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时间:2022-10-28 04:40:21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筛查了解农村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患病原因,为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对参加宫颈癌筛查的20000例农村妇女进行了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超薄层细胞检测(TCT)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将检查的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生殖人瘤病毒(HPV)感染者为325例,患病率1.6%,查出宫颈癌前病变(CTV)共27例,患病率为0.13%;查出宫颈癌3例,患病率为0.015%。结论妇女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生殖道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防治知识,促进农村妇女自觉参加宫颈癌筛查,有效降低宫颈癌患病率,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0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00-02

贵州省为宫颈癌高发省份,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从2012年10月初开始深入村组全面开展筛查工作,于2013年3月底结束,为期半年时间免费为20000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筛查,共查出生殖HPV感染者为325例,患病率1.6%,查出宫颈癌前病变(CIN)共27例,患病率0.13%,其中CINI为14例占0.07%,CINⅡ6例占0.03%,CINⅢ7例占0.035%,查出宫颈癌3例,患病率为0.01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筛查对象为我县22个乡镇年龄20-64岁的农村妇女。

1.2方法每位筛查对象都要签署“自愿免费检查知情同意书”填写“宫颈癌检查个案登记表”,由保健科医师按表格要求内容逐一问诊填写。并由固定的妇产科医师给予妇科常规检查,同时作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检查。超薄层细胞检测,方法是用细丝毛刷放置于宫颈管内约1cm旋转5-6圈后取出,立即将毛刷放入细胞保存液中,毛刷上取下的宫颈细胞全部留在保存液瓶中,去掉了粘液和炎性细胞,避免细胞重叠,使玻片中细胞的结构清晰,易于辨别,对检查结果异常要求复查的分辖区在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进行阴道镜检查。需做进一步病检的患者由县人民医院统一将标本送入省医学检验所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至县妇幼保健院,使其完成个案登记表相关内容的填写,并负责将检查的结果反馈给辖区内受检对象,并进行随访,将随访结果记录在个案登记表内。

1.3筛查与治疗对农村20-64岁妇女免费妇科体检,结合我县实际,对妇检采样工作实行县级工作组下乡镇集中开展为主,定点医疗机构院内开展为辅的工作模式采取以查为主,查治结合的方法,对不能治疗的疾病或不能确诊的疾病,及时转到县级及以上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或治疗。经查确诊为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的患者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报销,已确诊为宫颈癌的县妇联补贴每例1万元。目前,被确诊的27例宫颈癌前病变(CIN)患者都已做了相应的治疗,3例癌变者转诊到省级及以上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目前都在随访中。

1.4诊断标准根据病变程序,按照TBS标准分类法,结果分为正常细胞、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及宫颈癌,细胞学阳性结果是指ASC-US以上的病变。

2结果

2.1患病情况与患病率在筛查的20000名农村妇女中,检查发现患病7804例,患病率39%,其中宫颈炎4197例,患病率20.98%,滴虫性阴道炎412例,患病率2.06%,霉菌性阴道炎1158例,患病率5.7%,子宫肌瘤31例,患病率0.15%,细菌性阴道605例,患病率3.02%,其它疾病438例,患病率2.19%。

2.2年龄分布从20000例农村妇女不同年龄段CIN和宫颈癌检出情况看出,不同年龄农村妇女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患病有所不同,宫颈癌前病变(CIN)在27-58岁,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在30-45岁年龄段偏多。宫颈癌在42-59岁年龄偏多见,共查出生殖道HPV(人瘤病毒)感染者325例,患病率0.16%,查出宫颈癌前病变(CIN)共27例,患病率0.13%,其中CINI14例占0.07%,CINⅡ6例占0.03%,CINⅢ7例占0.03%,查出宫颈癌3例,患病率为0.15%。

3讨论

妇女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本次筛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CIN)共27例,患病为率0.13%,宫颈癌3例,患病率为0.015%。我县农村妇女CIN的发生率高,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从年龄组分析,宫颈癌前病变(CIN)在27-58岁年龄段均见。生殖道HPV(人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应宣传倡导防治知识。有必要对高危HPV感染的年轻妇女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保证定期随诊,及时发现一系列可能的前驱病变,及早给予干预。

参考文献

[1]刘金风.宫颈癌及高危型癌前病变HPV型别分布与多重感染[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6):2208.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3.

上一篇:分区域教学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的探讨 下一篇:慢性病患儿心理健康及家庭管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