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研基地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10-28 03:20:16

医院科研基地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

文章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研基地建设并投入使用8年来的情况,对如何确保建筑符合并满足医学实验环境要求以及医院科研基地建筑设计和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

科研基地 风系统 给排水 配电系统

一、科技园科研基地概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技园位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离医院本部5公里,占地近100亩。在近30000m2的科研实验基地中,涵盖全院各临床科室的20余间研究室、50余个实验技术平台,近600人在园区从事科研实验工作,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100余人。科技园现有3组中央空调系统、两座配电房、两条独立的消防、安防监控和污水处理设施等。

医学研究实验的精密性、复杂性、专业性和前沿性,决定了实验室内部高配置的环境条件,也决定了相关建筑设备独有的特点——

首先,实验室空间有限,大量贵重设备挤放一起,设备的安全问题应特别关注。还有一些不同功率、不同类型的辅助设备,其重要性和安全等级也差别较大,如超低温冰箱、高压灭菌锅、振荡器、离心机和孵化箱等用电设备,故其用电等级和类型相比一般建筑要复杂。

其次,由于生物医学研究实验的独特性,废气、废水的排放都有较高的要求,如酸碱溶液等化学物品之间反应产生的气体和各种不同的生物制剂散发的气体等,均要重点关注。

二、科研基地建筑应满足的主要功能

一般建筑的功能,包括良好的通风,合适的温度,水、电、实验气体的正常供应;

良好的办公环境,如通畅的网络通讯、适宜的温湿度、良好的空气质量;

良好的实验环境,高度洁净的空气、严格的温湿度、冷热的极端环境;

良好的饲养空间,进行小鼠、兔、猪、羊、狗、猴等各种实验动物的饲养;

标准的动物手术室、动物检疫及术后观察室等。

三、科研基地大楼投入使用后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空气品质

在医学研究实验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实验动物、化学药品和其他实验药物产生大量废气,形成不洁净空气甚至有毒气体聚集在实验室内,严重影响医学实验人员的工作状态,甚至可能危及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在整个科研大楼中,在初期缺少排气系统,空调系统主系统为水系统,空调末端为内循环送风的风机盘管,实验室内缺少新空气进入,室内空气品质难以保证。

(二)漏水

物业维修中,漏水总是难以避免的。漏水的来源有3方面:实验室内部水槽管道堵塞,水浸入实验室内;夹层空调冷凝水排放管道堵住或因空调系统循环水连接软管被腐蚀而发生泄漏;上一层实验室地面积水通过管道孔渗透滴到下层,或因上层排水管道被酸碱腐蚀等原因而发生漏水。

由于实验室空间的限制,实验室内昂贵设备摆放的密度较大。当漏水事件发生时,难以保证实验设备不沾水,致使设备的安全存在一定隐患,特别是从上向下滴的水,其后果也难以预料。如设备损坏,可能造成的生物泄漏等,其损失和后果无法估量。

(三)设备

实验室投入使用后,随着研究实验工作的展开,各种设备的投入使用,配电箱预留位置逐渐不足。且因建设初期未考虑到备用电源的重要性(如:标本及生物制剂存放的低温冰箱、CT机、小动物饲养净化间的风系统等),所以导致用电类型也难以满足部分大功率设备的用电需求。

部分实验设备功率高,体积大,运输搬运困难,普通客运电梯无法满足设备的运输要求;实验室房间门洞面积也相对较小,大型设备进入房间困难,部分设备进入室内须拆除门框。

(四)安全间距

建设初期未考虑建设实验气体二次配送库房、危废物品暂存间(实验废液、动物尸体等)、生活废物暂存间与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安全间距等医院科研基地专业方面的问题。

四、科研基地大楼改造的原则和措施

(一)改造应遵守的原则

严格遵守相关建筑设计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改造实施的前提应是不影响医学科研实验的进行;

改造过程中不能制造产生新的问题;

改造后设备系统能尽快投入使用;

