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民俗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特征及其传承思考

时间:2022-10-28 04:23:19

探析民俗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特征及其传承思考

【摘 要】中国民俗文化中具有独特的生态伦理文化,它体现在物质生产、社会活动和精神生活中;民俗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文化具有独特的生态文化特征;我们应该对传承民俗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文化进行辩证的思考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伦理特征;传承思考

在五十六个民族的长期和谐共处中,形成了独特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华生态文化,这种生态文化同时也存在于几千年来形成的各民族的民俗活动中。

一、民俗文化形式中的生态伦理文化的体现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有着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做法,具体表现在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的活动中。

1.物质生产中的生态文化表现。在农业生产中,农事活动受自然节律的影响,一年之中某种作物何时播种、何时成熟总是有大体相同的时间点,因此人们总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段内干相同的农活【1】随着自然中的节气的到来春种秋收,通过人们对环境、气候的认识进行劳作和收获。在中原地区民间流传的农谚可以窥见农业生产中顺应自然的生态伦理特征。例如:“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秋分不割,霜打风磨”。顺应节气和气候,是农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使生产活动适应当地的气候和节气总结出来的经验,根据农谚进行播种、耕耘、收获,是历代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各地民俗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2.社会生活中的生态文化表现。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在物质生活上崇尚节俭的民族,处处体现在对大自然赋予的物质财富的珍惜。在社会生活中,民众对物质的节俭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的行为中。例如:在汉族中有些地方曾经流行着“穿旧衣”的育儿的民俗,婴儿出生后,给他穿上别家小孩的旧衣服,民间习俗认为,婴儿穿上旧衣服,长大后懂得生活的艰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有着“小来着线,大了穿绢”的说法;同时旧衣经过多次的水洗,可保护孩子幼嫩的皮肤【2】。这在现代社会也能借鉴,尽可能让新生儿和幼童在穿着上避开化学成分对孩子的危害,穿棉织品和旧衣服更能使孩子远离化学品的伤害。

3.精神生活中的生态文化表现。中国传统民俗根植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之中,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1)在祭祀活动中获得心灵的慰藉。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源于对自然的恐惧。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把天上的风云变幻、日月运行,地上的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视为有神灵主宰,很早就有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人们用庄重的祭祀活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祈福神灵、顺应自然也是中国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的特征。在民俗中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2)在节日活动中陶冶情操。在民俗中确立的节日的选择上也体现了人顺应自然的理念,在对节日的庆祝活动中也体现了人们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流行于全国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民间有祭祖、扫墓、踏青、放风筝等活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踏青娱乐;在端午节有赛龙舟,家家户户门上悬挂菖蒲、艾叶驱邪辟毒;中秋节有赏月、拜月等活动等等。这些民俗的节日活动在娱乐活动不太丰富的传统社会中,带给了人们以极大的精神愉悦,同时,人们把融入到“天人合一”的氛围中,亲近大自然,从中获得精神动力和思想解放。

二、民俗文化活动中的生态伦理文化的特征

1.民俗活动中的生态伦理文化是风土和人情的统一。对于民俗,古人有着独特的见解,汉朝的史学家班固就有着:“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3】各地的民俗的产生和不同是由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当地的人情世故的演变而来,并由统治者通过政令倡导,成为规范人们的习俗。在山区的人们中有着一整套敬山神的狩猎的民俗;在海边居住的人们有着约定俗成的敬海神的仪式;居住在平原的人们有着一整套的祈求风调雨顺的民间活动。同时社会也是人情世故的场所,统治者需要风俗活动来统治社会,民间的风俗活动可以通过约定俗成的规范,促成社会安定和谐、民风淳朴安宁的社会风尚。

2.民俗活动中生态伦理文化是生态共性和民族个性的相容。生活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有着共通的生活习惯,因此在民俗活动中有着共同的实践,例如在汉族和全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二月二”的“龙抬头”的民俗,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这个节日,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还有上工、试犁、祭龙王和敬土地等风俗。同时,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的轨迹不同以及生活习惯不同,生态保护和习惯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性。在西南的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中有吃虫节,每到节日前后,人们到田间捉虫,到吃虫庙里聚会,祈求田间不发生虫灾;家家饭桌上都有着油炸蝗虫、腌酸蚂蚱和甜炒蝶蛹等。正是因为共性和个性的相容,才构成了中华民族民俗活动中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活动。

3.民俗活动中的生态伦理文化是敬畏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统一。对自然的敬畏是中国民俗中的重要特征,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并没有失去通过奋斗改变恶劣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现状的动力,人们在信仰这些神灵的同时,根据自然规律从事生产活动,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改变自己的被动状态。一方面,祈求“上天”的保佑;另一方面,又敢于突破“上天”的束缚。在中国民俗中的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和愚公移山等的神话传说,都是人类给予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丰富想象。在实践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很多诸如“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生态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深刻体现。

三、关于民俗活动中生态伦理文化传承的思考

1.根据当地的实际传承民俗生态文化活动。民俗活动是在民众当中流行的生活范式、礼仪习俗和价值观念,带有地方性、传承性和口头性等特点;它自发形成,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自在,可不受文字文本、教条教义、政治制度等条条框框的约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4】不能以保护为名,破坏本地的生态环境人为地修建一些场馆;也不能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地方政府人为地制造一些“伪民俗”; 而是应该根据各地的特色科学地传承本地的民俗。只有这样,民俗活动的传承才有发展的空间,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2.用科学的手段改变民俗活动中的生态陋习。在民俗活动中的一些陋习是千百年来形成,它在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例如,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有着燃放鞭炮的习俗,人们现在也充分认识到它的危害,但是为了节日的喜庆热闹气氛,人们不得不忍受几天的空气污浊。用取缔民俗活动的方法不可取,关键是在民俗活动中要加强科学技术研究,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改变习俗活动中破坏生态环境的陋习。

3. 用创新的方法使民俗中的生态伦理文化移风易俗。好的民俗对社会和谐、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使好的民俗活动传承下去具有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赋予时代的内容。例如,清明节主要是纪念祖先、怀念先人的节日,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民俗活动,但清明节焚烧纸钱的陋习不仅污染环境,同时也是清明节前后大小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一些地方开始对死去的亲人采取海葬、树葬等形式,为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开了一个好头;在很多地方人们在祭奠亲人的的时候,开始用献鲜花代替了焚烧纸钱的形式。民俗活动只有与时俱进地改变破坏环境的陋习,才能被变化的时代所接受,才能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中被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加华:被结构的时间:农事节律与传统中国乡村民众时间生活,民俗研究2011.3.71

[2]彩图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2月.33

[3]《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中华书局2009年11月

[4]王霄冰:民俗文化的遗产化、本真性和传承主体问题,中国民俗网,2013.08.04

上一篇:社会信托投资基金的新思考 下一篇:论婚姻关系中“第三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