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戏乐舞图》看汉代角抵百戏

时间:2022-10-28 06:40:49

舞蹈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在人类的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吟诗、唱歌已经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内心,只能辅以无声的肢体语言――舞蹈以及其他的艺术形式。汉代的“角抵百戏”是种包括了音乐、舞蹈、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表演,也是汉代外交及宴客时的重要节目。本文拟据文物和古籍文献中的相关资料,探析汉代“角抵百戏”对我国戏曲产生之积极影响和作用。戏曲起源的几种说法

关于戏曲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娱神说、娱人说、古乐舞说、傀儡说、外来说、词变说、综合说等等,其中娱人说、古乐舞说和综合说均与角抵百戏相关。

娱人说又叫“俳优说”。优是一种特殊的奴隶,种在发达的奴隶社会才会出现的奴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娱人,为了使主人们开心,他们会使出浑身解数。他们可以唱歌、跳舞、耍杂技,也可以讲笑话、闹滑稽或者临场“抓哏”。总之,后世戏曲艺人所必备的技艺技能,先秦时期的优人都已具备。

清中叶焦循(1763-1820)集合了《乐记》《左传》《史记・滑稽列传》等有关记述,说明戏曲起源于模仿和娱乐,而俳优所擅长的就是“肖人之形容,动人之欢笑”。王国维则将“俳优”解释得更为透彻,他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到:古之俳优,但以歌舞及戏谑为事。自汉以后,则问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事者,实始于北齐。顾其事至简,与其谓之戏,不若谓之舞之为当也。然后世戏剧之源。实自此始。由此可推,古代俳优的特长是戏谑、歌舞和竞技。

从上古到西周初期,是以巫觋歌舞乐神为主的“古乐”时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则进入据《乐记》所称的以娱人为主的“新乐”时代,这一时代也是“优”的大活跃时代。优人进一步拓展了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道路,戏曲文化的色彩逐渐明朗。不过,从《史记・滑稽列传》中“优孟衣冠”的典故来看,春秋战国时期优人的表演虽具情节性,但更多强调即兴性,因不可能重复表演,故不能称之为戏曲。从秦汉时期开始,优人的表演在“大一统”的思想下融入到角抵百戏当中,他们主要从事的就是“以歌舞演故事”。

也有的学者把戏曲的源头追溯到古乐舞。古乐舞是以群体为单位,在无限重复的简单动作和节奏中表现同一主题。《乐记乐象篇》中提出:“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器从之。”可见古乐舞是一种诗、歌、乐、舞相统一的表演形式。近代的刘师培在《原戏》一文当中用大量的文献资料说明,古乐舞中的很多形态都是后世戏曲的起始。他认为《诗经》的《周颂》《鲁颂》《商颂》除了“以歌传声”,当尚有“舞以象容”。他还说:“是则戏曲者,导源于古代乐舞者也……然以歌节舞,以舞节音,则与后世戏曲相近者也。”这里所提到的乐、歌、舞不光是戏曲的主要元素,同时也是角抵百戏中的主要元素。

综合说是近现代以来关于戏曲起源的最具科学性和全面性的说法。像周贻白、张庚、郭汉城等中国戏曲史论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均认为是歌舞、优戏、说唱和百戏这四种艺术形式共同形成了中国戏曲文化。尤其是两汉时期,在“大一统”的思想和最高统治者的带头提倡下,歌舞成风,倡优活跃,说唱艺术普遍发展,还出现了一种连说带唱的新文体――赋。汉代优人们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把各种故事通过歌舞的形式表现出来。四川成都天回镇汉墓出土的灵帝时的击鼓俑,满面笑容,张口歌唱,扬桴击鼓,神态活现,这种将音乐、舞蹈、笑噱和表演―体化的特征,也正是中国戏曲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将各种艺术集于同台表演便形成了十分热闹而盛大的百戏。所以,综合说更加明确了百戏与戏曲的关系。

角抵百戏曾用作重要的外交手段

最古老的“角抵”,类似于今天的“摔跤”,是种竞技类项目。据《文献通考散乐百戏》载:“角抵戏本六国时所造,秦因而广之,汉兴虽罢,至武帝复采用之。”由此看来,角抵戏的内容和表演形式是从秦朝开始丰富起来的,汉代百戏延续了这种艺术形式,并且进一步扩大表演规模,演出内容十分丰富。

两汉时期,因为张謇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东方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边疆四夷的音乐、舞蹈、乐器、杂技、幻术等相继传入中原,并与中原艺术融合,使汉朝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并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角抵百戏”。

为了增进各国文化的交融与互动,显示大国包容天下的风范,汉朝常以“角抵百戏”来待客。据《史记大宛列传》载:“于是大角抵,出奇戏诸物,多聚观者……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这里的“大角抵”就是指“角抵戏”,因包涵艺术种类繁多,所以也叫“百戏”,合称“角抵百戏”。可见,“角抵戏”在当时是国家重要的外交手段。

“角抵百戏”还经常用来取乐贵族。东汉孝安帝即位初(107),安帝的亲生父亲刘庆去世,安帝下令“罢鱼龙曼延百戏”(《后汉书孝安帝纪》)。可见汉代宫廷中常有“百戏”表演,所以才要下令禁止,也证明“百戏”表演在当时极为盛行。

根据各种文献记载,尤其是东汉张衡写的《西京赋》和汉代画像砖石、壁画、陶俑等都对汉代“百戏”表演场景作了细致的描述和刻画。“角抵百戏”的表演形制可大可小,山东沂南县北寨村汉墓出土的一幅《百戏乐舞图》汉画像石(原画高50厘米,宽236厘米)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场场面极其壮观的百戏表演。

将《百戏乐舞图》展开来看,从左至右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类是杂技。杂技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百戏中的主要表演项目。画面左上角分别是“飞丸跳剑”和“都卢寻檀”。“飞丸跳剑”是抛接丸和剑的杂技,这种杂技起源于春秋战国或更早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徐无鬼》记载:“市南宜僚弄丸……”《列子・说府篇》中的飞剑高手兰子“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画像中的表演者同时抛接丸和剑要比书中记载的单一抛丸或弄剑复杂许多,应当更加精彩。“都卢寻檀”也叫“缘杆”或“戴杆”。“檀”是指“杆子”,“寻”是攀缘的意思。西汉武帝时称这种杂技为“都卢”,可能源于当时的都卢国(南洋一带,今缅甸境内),东汉时又叫“都卢寻檀”。图中的表演者用额头顶着一个十字形杆子,杆子的顶端有一转轮,转轮上有一四肢张开呈俯卧的表演者。十字杆的左右两端还各有一个人在表演“倒悬”。画面中间偏右上方是一种类似于今天的走钢丝的杂技,叫作“高b”,“b”是指绳索。三个表演者,中间一人倒立在绳上,左右两边各有一人手持道具行走于绳上,绳下立着四把刀和剑,场面极其惊险刺激。

上一篇:基于能力本位的多元化考核体系构建与实践 下一篇:供应链条件下供应商开发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