改造实施应不影响其他实验室的正常使用及消防安全。

(二)改造的具体措施

面对室内废气难以排放的局面,在已经运行使用的建筑上,因为不能对科研实验工作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主要以增加废气排气管网,提升排气效率为主,形成整体的排气系统,保证废气排放及过滤处理。

楼层实验废水排放系统管道难以整体更换,只能在检查发现管道腐蚀后(原管道为PVC材质)进行管件的更换,更换的管件必须保证耐腐蚀(现逐步更换为耐腐蚀的ABS材质管件)。面对管道堵塞,主要以疏通为主,确实难以疏通,再更换管道。楼层之间的漏水,则多用堵漏剂填堵管道周围的空隙,防止上下层的浸透。

大量新增的用电设备面对满载的配电箱,只能进行增加安装电源配电箱。现在基本每个楼层都增加了一个新增电源配电柜,每个科室增加数个电源配电箱。保证楼层新增设备的用电,并对将来可能增加的用电设备留出一定负荷。

五、医院科研基地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面对已经投入使用的建筑,进行系统上大的更换已经较为困难。华西医院建设科研基地时,由于缺少相关经验可供借鉴,科研大楼投入使用后才逐渐发现一些设计建设中存在的缺陷或瑕疵问题。运行过程中除了在维修方面的大量耗费外,面对意外事件发生时设备安全也难以保证。因此,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医院科研基地建筑设计和建设中应特别注重以下问题:

(一)水系统管道集中到管道井

水系统设计建设时,管道穿过楼层时应保证上层漏水不能浸入下层,将管道集中到管道井为最佳,尽量保证建筑内部楼层之间无孔洞。排水管道用材应该是耐腐蚀管件,弯头用45°角,口径可稍大(支管应>50)。

(二)空调系统尽量使用风系统

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上,有条件的应尽量使用风系统,防止因水系统漏水导致重要设备损坏。

(三)自动灭火系统避免使用水喷淋式

消防系统的自动灭火系统有条件的应避免使用水喷淋式,以减少实验设备的损失,降低生物制剂、标本随水流扩散引发生物安全事件。灭火剂多考虑较少二次危害并对设备威胁较小的物质。

(四)配电系统设置较大的功率余量

配电系统设计时,功率剩余量应较富裕(根据目前科研基地的用电统计,设计负荷应大于0.1KW/m2建筑面积。因部分实验的需要,房间中部的顶部也应设置4~6个电源插座,以供实验平台上的小功率设备使用,如:电子显微镜、台式离心机、旋涡混匀器、脱色摇床等。在分类时,除了一般的照明系统和动力系统外(动力系统每组电源插座应在4个以内,单个电源插座负载应在1.5KW左右,插座间距在2m左右),还应对部分特殊用电设备如低温冰箱、计算机、实验废气排放设备等进行独立的系统供电,对用电稳定要求高、要求不能断电的设备也需要专业的系统保障,如大功率电池、发电机应急切换和多电源供电等。

(五)排风系统的设计应尽量细化

除楼梯、走廊要求有排风系统外,实验室等地方也应适当考虑排风的需要。在房间的空调上,可以考虑从地面供风,从屋顶排风的可行性,尽量避免循环送风系统的使用,新风系统更加适合。

(六)配置完备的电梯系统

电梯系统应客运和货运电梯齐全,房间门洞能满足使用要求(目前房间门洞面积为:120cm×200cm,实际运输中认为需要:140cm×240cm)。

(七)污物系统应建设危废物品暂存间

危废物品暂存间主要包括实验废液、动物尸体等,并考虑生活废物暂存间与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安全间距。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建设科研基地时,对于常见性问题应反复考虑,循证设计。以医院科研基地的安全、高效为主要建设目标,注重研究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各种设备安全等。建设之初,科研基地建筑的各个子系统设计都应具有相应的针对性,送排风、给排水和供配电等都应满足科研实验的特殊需求,以保证科研实验正常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建筑设备的原因对科研实验造成不良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阳.综合医院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9,10(11)

[2]刘建,陈海勇,罗鸿宇.大型综合医院配电系统方案优化设计探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11(10)

上一篇:论我国普通保密专利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在朗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