进程。

关键词:尿毒康灌肠液;慢性肾衰;大鼠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844-02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小球肾炎发展的终末阶段,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是其主要病理改变,大鼠5/6肾切除模型是研究慢性肾衰的经典模型。本实验研究发现尿毒康可明显改善5/6肾切除大鼠模型的肾功能水平和肾脏病理改变。尿毒康灌肠液以生大黄、槐花、忍冬藤等药组成,经本院制剂室制成灭菌灌肠液。本实验对尿毒康灌肠液对5/6肾切除所致大鼠慢性肾衰竭的保护作用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健康Wistar雄性大鼠60只,体重(180±20)g,由吉林省药品检验所动物室提供。

1.2 药物与试剂 尿毒康灌肠液由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每毫升相当于6g原生药,批号040313(由大黄、槐花、忍冬藤组成);肾衰康灌肠液:海南天元制药厂生产,批号:040212;枸橼酸钠溶液:中国医药公司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浓度3.8%;戊巴比妥钠:上海化工试剂站分装,批号0411224;青霉素:鲁抗集团生产,批号040201;生理盐水:通化东宝制药厂生产,批号0401120。

2 实验方法

2.1 试验分组 60只Wistar雄性大鼠购回后分笼饲养于12h光照,45%左右相对湿度的普通设施中,自由饮食。大鼠适应1周后,无异常发现,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作为5/6肾切除法造模组,给予自由饮食。

2.2 造模方法大鼠5/6肾切除慢性肾衰模型制备:采用大鼠5/6肾切除的方法:首先以5%戊巴比妥钠按照40mg/kg剂量麻醉动物,俯卧固定于手术台上,局部剪毛,右侧肋下脊直肌外侧常规消毒,无菌操作下切开右背侧皮肤各层,暴露右肾,分离固定,按上极、下极、外侧、馥侧、背侧顺序分5次弧形切右肾组织,主要切除皮质,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待血止后缝合包扎,腹腔注射青霉素预防感染,切除的右肾组织约0.45~0.5g,约占一侧肾脏皮质的2/3。术后1周做第2次手术,同样方法麻醉,切开左背部,暴露左肾,结扎肾蒂,切除左肾。造模2周后在太鼠尾静脉采血测定Scr、BUN,造模组大鼠Scr、BUN显著高于正常组为造模成功。实验造模过程中有14只大鼠因实验条件等因素死亡,共有36只大鼠造模成功。根据造模组大鼠的血肌酐值将其分为4组,每组9只,保证各组之间血肌酐、尿素氮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分别为尿毒康灌肠液高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尿毒康灌肠液低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肾衰康灌肠液对照组)、模型组。

2.3 给药方法 造模2周后开始给药,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肾衰康对照组每日分别给予6、3、3g/mL相应药物,均按1mL/100g体重灌肠给药(分别相当于成人临床用量的5倍和2.5倍),每日灌肠1次,正常组与模型组用0.9%生理盐水,按1mL/100g体重灌肠,共给药12周。

3 主要观察指标

3.1 Scr BUN变化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Ser、BUN变化,除末次断头取血外,余均由尾静脉采血,采血前禁食8h。Ser、BUN由本院化验室用血生化分析仪测定。

3.2 组织学检查给药12周后,断头处死所有大鼠,摘取肾脏,以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及药物的疗效。取每只大鼠的部分肾组织,经常规40%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作HE和PAS染色。光镜下行一般形态观察。

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

5 实验结果

5.1 一般情况 实验期间,正常大鼠活动灵活,饮食饮水正常。造模后各组大鼠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体毛无光泽,摄食减少,身体消瘦,蜷缩等现象,尤其以病理组最为明显,治疗组大鼠经治疗后较造摸后进食增多,活动逐渐灵活。

5.2 造模后各组大鼠肾功能情况 造模2周后各组大鼠Scr、BUN明显升高,造模后各组与正常组之间Scr、BUN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造模各组间Scr、BUN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造模成功,具有可比性。

5.3 治疗后各组的Scr BUN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治疗前与治疗后4、8、12周各组大鼠血肌酐(Set)、尿素氮(BUN)的变化。

5.4 组织学改变 肉眼观察:造模大鼠病理组残肾代偿性肥大,颜色黯红,表面有多数隆起,和周围组织粘连。尿毒康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较病理组大鼠肾颜色红润。光镜下观察:造模各组大鼠残肾部分肾小球均有程度不同的病变。病理组部分肾小球萎缩消失,残余肾小球代偿性肥大,多数结构不清,肾小球和肾间质广泛纤维化,肾小管高度扩张,部分肾小管坏死,被纤维组织所代替,间质淋巴细胞呈集聚样浸润。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部分肾小球轻度萎缩,残余肾小球代偿性肥大,肾小球结构欠清,肾小管上皮混浊肿胀,间质纤维组织轻度增生。高剂量组个别肾小球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部分脱落。间质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

6 讨 论

肾功能衰竭属于中医学“水毒”、“关格”、“虚劳”等范畴,其起病缓慢,病史较长,病情迁延,较为复杂。其病变过程往往因邪实致虚,最后导致正气虚衰,浊毒潴留。尿毒康灌肠液保留灌肠后,通过结肠黏膜吸收药物,能增加肾血流,改善肾脏微循环,使药物发挥重要的抗菌消炎、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蠲痰泻浊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能缓解“残余肾”高代谢状态,抑制残余肾单位的代偿肥大,影响系膜细胞的增殖及功能,直接抑制系膜细胞生长,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和增殖,减低慢性肾衰时肾小管代谢,影响体内氮质代谢,提高血中必须氨基酸,改善氨基酸平衡,减少尿素含量,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忍冬藤可显著降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胆固醇和主动脉脂质含量;槐花对实验性动脉硬化症有预防及治疗效果。尿毒康灌肠液全方具有蠲痰泻浊,化瘀解毒的功效,能减轻残余肾组织的肾小球硬化,使残余肾间质一小管损害减轻,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因而可用来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

本实验结果表明,尿毒康灌肠液对5/6肾切除所致大鼠肾衰竭有显著的防治作用,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中肌酐、尿素氮含量,其中高剂量组作用更明显,光镜下肾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治疗组损害轻于模型组。提示尿毒康灌肠液对防治慢性肾衰竭有一定的作用。

上一篇:实验性肺气虚对大鼠肾组织AQP2的表达影响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中医四诊信息的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