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人情味”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28 04:46:05

设计“人情味”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34-02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现象:每当一次测验、考试之后,教师就会恍然大悟:原本认为自己教过多遍,学生本应掌握的知识,实际上不少学生并未懂得。教师们陷入了普遍的困惑之中,开始埋怨学生如此不懂得学习,如此不珍惜时间,如此不懂事……然而教师却很少花时间去深入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厌学,教师束手无策,使教学过程流于形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职业学校的学生原本在班里就是默默无闻,被忽视的一帮,或者是调皮、捣蛋,无组织、无纪律,让老师头痛的一帮。他们厌烦学习,我行我素,在课堂上往往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宇宙里,天马行空,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对自己没有信心,更没有责任感。我曾看过这样一个实验报道: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学生经常受到表扬,B组学生经常受批评,而C组学生老师既不表扬也不批评。一段时间后,A组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B组学生也有一点点提高,而C组学生基本上原地不动。这个实验报道对我的触动很大,为什么有些学生厌学、逆反、抑郁,乃至视自己的生命如草木,任其自生自灭呢?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误,是这些学生长期得不到重视的缘故。“生命对每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渴望创造,生命具有不断向上的发展驱力,而生命停滞就意味着终止一切。所以,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学生欣赏生命,认识自我,发挥优势,建立自信,那我们的教育就会如同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情味”,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科学、具体、富有“人性”

教学目标的确定,明确了课堂教学的具体走向,体现了教育者的教学理念,我们一般把课堂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但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注重认知目标的实现,对于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似乎较难把握,有随意的倾向。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在知识点形成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情意的培养。例如:讲述烷烃的同分异构体这一知识点,我首先提出问题:4个碳和5个碳的烷烃各有几种同分异构体?然后让学生4个或5个人一组进行排队组合,找出有几种组合方式,并由此联想4、5个碳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同学们热情高涨,争着到讲台表演。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促使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之际, 采用小组教学方法,展现他们各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从中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技能,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展示“人情”

我们的教学现在也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由于教材内容颇多,学生知识底子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设计往往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似乎教师讲得越多,学生才能学得明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教师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这个宗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讲述不饱和烃的亲电加成这一性质时,以往的教学往往是按书上的内容一条一条给学生讲解,而现在我只讲述不饱和烃的加成原理,即双键或三键中的π键打开,将小分子分为两部分,分别加到双键碳或三键碳上。讲述原理后,让学生自己讨论、探索加H2、加X2及加HX的反应是怎样完成的,并选代表到黑板上写出讨论结果。这样的课堂设计,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要求,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的主体,体现师生平等、人人平等的观点。

三、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特别要注重学生参与合作精神的评价,体现“人味”

在以往的课堂评价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受到鼓励和表扬的往往是一些优等生,而付出同样努力,或者投入精力更多的其他学生往往没有得到合理的评价,这样易挫伤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进行评价时,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评价,他是否积极参与到学习与讨论中,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经常提出问题,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二是对学生小组合作的评价,他是否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是否能合作好完成实验,注重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而把学习质量的评价放到最后。这样的评价是强调过程性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四、特殊关爱“双差生”,体现爱心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这个认识过程中,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思路开阔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的发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师生间坦诚相待,互相尊重,营造健康的情感世界,可以使学生把对老师的信任尊重产生为情感转移,转变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一句简单的评语、一个信赖的目光、都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激励,汇报一积极的学习行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学习信心、不愿主动学习的几个学生始终在我的视线中,他们的一点进步,甚至做出一个小小的题目,我都会给以肯定。同时,在课堂上专门提出简单易懂的问题让这些同学回答,并给以及时表扬,使他们随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的信赖和期待。

另外,作业也是老师和同学相互交流的一个小小的窗口。我经常在学生的作业上写上这样的评语:你的字写的很漂亮、这次作业写得很棒、你今天进步了,请继续努力……几句简单的评语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问题写在作业上,例如: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注释:老师,这道题我不会、这道题不是我自己做出来的,而是参考了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这样我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解决问题。

这样的课堂设计进行了一段时间,效果良好,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重视,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课堂教学设计的好,不仅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树立教师自己的威信,也会熏陶学生养成寻求最佳学习策略的良好习惯。一堂处理得体的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滋生出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之情。有些学生甚至会对教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此刻,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更具号召力和感染力,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上一篇:怎样通过图示来判断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 下一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