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更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时间:2022-10-28 08:46:51

工程变更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摘要:随着国内房地产业逐步走向规范化、透明化,建筑业的利润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同时,随着国内国际的房地产宏观形势的逐渐转变,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想从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成本控制便成为关键环节。

关键词:工程变更成本控制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real estate industry gradually standardized, transparen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ofit space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small.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the gradual change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how to improve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ness, tap potential,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 of construction is the urgent need to address the problem from the enterprise interior. In order to talent showing itself from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cost control has become a key link.

Keywords: engineering change;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变更

在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目标成本逐步落实的阶段,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成本控制最繁琐的阶段。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控制。工程变更若掌握不当,或变更较为频繁,可能对工程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下面对工程变更控制做进一步分析。

一、工程变更的定义

工程变更是指: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修改而引起的合同变更。也可以理解为:由于工程项目的实施环境或者条件的变化,为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导致工程项目的实际操作与原合同的约定发生了差异,从而对原合同进行修改和补充的现象。具体可以阐述为两个大的方面:

原合同规定的工作发生了变化;

发生了原合同之外的附加工作。

按照《FIDIC 施工合同条件》第 13.1 条款的规定,工程变更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合同中包含的任何工作内容的数量改变;

合同中任何工作质量或者工作特性的改变;

合同中规定的任何部位的尺寸、标高或者位置的改变;

4)省略的工作,除非已经被合同主体外的其他人完成;

5)工程实施的顺序或时间安排的改变;

6)永久工程所需的任何附加工作、生产设备、材料或服务。

二、工程变更的分类

根据变更内容不同将变更按内容分为五个类别[1]:

l、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的过程中设计单位根据建设单位要求进行设计内容的调整,或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完善、优化、纠错。设计变更应以图纸或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形式发出。一般分为由设计单位主动发出的设计变更和由施工单位提出要求并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同意认可的工程设计联系单两种。设计单位主动发出的变更,一般是由于设计图纸出现“错、缺、碰、漏”或者设计深度不够而引起的。对于此种变更,设计、施工及建设单位需要尽快尽早的确认,因为这种变更实质上是对原没计图纸的澄清及深化,如果变更不及时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

2、施工方案变更

施工方案变更一般是由施工单位提出的,经过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审核批准同意后而生效发生的变更,是为了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地质情况、周边环境的影响或因为设计变更而发生的功能、施工工艺、材料、技术指标等的相应的调整变化。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固定单价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招标时采用的是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中标。因此施工单位在投标时会尽量压低报价以求中标,但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增大利润空间,施工单位往往会要求进行施工工艺、施工材料及方案进行变更,然后通过对产生的新的工程量清单子目进行重新报价,通过提高报价来达到利润最大的目的。对于此种变更,需要根据经济效益、施工进度、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论证、比较,以便避免不必要的无效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则对各个方案进行论证、对比、分析,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已达到在满足功能需求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节约成本的目的。

3、进度计划变更

进度计划变更是业主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的需求、资金投入调整或总部指令等要求,对原来确定的施工进度节点进行调整、变更。进度计划变更要求对施工单位人力、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的投入进行调整,从而影响施工单位的资金投入。

4、施工环境变更

施工环境变更是在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业主方内部原因或不可抗力、社会环境变化、第三方原因等对工程施工产生严重影响。例如由于某年降雨骤增而导致施工进度的滞后和排水降水费用的增加等等。对于施工环境的变更,必须以预防为主。首先业主方需对自身进行及时的检查总结,出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自身原因导致的变更而产生的索赔事件。对于社会环境的变更及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应提前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机制,出现此类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早的解决问题,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5、合同外增加部分

合同外增加部分是在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在招标内容及合同范围以外后增加的部分。对于该部分工作量,由于在工程量清单中未包含此项,施工方会通过提高报价,虚报工程量来增加利润。由于该部分工作量没有合同依据,容易造成建设工程纠纷及索赔事件。因此,建设单位在合同签订时应充分考虑到该部分工作量,并对其进行尽可能的严谨的约束与限定,遇到该类项目时,应及时组织监理、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工程量测量签证,避免因此而产生的纠纷事件,造成投资的增加。

工程变更的分类方式汇总:

工程项目变更的影响工程变更是一把双刃剑,对项目建设的影响有着两面性。一方面恰当、合理的工程变更对工程建设是有利的,可以适时的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优化工程建设的方案、节约项目投资,提升项目的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与美观性,对工程建设有着正面的推动作用[2]。另一方面,相对随意的、不合理、无序的工程变更将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投资产生极大影响,并很大可能产生工程纠纷及工程索赔事件,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推进产生负面影响。[3]

