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汉翻译中和歌俳句翻译教学的体会

时间:2022-10-28 04:11:05

关于日汉翻译中和歌俳句翻译教学的体会

【摘要】日汉翻译教学中,和歌俳句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是“信”、“达”、“雅”翻译标准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日语知识的综合考察,更对学生汉语水平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本部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形似和神似理论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并对“信”、“达”、“雅”标准有一个再认识;并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等方面给翻译授课教师提出了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和歌 俳句 形似 神似 信

日汉翻译教学是日语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而日汉翻译教学中的和歌俳句翻译教学更是整个翻译教学活动中的难点之一,如何在和歌俳句翻译教学中讲授形似和神似理论,如何将“信”、“达”、“雅”标准有效地置入课堂教学,的确需要下一番工夫。

和歌俳句翻译中的形似和神似问题历来是翻译界所研讨的课题。在翻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关于形似和神似的理论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学内容。台湾大学荣誉教授林文月先生对此有着非常严谨的治学态度,林文月先生用了20年的心血翻译了日本平安时代的三本重要文学作品:《源氏物语》、《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翻译教学参考资料。如我们可以在林文月先生与丰子恺先生的译作《源氏物语》的精彩译文对比中,使学生在享受翻译的语言魅力的同时,加深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领略汉文学的博大精深,如对同样的一首和歌,笔者在课堂上对学生举了林文月先生与丰子恺先生的译文:

云掩翳兮月朦胧,清辉不及荒郊舍,独有一人兮怀苦衷。(林译《源氏物语》上册P.10)

欲望宫墙月,啼多泪眼昏。遥忆荒郊里,哪得见光明。(丰译《源氏物语》上册P.11)

生别离兮总悲苦,镜若有情留君影,对此聊堪兮慰相思。(林译《源氏物语》上册P.271)

镜中倩影若长在,对此菱花即慰心。(丰译《源氏物语》上册P.265)

《源氏物语》中有大量的和歌,涉及到许多日本古代的知识,包括各种宫廷礼仪、风俗习惯和节庆活动等,对于日语中这种五、七、五七七的诗词形式,通过林文月先生采用的楚歌体似的三行形式(与和歌的形式相对应)和丰子恺先生兼采五绝及七言二句的不统一形式的译文对比,给学生讲述和歌俳句翻译中形似与神似的问题,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翻译家们的不同声音,更是让学生对和歌俳句翻译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如林文月先生的翻译主张有着很深的见解:“为外国文学的爱好者设想,当然应求译文通达,能引发阅读的兴趣,诘屈聱牙的文字,徒令读者望之却步。然而,我则又以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应当适度保留该国语言的一些韵味氛围……我认为适度的‘异国情调’,正是外国的文学作品所以能引发读者愉悦情趣之所在处。”这正是翻译授课教师所要灌输给学生的翻译理论之一,它重视的依然是“达”、文学翻译中的神似,但也强调三行汉诗译文与短歌形式的对应,凸显了短歌的魅力,即兼顾了文学翻译中形似与神似的两个方面,要达到这一点,没有深厚的双语功底是非常困难的。而丰子恺先生采用的五言七言的形式,也同样具有非凡的韵味,更符合翻译的接收者――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另外张志平先生对于俳句汉译的内容与形式明确指出:“译俳句应重在神似,重在内容上的‘信’”。当然,这一观点同样也适用于和歌的汉译。在这里,更强调文学翻译中的神似因素,可以说这是大多数翻译家的观点。在本科教学阶段,由于受语言水平的制约,“神似重于形似”的理论恐怕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吧。但这并不有悖于翻译授课教师向学生介绍语言大师们的言行主张,因为这些言行主张正是我们需要教给学生对待翻译的科学态度――或者说是一种期望也未尝不可。

有了理论,自然就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关于在翻译教学中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确是翻译授课教师费尽心思的问题。如在俳句翻译理论讲解前,曾举出松尾芭蕉的名句“旅に病んでは枯野をけ巡る”让学生试译。以下是所教日语本科三年级学生的代表性译文:

病卧他乡地,梦里也凄凉。遍野寻亲友,满眼枯草黄。(达)

万病生苦途,残梦凄凄遍野枯,谁人在寻逐。(达)

旅途多艰辛,愁思满腹终成疾,理想四方寻。(信雅)

病卧异地他乡旅,夜来忽梦狂野中,寻寻觅觅归处。(达雅)

旅途病暗潜,愁思相伴人入眼,梦断枯野寒。(达)

