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智文:将“兰桂坊”打造成世界级娱乐品牌

时间:2022-10-28 06:50:15

盛智文:将“兰桂坊”打造成世界级娱乐品牌

“我喜欢令人开心。”这是盛智文的口头禅,更是盛智事的动机。

无论是兰桂坊还是香港海洋公园,盛智文缔造的每一个奇迹都与“让人开心”有关。他近期的愿景,则是将“兰桂坊”打造成世界级的娱乐商业品牌,让内地人也“开心”一下。上海兰桂坊、成都兰桂坊、广东花汇城,以及将于2013年开幕的海南岛海口观澜湖――这些并不够,盛智文的“野心”是让兰桂坊的成功经验覆盖大陆主要城市。

在“扩张”的同时,盛智文向记者透露,今年兰桂坊控股公司将在港上市,初期预计筹资8亿美元。几年前,盛智文是不愿意让兰桂坊上市的:“那样将有更大的责任,每一个股东都是自己的老板,不想要这个压力”。看来现在时机是成熟了!

快乐

“你看我的桌子总是很干净的,我天性就是一个很放松的人,从不会让很多问题同时困扰自己,不会让问题积聚起来,给自己压力。”盛智文摊着手向记者强调。确实,跨过60岁门槛的盛智文看起来依旧神采奕奕。“快乐就是源于内心的好感觉和忘记烦恼”,盛智文的状态无声地诠释了他自己所定义的快乐。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每天让无数人醉不归营的“兰桂坊之父”滴酒不沾,“我不喝酒,不喝可乐,只喝水。”此外,卖了40年成衣的他除在少数正式场合,从不穿袜子。盛智文自称工作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自己快乐,让别人也快乐。

“最重要的是了解人们的喜好,让大家觉得舒服和快乐。”谈及兰桂坊,盛智文如是说。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内地的兰桂坊在保持香港兰桂坊特色的同时,总会融入一些当地人喜欢的东西,比如成都兰桂坊有一家高档的四川菜,甚至还有茶馆和火锅店。不难理解,让人开心才是动力,丰厚的利润只能说是副产品。

时光转至30年前,当时香港还没有西方酒吧,到香港的外国人只能在大饭店的餐厅打混。为让外国人“开心”,盛智文开了第一家酒吧餐馆。他说,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应该有一些罗曼蒂克的气息,有了西方式样的酒吧,外国人就可以像在纽约、蒙特利尔那样喝酒放松,而不必穿西装打领带上大饭店。不喝酒的盛智文提起自己的第一家餐馆酒吧时两眼放光:“它现在还在,名字也没变,叫加利福尼亚,因为想起加利福尼亚,就会想到阳光、棕榈树、好莱坞电影、贝弗利山庄和漂亮姑娘。”

人们都说,盛智文之所以担任海洋公园主席,是因为前特首董建华的再三邀请,但这并非深层次缘由,真正的原因是,第一次踏足海洋公园的盛智文就敏锐地感受到海洋公园对于香港人的重要性:它凝聚着香港人的集体回忆,这是一块神奇的、充满潜力的土地。“海洋公园是不是要搬迁或者关掉?那是不可能的,它一定要在那里!”这是盛智文从海洋公园回去之后的第一句话。为让海洋公园起死回生,每次海洋公园举办活动,盛智文都粉墨登场,制造城市话题,“水母馆”开幕时,他扮成水母亲自上第一线宣传;中国鬼节时,他穿上僵尸装扮鬼。估计几十年后,盛智文“扮丑”的逗趣画面,将成为参观海洋公园者的又一集体回忆。

以“令人开心”为乐,这是盛智文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自信

“在我的世界里,只有第一流的,总是希望保持最好、最独特的状态,要给自己创造一种形象。”盛智文总是跟下属这样说。他的话用了一个很好的词――“希望”,希望是一种对将来的信心。有人问他:“这跟喜欢让人开心有什么关系呢?”盛智文反问:“当然有,你知道什么最能让人开心?是奇迹。如果没有自信,能将一桩桩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生动的现实吗?不可能。”

