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时间:2022-10-28 07:19:42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学习的选择性。要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学习,就必须坚持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高中选修课教材。选修教材有很大的主动性,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教学篇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选学篇目。这种教与学的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就势必促使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尽可能地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根据教材的性质和新的课改要求,我尝试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诗情画意配乐朗读教学模式、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诗文回放的作业模式。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拿出来和各位同仁共享。

一、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

科学家发现,人类贮存在脑内的能力大得惊人,人平常只发挥了极小部分的大脑功能。如果人类能够发挥一大半的大脑功能,那么他们可以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够忽视学生自身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而是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根据选修课的特点,我把课堂10分钟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当老师,这位“老师”在课下把要讲解的教材发给学生,而作为授业者的教师的责任是督促他积极主动地准备资料,精心备课,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教材的深意,这样在属于“他”的10分钟才会是有的放失。例如,A16班毕云飞同学讲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时,他向学生介绍王维时抓住王维40岁归隐,信奉佛教,世称“诗佛”,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知识点。在他分析“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句时,他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一幅画面,并拿出自己画的一幅多姿多彩的水彩画,让学生形象地理解王维诗歌的特点。在讲解“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时,讲解王维的向佛思想,在讲解“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时,他又结合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理解王维诗中表现的淡泊自然的心境。这位学生在赏读这首诗时就自觉运用了“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赏读诗的方法。学生的讲解让我明白,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而真正学习的主体则是学生自己。要想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从学生自身出发才是重点。教师的教学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而已。“授之以渔”,但要灵活运用,要把知识化为本领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诗情画意配乐朗读教学模式

文艺鉴赏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情感和思维活动。无论是古诗或者古散文都是先辈留下的非常丰厚的遗产,要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必须通过朗读这一环节。古人重视“书读百遍”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名篇佳作的音韵美、气势美只有在诵读时才能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只有在诵读时才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起伏也需要在诵读时感受。例如,在教读诗歌《将进酒》时,我先播放了濮存昕的配乐朗读,然后指导学生处理朗读的节奏和重音,接着提问学生配乐朗读,这样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就能明白李白情感变化的过程。叶圣陶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是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采用播放名家配乐朗读录音、给学生配乐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得到审美熏陶,把死板的文字变成艺术乐感,把课堂学习变成艺术陶冶。

三、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合作探究”模式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合作讨论、共同掌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和合作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诊断和反思,进行学习调控,提高认知水平。孔子在三千多年前就采用合作探究、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提倡师生、生生合作,注重情感体验。在合作探究学习中,通过交流、反思和评价,使学生扬长避短,走向完善。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中我采用分组教学,共分八个小组。一组结合教材讲解知识,另外几组给第一组提出问题。当问题解决不了时,教师适当点拨。能提出新颖的问题的小组给予鼓励。通过分组合作探究方式,教师就能激发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例如,在讲读《项羽之死》时,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项羽是怎样的人?项王欲渡乌江和后来的不渡乌江是否矛盾?还有学生提出如果项羽渡过乌江会怎么样?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展现出来了。而课下学生们也会更加注重历史人物的分析。“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展要求教师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养成学生积极实践、缜密思考和精确表达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四、诗文回放的作业模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在作业设计上也应立足文本,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把诗歌变成散文,把古文变成现代文,或者写对诗歌散文的欣赏。例如,有个学生写的作文题目是《酒与愁》,作者说:“李白的《将进酒》,用形象的比喻、夸张的手法来写他的愁绪,我感觉自己道不明的情绪被李白一语道破了,让我走进了李白的内心世界,和李白成了知己朋友。” 这样通过诗文回放的作业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内涵。

古代诗歌散文是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绽放在祖国大地,它的奇香会永远飘散在我们的心里。它是飘荡千年的精灵,幽然出现你我身旁,抚慰我们浮躁的心灵。让我们这些授业者把这朵奇葩、这个精灵用艺术的授课模式传给我们的学生吧。

【责编 齐秋爽】

上一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