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构图在当代工笔画中的绽放与思辨

时间:2022-10-28 08:07:45

超现实主义构图在当代工笔画中的绽放与思辨

一、引言

现如今,艺术品市场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这无疑是对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一种鼓励。然而传统工笔画又该怎样走出一条路呢?在谈“现代艺术”时,很多人认为,现代艺术已经与传统艺术彻底决裂,他们更怀念“过去的美好”,有些人则喜欢进步的艺术,认为艺术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其实不应该片面的看待这个问题,当代艺术家想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要保留传统艺术的精髓,又要吸取当代元素。而工笔画该怎样与当代绘画语言相结合呢?超现实主义在影响了西方艺术后,终于渗透到了古老中国工笔画艺术中。它成为当代工笔画家创作的重要手段,并呈现出旺盛的力量。

二、当代工笔画的发展与超现实主义构图间的联系

由于构图是一幅作品的灵魂,所以传统绘画对于构图的要求更加严格,传统的中国画构图是散点构图的形式,中国画不讲究透视,不喜画背景,讲究留白。另外,工笔画的构图讲究“势”,也就是说,一个对象,或一组对象的“走向”,工笔画的构图中还要考虑到“繁”和“简”的对比,如传统的工笔画中比较著名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都是以散点构图的形式呈现,并且体现了“势”、“繁”与“简”的对比等工笔画构图必要考虑的因素。

超现实主义的构图方法与现实主义的理性的思考特征是相反的,在于对事物内涵的深层考究和描述。超现实主义的构图形式一般是具象的图像形式与抽象的绘画场景的巧妙结合,也就是说,将具象的事物与抽象或梦幻的情境结合起来构成一种既超越正常空间却有形可依的境界,这与中国古人在《诗品・雄浑》中提出的“超以象外,得其还中”的意寓相吻合,超现实主义绘画正是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得到平衡。在“实体”与“虚体”的处理中,展开绘画的超现实性。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画家有很多,博斯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人间乐园》把所画的对象“平铺”到整个画面上,但是又不失主次关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对20世纪超现实主义有直接影响,被誉为“先于文字的佛洛伊德”。(图1)进入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逐渐形成,以达利、米罗等为代表的画家创作了很多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他们的构图形式很新颖,达利人为地运用了一些正常人看似不规则的图形来构成画面,但是并没有完全颠覆原有对象的本质,只是脱离了常规思维,将对象变形来表现他的“超现实”。另外,从米罗的代表作《哈尔群的狂欢节》(图2)可以看出他的构图形式感很强,他的画面中把平面的元素和立体的元素整合到一起,有一种构成感、设计感,他的构图给超现实主义流派注入了新鲜的细胞,让人觉得这不单单是一幅绘画作品,也是一个设计感极强的平面设计作品。他们的构图形式走出了超现实主义对于原有构图形式的颠覆和“破坏”之路。

而当代工笔画的发展和超现实主义构图又有怎样的联系性呢?超现实主义发展在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当时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是思想的革新,超现实主义在上世纪作为一种新的思想和流派对当时西方画坛是有一种“破坏力”的,在当时是备受争议的。到了如今的中国,与超现实主义发展的背景类似,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发展下的社会有了更多的思考,工笔画的发展现状也有所改变,当下的艺术圈,有一批画家在吸收了西方绘画的理念后,创作的作品也对传统工笔画有所突破,因而受到了极大的争议和讨论。这一点和超现实主义在20世纪初发展时受到的争议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在工笔画发展的当下和超现实主义发展初期,两者的创新性特点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质疑,两者虽然“生存”在不同国界、不同地域,但是他们所存在的时代都是艺术界革新的时代,也是艺术家在反思和追求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的时代。所以超现实主义构图这种新形式和工笔画之间是有一定的切合点的。这种新的绘画风格到底是“破坏”还是“进步”这也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问题。

三、当代工笔画的创新性特点

由于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呈现蓬勃之势,带动着当代画坛不断革新,传统绘画在吸收了很多因素的信息后,应该呈现怎样的态势呢?过去的很多年中,中国工笔画还在沿着传统的轨迹走着,近几十年,国外的一些创新性思想走进了古老的工笔画世界,带动着一批当代艺术家展开了工笔画的创新道路。他们在稳固中国画民族灵魂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一些先进艺术流派的精华,目的是为促进工笔画的发展。

