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的神奇之旅

时间:2022-10-09 08:09:49

名著诞生记

天啊,我再也写不下去啦!

城市景观的书写到什么程度了?

我想到另外一个故事,正把它写出来。

诺顿・贾斯特,美国人。他主要的工作是建筑设计,大学教授(当然是教建筑设计专业)。然而全世界的儿童读者都以为他是儿童文学家,这种认识倒也不错,因为他创作了几部儿童文学作品,其中一部堪称伟大――《神奇的收费亭》,这本书畅销五十年而成经典。

米洛的神奇之旅

当诺顿特1961年创作出《神奇的收费亭》时,他对自己的书没有信心,读者能否接受它?会不会一本也卖不出去?

事实是这本书被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接受了,不同年龄的读者都能从书中获得不同的感受。

贾斯特先生,您写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会流行五十年?

哈哈,写出来以后,我都不确定它能不能流行四十分钟!

说来听听。

唔,他们一起坐在小马车里那个短短的片段。定义公爵说:“安静,我们只要不说话,车子就会发动起来。”

您知道我最喜欢哪个情节吗?

2011年,《神奇的收费亭》50岁生日的时候,全世界热爱这本书的人聚集在诺顿贾斯特老人身边,分享了这本书带给大家的快乐,重温了这本书走过的辉煌岁月。为什么一本书有如此大的魔力,为什么作家仅仅凭借这一本书就成了广为人知的大名人呢?

诺顿贾斯特创作这本书百分之百是出于偶然,然而偶然背后也有必然。很多人因为突发的灵感开始写作,有的人写出了不朽名著,有的人写出了平庸的故事,有的人却半道上打了退堂鼓。

诺顿斯特出身于建筑世家,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童年时期他最喜欢读百科全书,还总是幻想自己的探险经历。

贾斯特长大后子承父业,也做了一名建筑设计师。有一年他接受了一份工作:为青少年读者写一本书,介绍城市景观,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创想。但是这份工作却没有引起贾斯特的兴趣。

写这本枯燥的书常常令他思想开小差,动不动注意力就转移到一个不相干的故事上面去了,然后就在脑海里编造一长串不可思议的故事情节。为了舒缓压力,他干脆把想象中的故事完整地写下来。

诺顿斯特写了50页,把书稿交给一个编辑,请他提提意见,这个编辑立马觉察到这是一个好故事。

作品的命运常常由不得作者:希望这本书红起来,费尽心机却一无所获;对自己没什么信心,书却大红大紫。这当中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但是有一点确定无疑: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好书自然代代有人传。

诺顿.贾斯特奉命写一本介绍城市景观的书,可是那本书没有写出来,所幸《神奇的收费亭》如此令人满意,作者拿这本书也可以交差了。而且有趣的是,故事由一座玩具“收费亭”引发,收费亭不正是“城市景观”吗?

那时候诺顿住一间公寓房,楼下邻居是朱尔斯美国著名的漫画家、小说家、剧作家。可是在当时,这两个年轻人都是初出茅庐的穷小子,谁也不知道他们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朱尔斯很有才华,他读了贾斯特的故事,灵感迸发,为故事画了很多插画。这些插画也令他一举成名,可以说《神奇的收费亭》捧红了两个人。

这个故事很有趣,我想它应该扩充到一本书的规模。

啊?我答应人家的景观介绍书还没写呢,这又要写一本新书?

你不是住我楼下的吗?在这里找什么?

我看能不能找点吃的。

上来喝杯咖啡吧。

这是什么故事啊?这叫人怎么画啊!

不这样怎能激发你的创作灵感呢?

这本书征服了从8岁到80岁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很多读者多次重复阅读,按照他们的说法,8岁时读这本书,到了18岁、28岁、38岁……再读这本书,都能感受到不同的东西。这本书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这本书献给有如下特征的人:上学的时候,想赶紧放学;刚走出校门口,又想进教室。在外边的时候,想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却在想着出门去。不管这会儿在哪里,都想去别的地方;到了别的地方,又闹不清当初为什么要来。对什么都提不起劲儿――那些最有趣的事看来最无聊。

你是不是这样的人呢?如果不是,恭喜你,暂时可以不用看这本书。可是你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犯这样的毛病?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大人,他们是不是多少都沾点边儿?就算是为了帮他们,也为了预防自己得这种“病”,看看这本书吧。

这本书指向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一边沉浸在奇幻的故事情节里,一边会不由自主地反思自我。合上书我们会想:我是不是也有这些毛病?是不是应该做些改变呢?如果你能这样做,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实现了。“神奇的收费亭”升起栏杆,为我们开启了自我更新的旅程。

小米洛有一天在家里感到很无聊,忽然他发现一个超大包裹,里面是一个大玩具收费亭。米洛按照说明书组装好,然后就开始了神奇之旅。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许多奇怪的国家和奇怪的人。米洛当了一回大英雄,拯救了两位公主。但是读完这本书你就知道,他其实拯救了自己!

真希望这一切尽快结束!

上一篇:“睫”战风云 下一篇:浅谈传统木刻插图中的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