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莫忘护“心”

时间:2022-10-28 01:49:53

18岁的高三学生王小帅,最近是出门春游、约好友打篮球、上网打游戏,忙得不亦乐乎。谁料想,两周前他开始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感冒症状,起初没当回事,在家里随便找了点药吃吃。没几天又出现了胸闷、乏力、全身酸痛,这下爸爸妈妈紧张了,不敢大意,赶紧带他去医院看医生,经心电图检查提示频繁的室性早搏,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早春是美丽的,也是各种疾病多发的季节。多年来临床实践证明,病毒性心肌炎以青少年为好发人群。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好动,对气候的变化不太注意,增减衣物不及时。平时大多爱吃零食,又不注意食品卫生,因此常会引发感冒或腹泻,甚至患上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应及时治疗,如果延误治疗可转变为心肌炎后遗症,易反复发作,甚至发展为慢性心肌炎或扩张型心肌病。

病毒性心肌炎在发病前,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病史,如发热、咽痛、咳嗽、流涕、鼻塞,可伴有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或表现为腹痛、腹泻等肠道感染的症状。如果按感冒或肠炎治疗后,出现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则很可能是病毒侵犯局部心肌引起的炎症所致。患者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请医生详细检查,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学检查等多可明确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一般初始会有“早搏”表现,若近期正患感冒或曾患感冒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请医生详细检查,明确早搏性质、类型,是功能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再选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必要时可采用联合用药治疗,以使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如果只出现早搏,而心脏并不扩大,称为亚临床型心肌炎,但是这种早搏还必须与原因不明或功能性早搏相鉴别。偶有少数患者症状较重,心跳较快、心音低钝,并可出现像马蹄奔跑的声音,医学上称为“奔马律”。同时心脏扩大,心电图检查可示有心肌缺血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弥漫性心肌炎,是一种非常危重的心肌炎,更严重的还会有气急、口唇紫绀、血压下降,甚至心跳特别缓慢,伴有面色苍白、昏厥等症状。

为了防止罹患病毒性心肌炎,日常生活起居应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2.均衡营养,多饮水,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切忌熬夜,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4.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患感冒时应避免剧烈运动;

5. 尽量少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若已患上感冒,饮食调理很重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肉、鸡、鸭、鱼、虾、蛋、豆制品及奶制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青菜、菠菜、番茄、冬瓜、柑橘、菠萝、苹果、葡萄等;如合并由低钾引起的早搏,则可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新鲜豌豆、香蕉;如有腹胀,应尽量少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土豆、豆制品、奶制品等;避免进食油煎炸、烧烤类食物。

上一篇:探究如何提高视唱练耳能力 下一篇:韩亮:鲁酒走出去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