1、工程质量下降

过多无序的工程变更,尤其是在工程结构部位与工程后期的工程变更,会给结构安全留下隐患,影响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另外,会给后续的施工产生不便,且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如混凝土结构已完成后,发生设计图纸变更,需通过植筋等方式对结构进行修改,后植筋对结构的强度本身就有一定影响,且植筋质量、植筋深度、植筋胶的等的控制及后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将对结构强度及整体性产生影响,影响工程质量。

2、项目投资增加

由于工程变更的发生将会造成已完成工程结构的拆除及二次重建,设备的拆除、重新安装甚至退货以及施工单位的停工待料,其他相关及后续施工的一系列滞后甚至窝工影响等,同时,为弥补滞后工期,将采取赶工措施导致不必要的赶工措施费投资等,同时极大增加了工程索赔及纠纷事件发生的概率,导致项目投资大大增加。例如:某项目进入内外墙抹灰阶段后对外立面设计进行了较大规模调整,导致对应部分主体结构变更、预埋构件拆除并重新制作安装,同时已进场的铝合金幕墙单位被迫停工。这一变更不但增大了投资还造成了一系列索赔事件的发生。

3、 施工进度缓慢

施工阶段较多无序的工程变更将造成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人员等的组织混乱,打乱施工方有序的进度计划安排,导致现场工作面出现停工或半停工状态,甚至导致窝工,并增加了引发其他安全事件的可能。而结构拆除二次重建将大大降低施工操作人员的工作热情,降低生产人员的劳动效率,使得施工进度缓慢,最终导致项目节点计划难以完成。

4 、安全隐患增加

正如前文中所论述,无序频繁的工程变更将对结构安全性产生隐患,影响结构整体性、耐久性、适用性。且反复不断地修改将对施工操作人员情绪产生额影响,安全施工管理难度增大,增加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5、竣工决算困难

在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过多的工程变更必然造成工程费用纠纷及索赔,且容易造成工程变更资料收集不完善,产生工程费用的纠纷,导致竣工结算难度加大,特别当时间跨度较大时隐形成本增加。

6、评估工程变更投资变化困难

由于目前工程建设中仍缺乏完善的管理系统与有效的组织控制,工程变更长久以来是影响投资控制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投资控制过程中,过多不合理的工程变更可能会急剧的增大某阶段的成本投入,导致投资控制的无序性与不规律性,给投资控制与评估增加很大困难。

四、工程变更的分级管理

为加快工程变更处理进度、缩短时间周期、尽量避免或减少变更对工程实施的影响,工程变更可按照变更的工作量大小、种类划分为一般工程变更、重要工程变更、重大工程变更三级。[2]1、一般工程变更 一般工程变更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常遇见、最为普遍的变更,通常包括:工程结构形式的个别调整,工程施工材料的少量替代,工程材料数量的微小变化等等。一般工程变更的发生具有必然性的。它涉及的规模较小,工程量较少,成本影响不大、技术要求不是很严格,通常此类变更在经监理工程师与设计单位共同审批通过后报业主方确认备案。[4]

2、重要工程变更重要工程变更主要包括:主要工程施工材料的大量替换,主要工程结构形式的增加或取消,主要工程形式的调整,工程量发生变化在10%-50%范围内的变更。主要工程变更需有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及业主审核通过后报项目法人主管单位审批,该类变更在工程建设中涉及范围比较广,影响规模比较大,技术要求比较高,变更的审核比较严格。

3、重大工程变更

重大工程变更是在经监理、设计、业主方、地市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级主管部门专项讨论研究处理的变更,它的涉及的规模、项目投资、技术要求、影响等很巨大,都超过重要工程变更。[2]

五、如何控制工程变更

迫于工程变更的影响是广泛和严重的,且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是无法杜绝的,项目管理者一向对工程变更的处理慎之又慎。因此,需采取措施以减少不合理工程变更,并努力使由于工程变更造成的影响降低至最小。

1、严格控制施工图设计质量

施工图是现场施工的主要依据,施工图的设计要实现建筑设计方案,并具备可行性,并且需要符合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是对一位设计师设计能力、现场经验的综合反映。但由于现在设计师能力良莠不齐,且设计分工过分细化,导致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出现大量重复性的设计错误,若在审图过程中未能发现就加以施工,将会造成大量的投资浪费,因此做好施工图设计质量控制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设计单位加强对现场的熟悉与了解,对设计中易犯错环节加强控制、审核;且需要加强各专业设计的配合,避免因沟通不当而产生不同专业设计的冲突;要给设计充足的时间,避免因赶工设计而产生较多的错误;最后,应注重审图环节,把好图纸正式使用之前的最后一关。