对于工笔画的一系列转变,很多人都发出了“声音”,其中自然不乏一些质疑的声音,当代工笔画是对传统绘画的创新还是颠覆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以下几点:1.任何新事物在产生发展的初期都会对此事物的传统观念有或多或少的突破,工笔画家把类似与超现实主义构图的一些元素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来,并不是一种对传统绘画的颠覆,这些元素带动着中国工笔画的创新与发展,在传统的中国工笔画构图基础上,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2.对于工笔画的当代性发展,有人说这是“新东方绘画”。而我们更该仔细思考的是当代工笔画和传统的工笔画到底有什么区别,传统的工笔画自然是我们后人无法超越的,我们的祖先在他们所生活的年代为他们的作品赋予了自然的真实感、生命感,并有极高的精神境界,古人的绘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而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无法再像古人一样纯粹而单纯的描绘自己的对象,当代艺术家更应该在当下追求符合当代语言的艺术态度。中国绘画从古至今,就有师从前人的特点,但如今,一味的师从古人就不能保证具有当代性的艺术态度了。中国工笔画为了能够运用“线”来有效的表达对象,前人经过深入的研究总结了一整套模式,而在入门阶段,我们确实应该遵循这一整套模式来悉心学习,在熟练掌握了观察、表现的手法后,我们就应该利用“这些模式”加入一些当代艺术的新元素来表达新的创造,所谓“有法”至“无法”是中国画的传统创作规律。把创新性的语言注入工笔画,实际上就是当代画家在寻找适合这个时代的“内在精神”和当代艺术的“新态度”。

四、超现实主义构图在当代工笔画中的应用

林启泉在他的研究中谈到“以幻象形态为表现形式的工笔画,是近期工笔画坛中较为流行的创作观念。”而这些观念主要表现的是对于现实事物的一种臆想。表现了一种超出现实世界的虚构形态。这种观念反映了大批当代年轻画家的创作思想和审美特征,同时反映了超现实主义构图在工笔画中的展现。

超现实主义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工笔画坛经历了一个必要的过程,徐累是工笔画中超现实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徐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作了一系列以清末皇家成员为主题的工笔画创作,彻底拉开了中国超现实主义倾向的工笔画创作帷幕。此后徐累还创作了《虚》系列创作,从表面上看这些运用传统技法的创作,保留了传统工笔画的特点,体现了中国画擅长表现宁静气氛的优势。从构图来看,利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布局创造了混乱的神秘空间,他用层层的墙面,错乱的时间、空间,以及错乱的光影组成具有超现实主义的画面,给人无限遐想。从色彩上看,我们并不能清晰地看到传统工笔画中所强调的线和“三矾九染”的特性。他的创作经历了80年代的尝试阶段,开拓了中国工笔画创作的新思路,也为超现实主义构图在工笔画中的应用开辟了道路。(图3)

九十年代的中国工笔画坛继徐累之后,走出了一批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画家,在他们的推动下,使得超现实主义构图在工笔画中的应用呈现繁荣之势。九十年代后期,南京涌现出一批具有学院派的工笔画家,他们大多都具有超现实主义倾向,使用超现实主义构图。代表画家有张见、高茜、秦艾、郑庆余等。

当代工笔画坛几乎被超现实主义所涵盖,表现对象也不再局限在传统绘画中的山水、人物等。在他们的作品中对于超现实主义构图的应用也比比皆是,例如张见的绘画作品中,出现了表情淡漠的男人女人、在飘着白云的荒野下,以线为主的电线杆组成流畅的线条,不同寻常所见的棕绿色干以一整个色块置于画面一角,加上蒲扇一般的叶片组成不规则的、不现实的构图。展现了他不丢传统的超现实主义构图方式。(图4)

高茜将一种私人化的思考方式带人工笔创作,将西方绘画构图中的构成法和超现实主义的绘画方式揉进自己的创作,高茜以自己的艺术方式诠释着自我内心的体验和情感,她的工笔画创作中,不难发现超现实主义构图的倾向,唯美的蝴蝶、昆虫落在古色古香的油灯灯芯上,犹如花海的桌布,无处不显现着超现实主义构图的不规则,不合理倾向。除此之外又包含点、线、面的构成感,具有超现实主义构图的“无理中又有理”的特点。

秦艾的作品用错乱的时间与空间充分表达了他的绘画思想,她喜欢运用灰色调来表现苍茫的气氛,她的构图多趋向于简单的室内一角,或平坦的桌面上摆放的某种物品,以及平铺帷幔下的某种动物。她的简约构图与超现实主义思想叠加构成了怪诞、诡异的神秘画面。《百宝箱之潘多拉》中平坦的桌面上,摆放着妆盒,妆盒中飞出行色各异的蝴蝶,与其“潘多拉”的主题辉映,点线面构成相得益彰的不合常理的超现实主义构图。(图5)

