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促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

时间:2022-10-28 12:12:07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促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的传统定义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全区国税系统要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力促进全区县域经济发展,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与国税税收的发展概况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

内蒙古现有101个旗县市区,除21个市辖区外,有80个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旗县市,人口达到160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64%,土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8%。目前,内蒙古纳入县域经济统计范畴的80个旗县市,可划分为农牧业主导型、林业主导型、工矿业主导型、服务业主导型四个类别。

近年来,内蒙古把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作为两大发展战略重点,坚持特色发展思路,突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全面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县域经济发展日趋均衡、协调,县域经济总量和国税税收收入已经占内蒙古的半壁江山以上。截至2012年底,内蒙古101个旗县地方财政收入首次全部超过亿元,超过20亿元的旗县达到33个,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内蒙古总量的59%,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占全区的64%。2009-2012年,内蒙古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总量由2009年的234.88亿元增至2012年的520.82亿元(为便于统计分析,本文涉及的国税税收收入、县域经济的国税税收收入均以年纳税总额大于1000万元的纳税人为样本),3年间翻了1倍之多,县域经济在发展全局中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国税税收结构分析

1.税收的税种结构。内蒙古2012年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累计520.82亿元,所涉及的税种主要是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其中,国内增值税395.00亿元,占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总额的75.84%,居各税种之首;企业所得税和国内消费税分别为103.23亿元和22.59亿元,所占比例分别为19.82%和4.34%。

2.税收的地区结构。2012年县域经济税收收入贡献前三名的盟市分别为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入库税额分别为272.93亿元、53.82亿元和36.31亿元,占内蒙古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37%、10.33%和6.97%。3个地区的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占内蒙古国税税收收入的69.67%。排在第4位到第11位的为呼和浩特市、通辽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兴安盟、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和包头市。

3.税收的所有制结构。2012年内蒙古县域经济中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涉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企业缴纳国税税收额度较大,位居前5名。其中,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对内蒙古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的贡献最大,这说明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所有制类型;包括私营企业、涉外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类型企业所占比例为20.81%,对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的贡献位居第2,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企业对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的贡献率相近,其作用也不容小觑。

4.税收的产业结构。2012年三大产业对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的贡献度不同,且收入差距明显。其中,以采矿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为464.71亿元,占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总额的89.23%;以流通和服务部门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为47.60亿元,占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总额9.14%。在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超一千万元的企业中,没有涉及第一产业。

2012年内蒙古县域经济第三产业国税税收收入总计47.6亿元,与第二产业的464.71亿元相差明显。内蒙古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第三产业中位于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业、货币金融服务业及零售业。以批发零售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行业仍是支撑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服务业中金融业居服务部门之首,其他服务部门各行业发展相对比较均衡。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与国税税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之间税收差距较大

内蒙古10强旗县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区的1/4和1/3,且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目前,全区县域经济总量的高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开采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及口岸城市的发展拉动的,而大多数旗县的发展较为落后,尤其是不具备资源和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旗县更为突出。其中,鄂尔多斯市的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等旗县凭借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及相关产业,在经济实力和税收收入方面独占鳌头,其他盟市的旗县受限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等因素,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相对落后。目前,全区还有57个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扶持贫困旗县,其中26个旗县的GDP不到50亿元,31个旗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到2亿元,反映出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之间税收差距较大是突出的问题。

(二)县域国税税收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内蒙古县域经济主要依赖以煤炭、电力、有色金属等资源性重点税源为主的第二产业,其中煤炭采选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占县域国税税收收入的52%,第三产业中的批发业又以煤炭运销行业为主,形成“一煤独大”的单一经济税收结构。依靠煤炭价格飙升,内蒙古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在2010年和2011年出现了爆发式上涨,税收总额分别达337.04亿元和482.24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43.49%、43.08% ;2012年以来,受经济下行、煤炭产能过剩、需求不足、价格下跌的影响,煤炭税收持续下滑,而其他行业即使增长也难以补缺,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年增长率仅为8%,反映出内蒙古县域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弱,发展遇到了困难。

(三)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较低

内蒙古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国税税收收入差距极大,表明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结构亟待调整。第二产业对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贡献度逾90%,集中在卖资源、卖原料、卖半成品的初级阶段,产品缺乏深度加工,附加值低,经济整体运行低效高耗,环境成本较高,可持续发展不强;同时,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则比重低,没有形成规模,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少。第三产业对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贡献度近10%,其中,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商品流通业比重较高,而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业的比重偏低,服务供给相对不足,服务价格相对较高。在国税税收收入超一千万元的企业中,没有涉及第一产业,表明全区传统种养业比重较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较低,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较慢,没有形成现实的经济优势。

(四)县域经济依赖央企投资,非公经济作用有待提升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是税务登记类型中非私营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缴纳的国税税收占内蒙古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总额的61%;同时,纳税百强榜前十甲的企业中,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7户均为总部在北京的央企投资设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表明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对央企的投资依赖度过大,这些企业的税后利润向区外转移,本地化再投资不足。私营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类型企业缴纳的国税税收只占全区县域经济国税税收收入总额的12%,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发展相对缓慢、活力不足,与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与周边省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待提升。

