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奥运礼仪引导员

时间:2022-10-28 05:53:50

我当奥运礼仪引导员

1990年出生,多才多艺,绘画、唱歌、跳舞、钢琴样样精通,获得2008首届齐鲁汽车模特大赛最佳才艺奖,并在今年入围 了奥运会开闭幕式礼仪引导员的最后选拔。

奥运在北京举行是百年一遇的盛事。而我入选了奥运会开闭幕式礼仪引导员的选拔,想到可以亲临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实现我的奥运梦想,我非常激动。同时,而在北京那个特殊的环境迎来我十八岁的生日,也是我成年以来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今年4月初,奥运会开闭幕式礼仪引导员在全国开始了海选。我作为济钢高中的高二学生,参加了山东省的选拔并幸运地成为了8名入选者中的一位。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参与奥运献出自己一分微薄的力量是我的荣幸和光荣。带着十足的骄傲和满心的喜悦,也带着家长和老师、同学们的重托,6月3日,我与山东的其他7位姐妹一路欢歌笑语来到北京西郊军体大队训练场。

到了那里才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引导员加上北京引导员近400名,年龄大都在18岁-25岁之间,许多人是在校的大学生。为奥运会开闭幕式举牌的205名引导员将从这近400名中再次筛选。

“什么?还要选啊?”听说选拔仍然没有结束,我的心不禁一沉。在各个地区进行海选的时候,我们都经过了初试、复试、再复试,一路过关斩将才最终入选,原以为参加训练就为选拔画上了句号,没想到竞争仍然继续。引导员会在全球直播的奥运会开幕式上举牌引领着各国的运动员入场并获得长达8秒钟的个人画面定格,谁不想成为这个幸运儿呢?

尽管我也曾经历过几次比赛的历练,积累了一些舞台礼仪经验,但自己能否从中再次脱颖而出心中没底。但我不会轻言放弃的,因为我知道除了相貌和体形的美,更重要的还要有坚强的毅力,我只有努力去做得更好。即使我没有入选,我也愿意服从安排做其他的引导工作,只要能为奥运做出自己的贡献就是我最大的荣誉。我会珍惜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从中得到历练。

集训生活实行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引导员们首先就要进行5天的军训并进行淘汰。军训期间要求十分严格,手机上缴了,诸多行为都要禁止。从未离开家这么远的我突然有些想家。但当我穿上迷彩军服,戴上红色贝雷帽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想家的感觉一扫而光。再说军训对我来说并不是难事,来时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知道训练一定会很苦,累点苦点不算什么,更何况高中军训时我就是训练标兵,我怕谁?

我们八个人一间宿舍,有来自海南的、湖南的、东北的,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我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犹如亲姐妹一样。

军营生活异常紧张。清晨6点30分,清脆的集合哨在引导员寝室楼内响起,我们起床洗漱后,迅速列队集合出早操,早操的内容主要是跑步。一位带队教官表示,为了迅速提高引导员们的耐力,以圆满完成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工作,军训第一天的晨跑距离就定在了4800米左右。而下午的军姿训练,对我们也是不轻松的历练。为了保证站姿优美、仪态万方,要经过站军姿、头顶瓶子、举牌子等特殊的训练。一方面锻炼身体的正直,一方面训练微笑的表情。站军姿一站就是两个小时,一动不动,一天下来脚和腿都肿了,但是为了实现我的奥运梦想我能坚持做到最好。

结束一天训练后,还将进行3个小时左右的课堂教学,除了基本奥运知识外,奥运会开闭幕式中心的专家对于化妆等引导员必备素质进行了专项讲解。

五天军营生活,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大家的集体意识和服从精神。而为了避免因阳光暴晒而影响形象,此次军训的训练地点全部在室内,这令我们免受了不少的“罪”。

在刻苦的训练中,我几次得到奥组委的表扬,并被选为标兵,在举牌时还被选出来给大家做示范,为此我知道自己流过多少汗水,但是我仍然会用我的微笑来坚强面对一切。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虽然我不是最美的,但我相信我的笑容是最灿烂的。

6月15日我们坐大巴车来到北京市区的一个训练场,今天著名导演张艺谋要来亲自选拔,虽然不会今天出结果,但心里依旧紧张又激动,能不能过张导这一关,是我们四百个女孩最关心的。

最难忘的是6月22日,那天零晨三点多我们就起床了,四点出发去鸟巢,这是我们来北京第一次去那个梦寐以求的地方,虽然我几乎从未起过这么早,但那激动的心情却让我精神饱满。步入鸟巢那雄伟的建筑令我为之震撼,它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它将见证着中国百年奥运梦想实现的那一伟大时刻。想象着8月8日那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我也许将会在这里绕场一周,代表的不是我自己而是中国,那种荣誉感便油然而生。

2008年8月8日这一天离我们越来越近,那一刻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我人生中浓抹重彩的一笔,我的光荣与梦想与奥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百年奥运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

我十八岁的梦想就要实现了,我相信这也将是我人生中最珍贵最美好的记忆。

我期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上一篇:我记录这历史的一刻 下一篇:中国有能力补贴全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