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四个要点

时间:2022-10-28 10:41:11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四个要点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学生在认真学习、积极生活、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引领者,是帮助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在学生、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展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对每一名班主任的考验和挑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谈谈在班主任工作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与技巧。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134-02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学生在认真学习、积极生活、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引领者,是帮助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在学生、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也就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艰巨性与艰难性。如何开展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对每一名班主任的考验和挑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谈谈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与技巧。

一 用“爱”教育

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根植于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坚持有爱的教育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执着追求的。因此,想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就要突出一个“爱”字。学生在老师和家长面前永远都是孩子,而小学生是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中最年幼的学生群体,他们刚上小学,在他们眼中,学习的概念是模糊的,班级的概念也是模糊的,甚至有的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最平常的事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当你想学生所想、真正地关心、爱护学生时,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和管理。另外,班主任还应当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怀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热爱自己从教的学校,热爱班主任这个岗位,热爱班级的荣誉,只有拥有了这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精神,才能站好自己的岗位,干好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工作。

二 “读”懂孩子

人们常说,女人如书,需要细细品味。在我看来,学生也是一本书,他们时而活泼惹可爱,时而调皮不听话。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当“读”懂孩子这本有趣的书。我认为教师首先应多了解孩子,了解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来奠定的。作为班主任,无论是课上的学生发言,还是课下的师生谈心,都应当留心班内同学的性格特点,在批评教育时,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恰如其分地进行教育管理,不仅能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也能使教育管理工作更积极有效。另外,教师还需要留心观察每一名孩子的细微变化,这样在学生出现困难或是存在问题时,才能及时地给予其帮助与指导。例如,我班有一名女生,平时活泼开朗,对同学和班级的事情都十分热心,对老师也是礼貌有加,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但就在两年前,她不再爱笑,教室里少了她快乐的身影,课后也不与同学过多的交流,仿佛换了一个人。于是,我找到她最要好的同学打听情况,才知道,原来她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经常吵架。家庭的不和谐,给这个幼小的孩子一个沉痛的打击,我担心这样下去会对她今后的学习和性情造成影响,便找到了她的父母,诉说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及我的担心,她的父母意识到了他们的争吵伤害了女儿,通过劝说,他们愿意为了女儿的成长不再争吵。渐渐地,教室里、走廊上我再次捕捉到了这个孩子灿烂的笑容。

三 以“法”治班

做好班主任工作,还要讲究一个“法”字,即管理上要有法,处理问题要得法,遇到问题要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要依法。治班犹如带兵,班主任在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运用兵法中的一些韬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日常交流中应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攻心为上,以人为本,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让学生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做任何事情都能主动积极地去做。随时注意在班级营造安定、沉静的氛围,及时制止学生在教室里打闹、嬉笑、喧哗的场面;在学生面前表现安静沉稳的个人品质,以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学生,此为“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治心者也”。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良好的个性品质,在班级大肆表彰,树立班级典型。结合学校制定的全新学生评价体系,在班级里积极开展规范标兵、内务标兵、勤学标兵、活动标兵、工作标兵等各类先进的评选,使学生的自信心和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而对于犯错的学生,始于正确的批评加引导,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错过归正。

四 习惯靠“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能为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保驾护航的作用。正所谓,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班主任,应当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其树立并养成一些对教育和班级管理有益的习惯,笔者将就本班级实际情况介绍如下:

1.养成每天记录作业的习惯

我要求家长给孩子准备一本记事本,专门用于记录老师交代的事情或布置的作业。同时,我还坚持每天检查记事本的记录情况,看他们是否认真记录、是否有遗漏的事项等,这样做培养了孩子做事有条理且细心的行为习惯。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坚持要求孩子认真做眼睛保健操和课间操,且动作要准确、规范。要求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我还要求他们注意个人卫生和修养,服装整洁、爱护公物、爱护花草树木、爱惜学习用品、节约

水电等。对发现的不良言行及时纠正,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

我利用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把对孩子的要求写在校报上,让他们更直观地看到自己该做的事,而且知道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每学期总结1~2次,做得好的给予表扬,不足的给予批评,逐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让孩子真正养成独立自主的动手习惯。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中极其重要的环节。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班主任工作不仅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更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要想成为每一名学生的朋友,要想取得每一个学生的信任,班主任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只要能坚持用“爱”教育、“读”懂孩子、以“法”治班、习惯靠“养”的管理方法,就能构建起一个团结、和谐、奋进的班集体,做到润物无声,使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细节探微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