三、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发展县域经济既是一项经济任务,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区各级国税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内党发〔2013〕13号)文件精神上来,紧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高站位,把国税工作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中去思考与谋划,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充分利用税收这个有力的杠杆,找好支点,撬到关键处,在用足、用好、用活现有税收政策规定的同时,结合区情积极合理地向国家争取税收政策支持,努力实现税收促进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效应。

(一)促进现代农牧业发展

农畜产品必须经过深加工才能增值,只有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牧民合作组织,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才能够提升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牧民收入,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围绕把我区建设成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国税部门主要应落实好以下税收政策规定:一是对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二是对符合现行政策规定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有机肥、农药、农机、饲料、滴灌带和滴灌管等农业生产资料免征增值税;三是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和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四是对依法设立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五是对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六是对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的农牧业项目,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七是对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从事畜禽饲养的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其回收再销售畜禽,免征增值税。同时,在对生产销售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将从事粮食、肉类、绒毛加工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入核定扣除范围,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增值税抵扣机制,全面减轻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促进县域工业发展

充分利用现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促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推进县域工业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

一是用好国家差别化产业税收政策,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电力能源输出通道建设。电网(输变电设施)、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建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其固定资产(包括天然气输送管道)投资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的抵扣;清洁能源项目属于鼓励类产业项目,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优惠政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天然气管道运输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同时,风力发电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较大,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增值税税负接近于零,加重了地方财政压力,使得旗县发展风电的积极性明显降低。因此,对风力发电实施增值税转型后所减少的税收,建议由自治区政府向中央财政争取返还,给予地方财政补贴。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减轻旗县的财政压力,调动地方政府发展风电产业的积极性,达到企业效益与财政收入双赢的效果。

二是加快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和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产业,把我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对改变我区“一煤独大”的经济税收格局,培育新的经济税收增长点,构建多元化的支柱产业体系,战略意义重大。目前,煤化工与传统原油炼化相比,具有高投资、高成本、高税负、低收益的“三高一低”问题,已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给予产业税收政策上的支持。首先,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开发及应用属于鼓励类产业项目,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的规定,建议自治区政府免征煤化工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其次,对生产企业自产石脑油、燃料油用于生产乙烯、芳烃类化工产品的,按实际耗用数量免征消费税;对使用石脑油、燃料油生产乙烯、芳烃的企业购进并用于生产乙烯、芳烃类化工产品的石脑油、燃料油,按实际耗用数量退还所含消费税。第三,对生产企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定点直供计划销售自产石脑油、燃料油免征消费税。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销售石脑油已列入2013年度石脑油定点直供计划60000吨,建议自治区政府积极争取将其他煤化工企业对外销售的石脑油列入国家税务总局定点直供计划,提高数量份额,扩大免征消费优惠税政策享受面;同时,积极向国务院争取,对煤化工企业生产销售的石脑油、燃料油免征消费税。

三是围绕把我区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通过落实现行税收政策规定,推动有色金属加工、机械装备、汽车制造、轻纺、机电、电子产业发展,提高非资源型产业在县域工业中的比重。争取将稀土金属深加工及其应用、高铝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纺织例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项目,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免征该类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电子生产、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汽车制造、化工生产、医药生产企业,其机器设备可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以粉煤灰为原料生产销售的氧化铝,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四是通过落实现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和企业转型升级。经依法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企业技术改造采取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机器设备,折旧年限可按租赁期限和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经认定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实行“两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和动漫软件,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对国家批准的集成电路重大项目企业因购进设备形成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准予退还;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增值税。

(三)促进县域现代服务业发展

从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在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实施营改增试点,并渐次扩大到北京、江苏等9个省和直辖市。国务院决定,从2013年8月1日起,将目前的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并将广播影视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现代服务业试点范围,还将适时在铁路运输、邮电通信业推行,最终在“十二五”期间将建筑业、金融业、旅游业等其余营业税应税项目全部改征增值税,这标志着营改增试点实施升级版,是一项一举多得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区应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做好营改增实施工作,通过营改增的逐步推行全面释放改革红利,解决重复征税,优化税制结构,减轻纳税人负担,促进三次产业分工、融合与发展,推动服务业企业户数增加、规模扩大、竞争力增强,进而达到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社会就业、促进民生改善等综合效应。目前,国税部门还应重点落实好以下税收扶持政策,促进县域金融保险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一是对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信用担保公司和其他金融法人机构,自注册登记之日起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二是对开展跨地区业务的信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创业投资企业以及城市商业银行,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三是对新办第三方物流企业、新办民营运输企业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两年后减半征收3年;四是对生产和商贸企业剥离物流功能组建具有法人资质的物流公司,自物流公司注册登记之日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两年后减半征收3年;五是经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营改增试点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六是向境外单位提供研发服务、设计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实行免抵退税办法;七是向境外单位提供技术转让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软件服务、电路设计及测试服务、信息系统服务、业务流程管理服务、商标著作权转让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物流辅助服务、认证服务、鉴证服务、咨询服务、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服务、广告投放地在境外的广告服务免征增值税。

(四)促进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在继续扶持国有企业、引进区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一是符合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是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销售货物、应税劳务和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按期纳税的为月销售额2万元,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500元。三是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增值税。四是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照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五是服务型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照实际招用人数予以每人每年4800元的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上一篇:基于DEA—Malmquis的我国资源型跨国并购绩效研... 下一篇:宁波市优势体育产业扶持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