另外,郑庆余的《逝去的青春》一组画中,构图形式感很强,人物的手、腿、脚和画面中出现的一些动物都是用虚影的形式描绘,画面中出现了很多以竖线或斜切线形式展现的物品,来分割画面,他的构图中有很多超现实性的元素,他画面的某些透视也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

这些画家在追求自己绘画道路的同时,大量地运用了超现实主义构图,胡继艳在《当代工笔画语言的探索与研究》中讲到的正符合这些画家的绘画特点,“虽然表现的物象比传统工笔画更具有现实性的意味,而呈现出迷离、神秘的超现实境界,在时空表达上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凸显符合现代审美意识的心灵意象,赋予了传统绘画以现代的审美精神。”在当代工笔画的技法表现方面,运用了超现实主义构图的工笔画无论在淡彩、重彩、积墨、没骨作品中均有广泛应用。超现实主义构图的实践延伸到了传统工笔画的各个层面。超现实主义绘画挖掘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因此,具有超现实主义构图的绘画作品,都带有极强的个性化特点。传统工笔画在吸收超现实主义构图的同时,也是在寻找当今时代的一些“矛盾体”和“内在隐喻”。

五、工笔画在接纳超现实主义构图的同时如何不丢失传统性

工笔画的“当代性”与“传统性”是即具有继承性又存在矛盾性的。中国传统工笔画历史悠久。产生于战国时期,成熟于两宋。辉煌与魏晋,产生了以顾恺之、阎立本为代表的大批优秀画家和传世佳作,推动了工笔画的发展。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但是随着水墨写意画的兴起,工笔画逐渐显现了它的局限性。工笔画风格严谨,束缚了画家的独特个性与自由的创造力,使得工笔画在两宋之后逐渐转向衰败。

20世纪80年代,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工笔画开始出现复兴的趋势。然而,目前艺术发展迅速,使中国传统工笔画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存在危机。怎样才能既不丢失工笔画的传统又强调其当代性呢?首先,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工笔画自然有流传至今的宝贵规律,如果一味地追求创新,只能让工笔画“变味”,当代艺术家该多读一些古书、画论,多看一些古画、名画,我们不一味地仿古,但是我们要把传统绘画的精髓传承下去。其次,工笔画的技法是很具有次序性和独特性的,我们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可以加入新材料、新手法,但是不能把技法全部丢弃。在追求例如超现实主义构图这种新思想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传统工笔画的精髓。一味的追求新形式,得到的只有形式感下的虚空,只能是罩着华服的白骨。如黄静在《论中国工笔画的当代性》所说的,“绘画艺术属于视觉艺术,它既不同于哲学的思辨,也不同于文学的描述。它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形象去引起观者的注意,唤起观者情感的参与。不管画家的观念多么当代,思想多么深邃,如果技术语言贫乏,手法单一,所塑造的形象就没有说服力。”

因此工笔画必须要走出适合自己的创新道路。当代工笔画家中大部分还是做到了在接纳新形势的同时仍然保有传统绘画的“内在精神”,这一点是值得推崇的。工笔画必须在保留原有的传统灵魂的同时,吸纳当代的新鲜元素,才能真正做到不丢失传统性。

六、结语

超现实主义构图对工笔画的影响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如今,超现实主义构图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家的笔下仍是“常客”。并且有效地推动了工笔画创作的发展,极大地加强了作品的想象力和冲击力,使得工笔画从平面走向了时间和空间的交错。艺术家通过对超现实主义构图的应用,不再拘泥于有规则的透视、空间和比例,也超越了自然规律对艺术家头脑的束缚。激发了艺术家对抗平凡世俗的生活态度,可以在自己的绘画理念里游刃有余的诠释着相应的时代语言。超现实主义构图方式和绘画感觉使得人们的潜意识理想可以得到释放,使艺术家的思想能够更加自由的绽放。但不可忘记的是,在追求工笔画的当代性同时,不可忘记中国古老绘画的精髓,不能一味地追求创新,要在其中找到平衡,从而促进自身创作的发展。当然除了超现实主义这种形式在影响着当代工笔画,还有很多形式都作为工笔画的创新元素,它还可以是装饰性的、写意的、观念的等。这还待人们去实验和探究。

【王艳 杨璐 赵长雁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上一篇:我国古建筑的美学欣赏 下一篇:对中国山水画写生教学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