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开发构建服务外包示范区

时间:2022-10-28 01:52:08

探讨开发构建服务外包示范区

摘要: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转移浪潮中,中国正在发生着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办公室”的转变,逐步成为全球现代信息服务外包转移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海南省服务外包起步较晚,与服务外包产业起步较早的其他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扬长避短成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工作的重点。本文运用PESTLE分析法和SWOT战略分析法分析海南省服务外包示范区的现状并对海南省发展服务外包提出相关对策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海南省;服务外包;示范区;实现途径

一、建立服务外包示范区的背景

近年来,海南省以海南生态软件园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发展集群效应逐渐显现。此外,三亚创意产业园、海南国际创意港和惠普公司海南项目均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海南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海南省将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8~10个高新技术大企业和产业集群,实现100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作为海南“一岛一区两园”省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澄迈县老城高新技术示范区的海南生态软件园是海南省将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成“十二五”支柱产业的主要平台之一。截至目前,包括惠普、东软、中软、长城信息、天涯在线在内的约200家企业已正式落户园区,2012年实现企业产值及软件外包服务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91.7%。

海南生态软件园是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载体和平台,“十二五”期间园区拟投资50亿元,将软件园建设成全国独具特色的100亿元级的产业生态社区,届时可容纳3~4万名软件工程人员,综合建设面积将达100万平方米。此外,三亚创意产业园建设全面启动,已和中兴、华为、联想等20多家企业签订了入驻协议,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500亿元。

截至目前,海南省最大的创意产业项目——海南国际创意港已完成第一阶段31家企业和设计机构入园,已建成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全年订单达100多个,签订了超过1亿元的合同量,提前实现了市场化的对接。

由此,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建立颇有成效,也证实了在海南省建立服务外包示范区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二、开发构建服务外包示范区的现状

本文对海南省服务外包目前概况的评估,首先采用PESTLE大环境分析模型来分析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其次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来分析海南省服务外包本身微观层面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以保障海南省服务外包示范区的成功构建。

(一)PESTLE大环境分析模型

PESTLE大环境分析模型既可以分析外部环境又能够识别出对海南服务外包有冲击作用的力量。其中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分别为: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al)、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

1.政治因素(Political)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政策要求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和生态型经济。其中,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这一战略目标就显示出海南省发展服务业的一大政策优势。海南省政府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贴息贷款、优惠利率等诸多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服务业的发展,推动海南省经济发展特别是服务贸易迈上新的台阶。

2.经济因素(Economic)

海南省的建设是以旅游业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15年,海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将达47%,到2020年,这一占比将达60%,比现在提高20%。受旅游业提振,海南省服务业将转型升级,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文化体育、会展、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保险业等现代服务业也将受到鼓励。此外,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和省财政厅设立了关于海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为海南省服务外包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机遇。

3.社会因素(Social)

海南文化之流汇纳百川,来自四面八方,成份复杂;海南岛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因此造就了一种较放松的工作环境,这往往是很多国际软件园区的特色之一。2012年海南省人民政府承办了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举办了多场行业磋商和项目对接活动,签约项目达202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772亿元。

4.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技术因素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及与海南省服务外包有关的新技术和新想法。海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为海南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此外,海南省积极推动自主创新,争取在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泛珠三角地区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和市场潜力巨大,必定能够形成一个辐射中国南方、影响东南亚的共生互动性经济圈。海南省可以充分利用它的资源促进本身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内,香港、澳门属于高梯度地区,而海南省由于其地域和经济总量的限制,在整个区域中处于中低梯度上。由此,海南可以引进技术和模仿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6.法律因素(Legal)

国务院在2010年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省政府也积极出台《海南经济特区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特区的进一步成长。在与服务外包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方面,国家颁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海南省人民政府还印发了关于促进海南省知识产权的若干通知。

(二)SWOT战略分析

本文通过SWOT战略分析方法(详见表1)对海南省服务外包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清晰地确定海南省服务外包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海南省服务外包当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保障海南省服务外包示范区构建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实现服务外包示范区的若干途径

服务外包产业对产业链条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其他产业的配合。在相关产业发展不到位的前提下,在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缺失的情况下,人为地将资金投向服务外包产业反而会引起重复建设,浪费社会资源。建设和发展好海南省服务外包示范区应做到以下几个点。

