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宜人的应季蔬菜

时间:2022-10-28 11:52:00

健康宜人的应季蔬菜

扁豆又叫菜豆,四季豆、架豆,是夏秋季节餐桌上的常见蔬菜之一。什么季节吃什么菜,时令蔬菜更有利健康。以扁豆为例,中医认为其能健脾和中、养胃下气,具有消暑化湿的功效。这对于眼下气温偏高,湿气过重的夏季来说,正好对症下“药”。

扁豆为一年生缠绕藤本植物,花果期大约在每年的7到9月。我国南方栽培较多,华北次之。扁豆原产于亚洲,印度自古就有栽培,后来逐步传到埃及、苏丹等非洲热带地区,汉晋时期传入我国。南朝齐梁时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中就已有“其荚蒸食甚美”的记载。

扁豆属于一物多吃的代表蔬菜,一方面可以把嫩豆荚或鲜豆粒用作蔬菜,无论单独清炒,还是和肉类同炖,或是焯熟凉拌,都味美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老熟种子当作粮食类食用。干豆粒加糖煮熟,其味不亚于糖水莲子;干豆用水浸泡发芽,再去皮煮成糊状,加调料油煎,是印度有名的风味菜。

从营养价值上看,扁豆也是不输于其他菜蔬的。扁豆的鲜豆荚中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以及钙、磷,铁、钠、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多种养分。每100克扁豆可食用部分的膳食纤维含量为4,4克,比芹菜多了3倍还多。需要注意的是,扁豆含有毒蛋白,凝集素以及能引发溶血症的皂素,一定要煮熟以后才能食用,否则会可能出现食物中毒现象。扁豆所含血球凝集素是一种蛋白质类物质,有显著的消退肿瘤的作用。肿瘤患者宜常吃扁豆,有一定的辅助食疗功效。

扁豆的干种子富含蛋白质,可达干重的22.7%,各种矿物元素和B族维生素含量也极为丰富。扁豆种皮名“扁豆衣”,B族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是不可多得的B族维生素食物来源。扁豆种子还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胰凝乳蛋白酶抑制素和儿茶酚氧化酶。干豆中也含少量氰化物和豆甾醇,但经加热烹饪后可以被破坏。食用时以白花白荚白种子的扁豆品质最佳。

扁豆既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秋季蔬菜,又有药用价值。祖国医学认为,扁豆性平味甘,入脾、胃二经。扁豆种子、种皮和扁豆花都可以入药用。扁豆能清暑解渴。健脾和胃,除湿止泻,解毒下气,和中止呃;扁豆花最宜于祛暑;扁豆衣清热去湿。扁豆炒至黄色略带焦斑者,即为炒扁豆,健脾功效强。扁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数种。入药主要用白扁豆,具有健脾益气、化湿消暑的功效。白扁豆还有一定的抗癌功用;黑扁豆古名“鹊豆”,不供药用:红褐色者在广西民间称“红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药,治眼生翳膜。

白扁豆特别适宜脾虚便溏、饮食减少、慢性久泄,妇女脾虚带下、小儿疳积(单纯性消化不良)者食用;同时适宜夏季感冒挟湿、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暑热头痛、饮食不香之人服食。平时经常食用白扁豆也能健脾胃,增进食欲。夏天多吃一些扁豆的嫩豆荚也有消暑、清热的作用。

明朝李时珍谓扁豆“嫩时可充蔬食茶料,老则收子煮食”。清朝《粥谱》“扁豆粥”中说,“镇脾消暑,白者胜。补中去皮、解暑连皮。“现代人以扁豆子同粳米、山药、花生仁、红枣煮粥,佐以白糖,食之健脾益胃,对小儿营养不良颇有功效。扁豆衣和扁豆花可煎汤服用,有利于夏季消暑解热,能用于夏季感受暑湿,发热、腹泻,水肿等症。扁豆花还有一定解酒作用,和葛花一并煎汤也是一个很好的天然醒酒剂。

豆类蔬菜大都性质平和,营养丰富,按照中医的说法,都有一定的化湿补脾的功效,脾胃虚弱的人尤其适用。而且豆类蔬菜上市时间长,夏秋季节都能买到。大家赶快把以扁豆为代表的豆类蔬菜加入我们的夏秋食谱中吧!

吃扁豆小窍门

食用扁豆应先洗后择,如果清洗前先把扁豆择好,很容易使表层的农药和细菌污染到内部,从而极易引起腹泻。而且择菜的过程,会有汁水流出,再用水洗,扁豆的营养素会流失掉一部分。洗菜时最好用清水浸泡一下,但不要超过30分钟。浸泡时,要多换几次水。择好的扁豆,要等入锅前再切成小段,以减少切口与空气接触的时间,这是因为如果切口长时间与空气接触,会使得维生素C被氧化。

烹煮时间宜长不宜短,要保证扁豆熟透。扁豆,特别是不经过霜打的鲜扁豆,含有大量皂苷和血球凝集素。食用时若没有熟透,则会发生中毒,引起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但这种物质一旦遇到高温就被破坏。采用沸水焯扁豆、急火炒扁豆等加工方法,由于加工时间短,温度不够,往往不能完全破坏其中的天然毒素。建议烹调扁豆时,每一锅的量不应超过锅容量的一半。用油煸炒后,加适量的水,盖上锅盖,在小火上焖10余分钟,并用铲子翻动扁豆,使它均匀受热。此外,购买时要挑选嫩豆角,最好不买、不吃老扁豆。

上一篇:七色光 第8期 下一篇:怎样帮助焦虑性神经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