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东坡肉

时间:2022-10-28 12:12:33

东坡肉是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传统名菜,因其有酥而不烂、肥而不腻的成菜特点,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菜因由坡亲手创制而得名。

然而谈到东坡肉的由来,在中国烹饪界中又有着不同的说法。目前全国著名的东坡肉有黄州东坡肉、杭州东坡肉、江西永修东坡肉等等。它们的由来都很有趣。

一、黄州东坡肉

黄州猪肉好,价钱便宜,传说当时流行着一种红烧五花猪肉的制作方法,坡的邻居做给坡吃,坡觉得肉煮得非常鲜烂,很有黄州风味,但是油腻得很,于是他在制作红烧肉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保持鲜烂的特点,减少油腻,采用沙锅炖,这样制出来的肉酥而不碎,肥而不腻,汤肉交融,夹骨可口。他的邻居以及当时黄州的太守都称坡炖的肉是上等的好菜。为此他写了一首《炖肉歌》“洗净锅,少著水,柴头罨焰烟不起,待自热,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在这首诗里,坡具体介绍了“东坡肉”的制作方法,特别强调了火力,注重锅炖。

二、杭州东坡肉

坡在杭州做太守的时候,因西湖已被草淹没了大半,便组织民工除草,疏通了湖港,筑堤建桥,使西湖重新恢复了容貌,并增加了景色,老百姓很感激他做的这件好事,听说他最喜欢吃红烧肉,于是不少人不约而同地上门送猪肉。坡收到很多猪肉后,便指使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然后用他的烹调方法煨制成红烧猪肉,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后,都觉得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腻,皆交口称赞,叫之为“东坡肉”。从此它就成了杭州的第一道名菜,后逐渐成了我国著名的传统名菜。

三、江西永修“东坡肉”

江西永修一带酒席上出的第一菜必为“东坡肉”,它上席时为两大碗,每碗里盛着一块用稻草扎着的大猪肉。传说坡到永修曾为一农夫孩子治愈了疾病,农夫留他吃饭,买肉招待他,他为眼前美景所陶醉,做了一句诗“禾草珍珠透心香”。农夫以为他是教自已怎样煮肉,“禾草珍珠透心香”就将猪肉同系肉的草一起整块放入锅里焖煮,待烂透后取出吃,有特殊风味,从此就成了当地传统名菜,并以“东坡”为菜名――“东坡肉”。

四、还有一种说法是――

东坡猪肉块,传说是大文学家的妙手偶得。有一天,坡又将买来的肉下入锅内,加好作料,用大火烧开,正当此时听到有人敲门,他匆勿将锅盖好,压住旺火,便开门迎客,原来是那位善弈的老者前来与东坡居士一比高低。将遇良才,棋逢对手,输输赢赢,不知不觉已从日中杀到日落,虽然各自不甘示弱,但双方的老肠老肚,却提出了抗议,更何况锅中猪肉的扑鼻香味,早使客人无心恋战,也使东坡击掌叫苦不迭,他疾步窜到厨房,揭开锅盖。满以为一锅猪肉已化为焦碳,却不料映入眼帘的肉竟是绯红油亮,非寻常可比。那香气直叫两人馋涎欲滴。东坡居士喜出望外,忙盛上酒招呼棋友,于是二人又左一杯,右一盏的对喝起来,酥烂适口,香而不腻的煮肉,让客人大饱口福,也出乎东坡意料,便记录了这一烹调方法。

如今的“东坡肉”在许多知名未知名的厨师、美食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现已流传于全国各地,同当地制菜方法相结合,保持了“东坡肉”的基本风味而又增添了某些新的特色,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喜食“东坡肉。”

上一篇:白族羊肴巧治病 下一篇:泰国饮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