上述译文是课堂中的即席翻译,是为了引出下一堂课的理论而设计的。“”表示译文部分尚可之意,“”表示译文为理想译文,当然上述译文没有一例达到这一要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是一次打破常规的授课方式,即直接实践而不告诉俳句翻译的理论,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翻译课的兴趣,希望学生在实践后对理论的讲解有所期待,能够对枯燥的理论有一个耳目一新的感受。也算是欲擒故纵的战略战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吧。在此,运用一下金先生的翻译方法教育学生恐怕再恰当不过了。金先生曾经把翻译步骤分为三个阶段,九步。把理解原文为主的准备阶段作为第一阶段,其中把仔细阅读原文,以求对原文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相当清楚的认识,避免用自己的母语去思索词句的意义,不要试图翻译等看成重中之重。接着要求研究作者,研究同一作者的其他著作,研究有关背景材料。并对即将动手翻译的原文,作彻底的研究,务求对其中的内容、形象、细节、暗藏涵义取得尽可能充分的理解,对它的艺术风格和韵味心领神会,产生共鸣……。这一思想与金先生所主张的“求达必先求通”是一脉相承的。金先生曾经把“达”看作是千方百计在译文中“重视原著的艺术”,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弄清何谓“原著的艺术”,也就是“通”的问题,而求通的关键即理解原文的关键在于“必须用原文的语言去思维,必须以对原文的充分理解为基础,包括它的准确的字面意思、背景、精神实质和一切细节”。在这里,可借助金先生的翻译思想对学生重申“信”的重要性:传神应建构在忠实即“信”之上,翻译过程中的灵活性是以完全地传递原文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再现原文的思想感情为主旨的。灵活无非是达到准确的目的所必须采取的手段而已,从而使学生在评论中对茅盾的“翻译的最低限度的要求,至少应该是用明白晓畅的译文,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这一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上述学生译文所存在的一大问题正是金先生所讲到的翻译准备问题。给学生强调俳句翻译的是原意而非原文的翻译理论,在动笔翻译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是顺利而又正确地进行和歌俳句翻译的充分必要条件。上述试译的原句表达的是俳圣松尾芭蕉虽然病卧羁旅仍不改初衷,孜孜追求俳句艺术的精神境界。如果抛却了这一前提,“信”就无从谈起,所译犹不译吧。当然,以“信”为基础的“达”、“雅”更是不足道也。所以,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翻译实践直接进入“双语双轨工作的具体翻译阶段,译文没有出现理想的状态也在情理之中。而这一阶段如果没有较好的中文语言素养,运用译入语创造自己的译文,特别是运用有韵律美的诗歌形式来再现和歌中的意境绝非易事。这里就充分证明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于信达雅,季羡林先生作了比较精辟的解释:“‘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信、达、雅虽然只三个字,但体现了作品、读者、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谈到译本的好坏时,认为关键在于“信”或不“信”。“首先要‘信’,要忠实于原文,然后才能谈‘达’、‘雅’。如果不‘信’,‘达’、‘雅’都毫无意义。”在日汉翻译教学中,这些翻译思想是必须准确地传递给学生的,而学生唯有掌握了科学的理论,才能使自己的翻译实践有了正确的指导而行之有效。这正是翻译理论教学的意义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就我校日语本科生的作业和考试情况来看,普遍存在错别字现象,更别说什么用诗歌的形式来翻译和歌俳句了。如“瞌睡”写成“嗑睡”,“昏昏欲睡”写成“浑浑欲睡”,“喋喋不休”写成“碟碟不休”,不一而足。这些尚且不论,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如在和歌汉译中,教师曾经提到一句名句“千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斜日重回头”时,竟无人知“灞陵”之意,更无论诗中意境、俳句汉译了,诸如此类。而这足以反映一个学生的素质甚至态度问题。因此怎样育人也是需要高校教师深思的问题。在翻译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中文水平,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等也是翻译教师的一项任务,

以上是对于和歌俳句翻译教学的一点粗浅体会。在此,仅以季羡林先生的话语作结:“……现在大学里把翻译当做是学外文的一种附属,好像学了外文就自然会搞翻译了。不是这样。要从改进大学里的翻译教学入手,加强翻译学科的建设,使翻译后备队伍能得到良好的翻译专业训练……。”这正是老一辈语言大师对从事翻译教学工作者的殷殷期望和要求,也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2 金.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 金圣华、黄国彬编.因难见巧[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 张志平主编.日语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5 铁军主编.通向翻译的自由王国――日语同声传译及翻译教学研究[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成人高等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日语会话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