(一)创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外包服务企业

在外包服务市场上,大型企业实力强大、人才集中、技术水平较高,因此在跨国集团控制世界服务市场的情况下,要加快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建立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同时扶植服务名牌企业进入新兴服务行业。

(二)加快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服务外包产业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技术和人力资本的要求比较高,其核心资本是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才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而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的短板恰是人力资源,因此积极做好服务外包人才引进工作,同时加快培养一大批服务外包人才,成为构建海南省服务外包示范区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改善服务外包环境

一方面,要改善硬环境,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注重硬环境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通讯、交通环境,为外包服务产业的新增就业人口提供成本低、配套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另一方面,要优化软环境,完善行业标准与法律法规。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等;要完善制度上的环境,引进竞争机制,实现政府功能的转型。

(四)改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在商务厅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服务贸易进行统一协调和综合管理。与此同时,政府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提供有关市场、外国经贸法规等信息的咨询服务和税收、融资、规划用地、出国人员审批等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打入国际服务市场,提高在全球服务市场中的占有率。

(五)利用地缘优势,加强琼港服务外包的合作

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简·丁伯根建立了贸易引力模型,即

Xij=K■

在方程中,Xij是i国向j国的总出口;Yi与Yj分别为i国与j国的GNP,Dij为i国与j国之间的距离,K,e为常数,a、b为参数。我们不难发现,i国向j国出口总量的大小或者i国与j国之间的贸易量的大小与i国与j国的国民收入的总量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由此可见,海南省可利用制造业和部分以产业为基础的金融、货物运输、广告、零售、会展、工业设计等诸多现代服务业,推进与作为距离海南最近的国际大都会——香港的金融、物流、空港、创意设计等领域的全面合作,重点发展以跨国公司内部外包为主的服务外包业。深化琼港软件合作,共同举办外包合作论坛,提高合作水平和层次。在香港进行服务外包专题推介,邀请在港跨国公司、软件和金融等行业企业参加。不断提升琼港IT资源网合作开发的层次和水平,提升该合作平台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区域。适度参与全球服务业自由化进程,鼓励外资投向服务业。

(六)积极参加各种服务外包活动,抓住机遇发展服务外包

通过服务外包城市风采展示,提高城市知名度。在第六届全球外包大会上,为贯彻落实党的十报告中“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发展服务贸易”的精神和服务贸易“十二五”规划中“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升服务贸易的质量和效益”的要求,海南省突出中国服务外包城市元素,展现中国服务外包城市成就和投资潜力,扩大中国服务外包城市的影响力,特增设“中国服务外包风采城市”环节。海南省可以积极参加中国服务外包风采城市的评选活动,提高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的知名度,以便以后开展服务外包的各项洽谈工作。

(七)重点发展IT产业,以客户为中心发展服务外包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预测称,2013年中国IT市场规模为1879.3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0.2%,该年最重要的IT趋势是移动、云计算、社交技术和大数据等人们熟悉的趋势。

IDC最新的数字宇宙研究报告指出,2012~2020年,中国每年创建的数据量预计将从364EB增长到8.6ZB,每年增长近50%,总共增长24倍。中国在数字宇宙中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3%增长到2020年的21%。这些信息中,33%~35%具有大数据价值,2012~2020年,有效信息将增长25倍,从119EB增长到2.997ZB。这表明了大数据时代IT需求上升已成必然趋势,2012~2016年期间该市场仍将呈现强劲的增长。所以,在这样的机遇下,海南应该大力发展IT产业,尽量在IT产业腾跃的时候分一杯羹。

参考文献:

[1]蒋艳辉,李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府作用的有效性:一项经验研究[J].经济经纬,2012(01).

[2]江小国,方大春.服务外包园区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提升路径[J].经济纵横,2012(06).

[3]刘征驰,赖明勇.服务外包:一种基于进入权治理的关系型契约[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05).

[4]王昌林,陈志昂.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略[J].理论探索,2012(01).

[5]赵蕾.全球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及我国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07).

[6]张大龙.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08(08).

[7]杜赛花.广东省服务外包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东科技,2012(04).

[8]黄杜鹃,李严锋.中国服务外包业的SWOT分析[J].物流科技,2008(06).

*本文为海南大学2012年本科生创新基金课题项目(项目编号:HDCX2012003)。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一篇:基于利率市场化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对策的研究 下一篇: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