“千万不要惧怕,不管对手多么强劲,你都必须要有充分的自信,接着就是细心地分析双方的差距,并想尽一切办法把双方的距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天赋条件其实是很相近的,能否成功,很多时候取决于各自的信心与态度。Nothing is impossible(没有什么不可能)。”这是盛智文的原话。

“很多问题都已经迎刃而解,我很有自信。”2011年盛智文在花汇城开业时踌躇满志地说。这是兰桂坊首次尝试地下空间项目,要面对种种硬件挑战,更需要与政府无数次打交道,还需要与多个公司和项目团队磨合,等等。这个长达1.2公里的地下空间在世界各地都难以找到,但却被盛智文成功地展现出来。

似乎盛智文总能作出正确的预见,准确地把控事情的每一步进展。就像开发香港“兰桂坊”巷子,在西方人眼中这个巷子并不具备好的开店条件,又狭窄、又短、又陡,还呈L形。但盛智文相信自己的眼光,以惊人的手笔不断收购兰桂坊巷子内的公寓,投入大量资金开发这个不像商场的商场,30年之后,他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兰桂坊之父”。再比如接掌海洋公园,当时因迪斯尼的到来,不少舆论对海洋公园前景产生怀疑,但盛智文坚信:“海洋公园是本土品牌,主打真实的自然景观,而迪斯尼的主题是卡通,两者并不相同。”他斥资55亿元给它“整容修复”,结果连续六年“打败”迪斯尼。

理智

忆及19岁辍学闯荡江湖的往事,盛智文说:“我其实是个很理智的人,我也曾思考过要不要继续上大学,但最后仍觉得喜欢做生意,所以我决定辍学以获取工作经验。”

“当时我在加拿大已经赚了第一笔钱,但香港的低税收让我决定去那里发展。”这是盛智文选择香港的缘由,也是他命运的重大转折点。盛智文是犹太人,8岁时父亲去世,随后便随母亲在加拿大生活。为减轻家庭负担,盛智文13岁就便开始做兼职,19岁时便在加拿大的纺织业淘得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并作出了闯荡香港的决定。这些经历颇有传奇色彩,但相较盛智文转战香港后所创的奇迹而言,这只是传奇的开始。

盛智文的每一次抉择都充满冒险的色彩,但每次自信满满的背后,都是一次次谨慎的斟酌。“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犹太典集《塔木德》如是教诲,盛智文亦如是执行。“我知道投资电影有很高的风险,我做生意的风格是首先确定不会赔钱,所以我投资拍片前,会先做全球预售,直到预售收入足以抵偿制作成本,才会正式开拍。”由盛智文对投资拍电影的态度,就可看出他绝对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

确实,无论是在香港开办兰桂坊,还是接手海洋公园、在内地复制兰桂坊模式,在每次尝试前盛智文都做了很多调查工作。以在内地复制兰桂坊模式为例,他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消费水平等做了详尽的调研工作,这才使得每个兰桂坊都充满地方特色。

当盛智文将这份理智融入人生时,他变得豁达和超脱,也变得更可爱了。1993年元旦人踩人事件,2003年SARS爆发,2004年东南亚海啸……经历过这些的盛智文深刻地领会到珍惜生活的重要:“你一觉醒来,就可能一切都没有了,所以只要还在世上活着,就应该尽量享受每一日。现在我无论去玩还是工作,都是做我喜欢做的。”

对待下属和自己的子女,盛智文也是尽量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没有谁好过谁,做老板的要尽量在办公室创造美好的工作环境,因为这样才有利于员工发挥创造性。”2008年,盛智文放弃加拿大国籍,申领特区护照成为中国籍香港人,这或许与他的这种看开有关系吧。

“一点也不,反而觉得是一种荣耀,我以前的老板说过,如果别人不抄袭你,那就说明你有危机。”问及如何看待中国各城市到处仿冒他的兰桂坊时,盛智文开玩笑地说,“我只会做些小的调整,大格局不会变。”盛智文确实有让人开心的本领。

上一篇:本期新词:再加码 下一篇:“全球最廉价”汽车为何卖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