2、加强设计标准化建设

对于业主方来说把一些已开发过的市场反映比较好的楼盘的一些共性元素保留下来,在下一个楼盘直接引用,如外立面形式(外门窗阳台栏杆形式、色调)、户型、电梯厅形式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部分设计修改,最终形成设计施工图。这样就避免了每个项目委托设计院设计施工图并内部审图过程中,因图纸量过大,没有过多精力投入进行详细审查而产生较多的设计错误。现在一些大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万科、恒大等已经开始这样实施,标准化设计能在制度上减少避免了设计错误的产生。

3、规范设计变更管理 建立设计变更生效前的评估机制

项目建设参与部门繁多,如工程部、项目现场管理部、公司总工室、设计院分公司。从目前国内项目开发建设实际情况看,参与开发 建设的部门均涉及到变更的产生,设计变更形式多样,在施工阶段很难查清楚到底有多少设计变更,甚至某些项目只有等到结算阶段才会汇总所有的设计变更因此,要对设计变更进行有效控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对设计变更进行统一管理 由某一业务部门归统一管理设计变更,项目所有的设计变更均由该业务部经手签发存档统一编号,所有设计变更及时计算增减成本数,及时录入统计,方能及时掌握设计变更的动态情况,为后续未完项目的设计变更决策提供参考。

(2)建立设计变更的评估生效机制建立设计变更生效前的评估机制及强制生效方式,即所有变更均需先做内部造价工期可行性评估,再以某种事先约定的方式发出生效,没有通过内部评估的不发出,发出以统一的签字盖章方式生效,彻底改变设计变更事出多门的状况国内某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就有专门的关于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协议,对设计变更的形式生效及计价作专项约定所有设计变更均实行先评估后执行的机制,避免口头变更的产生,即使对于一定要发生的正确的设计变更也应如此,其目的是让设计变更更加规范,相关各方才会在前期设计中争取设计一步到位,减少后期设计变更,从而真正提高生产效率[3]。

(3)根据项目特性及企业的分包体系习惯,在施工合同中事先详细列出所有必须设计的项目总承包范围、专项分包范围最迟设计完成时间、设计中必须确定的要素、招标时间、合同签订时间等,切不可因时间紧而把该在合同签订前完成的工作以暂定的形式后推,导致后期产生大量工程变更。

4、 做好图纸会审和施工图纸的技术交底

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应该在收到设计图纸后应先进行设计图纸的审查阅读工作,认真理解图纸的设计意图,及时提出图纸中得设计问题与优化方案,尽量减少由于设计错误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且要重视图纸的设计交底工作,以避免因为图纸设计意图不明确而产生的理解偏差,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5、工程建设程序的规范化

由于目前不少业主无视基本建设程序,在施工图纸未出具完全、报批报建手续不完善等条件未具备的情况下盲目开工,导致后期大量的工程变更的产生,大大增加了项目投资。基本建设程序是根据多年工程建设教育、经验总结而得到的,是必须要遵守的规范规定,业主方在进行项目建设中必须规范建设程序。

6、尽量在前期阶段进行变更

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的变更尽量在施工阶段的前期进行,因为不同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影响是不同的,越是在后期阶段,影响越大,反之越小,因此在前期阶段应全面考虑,减少变更影响[2]。

六、小结

工程变更是影响成本投入的的主要因素,控制好工程变更是控制成本造价的有效途径,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意义重大,而且对因变更导致工期延长所引发的隐性成本及效益同样深远。工程变更对造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做的是主动控制,把不必要的工程变更消灭在初期状态,从而根本性的控制工程变更。做好投资控制首先要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不必要投资增加,利用变更为施工提供便利条件,做到“权衡利弊、优化方案、合理变更、规避风险、最小投入、最大产出”;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该科学有效的手段更为及时的掌握项目动态投资信息,便于管理人员尽快做出应对。工程变更不可能杜绝,但能够做到科学的管理,从而实现有效的工程成本控制,最终实现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郑锐.浅谈工程变更的控制及处理原则.《中国科技财富》,2010(16)

[2]李月琴.论工程变更与造价控制.《现代农业科技》,2010(5)

[3]熊丽.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 .《江西建材》,2009(3)

[4]刘文伟.工程变更与造价控制.《江西建材》,2011(1)

上一篇:房屋建筑质量通病与防治探讨 下一篇:论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