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探讨

时间:2022-10-28 12:05:36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探讨

摘要:我国的中小学 家校合作已经有多年的经验,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拟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 家校合作 问题 对策

20世纪80年代起,中小学家校合作在我国产生并逐步得到发展,无论是简单的老师和家长一对一交流,或是家长会的一对多交流,又或是学校与家长委员会的多对多交流,均带有家校合作的影子。实践证明,中小学家校合作运用得当,能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对中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对策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家校合作的含义及重要性

所谓家校合作,就是作为教育体系中两大承担重要任务的不同主体――家庭和学校之间开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以沟通交流为主要渠道,以相互配合为主要载体,共同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力,以促进学生在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身心健康发展。

1.良好的家校合作能够加强教学效果

良好的家校合作的标志之一,就是家校双方拥有畅通交流的渠道。学校可以将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学习成绩、交流能力、优点缺点等反映给家长,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庭中的相关表现内容反馈给学校,双方能够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交流沟通,共同合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环境,同时,家长还可以在学校教师的指点下有步骤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并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学校,家长还可以根据获知的学校教育实际情况,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提出有益的意见建议,这样更有助于加强教学效果。

2.良好的家校合作能够创优成长环境

在学校中,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拟定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教学和德育教学计划,这样就难免产生有的学生认识不全的问题。而在家庭中,对学生最为了解的当属学生家长,而且每个家庭对于学生的发展规划、成才目标等均不同,这样家庭和学校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良好的家校合作,能使这种差异逐渐缩小,达成学校教学和家庭培养之间的最优化方案效果。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1.家校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调

在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内容和形式仍然较为单调。在家庭和学校的沟通过程中,占绝大多数的内容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其次是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情况,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业余爱好、心理健康等则较少提及。尤其是在中考、高考等升学压力下,家庭更为关心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是否达到正常水平,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否能够给予学生较高质量的教学。而学校对于家庭的了解,也主要集中在学生是否在家庭中完成课下学习。这种以学习为核心的交流内容,至今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此外,家校合作的方式,目前看来仍然是以家长会为主,或者学生家长主动寻找教师进行询问,或者在有需要时教师在电话中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须知,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大环境下,家校合作对于学生、家长和教师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仅仅是家长与学校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的面对面或者电话交流,并不足以让其中任何一方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家长会这样的方式也仅是对学生中间出现的个性问题进行沟通,对于学生本身则难以深入分析。这样单一的方式也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

2.学校和家长的自身定位不明晰

在目前的家校合作中,学校和家长均对自身的定位有着一定的误差。诚然,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对于学生的教育,无论是从实践性还是专业性上来讲,学校都应处于主导地位。但是这并不代表学校在家校合作中处于支配地位。有的学校俨然成了发号施令者,要求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各种各样的教育实践,有的小学为学生所布置的课后作业超出学生现有水平,最终只能由家长代劳。而家长对于自身定位也有偏差,有的家长认为,学习主要是学校的事情,自己只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就可以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就认为是学校的责任。又或者学生在学校遇到了一些问题,家长也将全部责任推卸到学校身上,而不是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相互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1.建立完善家校合作组织机构

家校合作组织机构,在一些城市已经出现,如家长委员会就是一种较为完备的组织机构。但是如何让已经建立起的家长委员会更好的发挥作用,这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对于学校而言,要真正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生的整体教育体系中,让家长委员会参与学生教育的规划和管理,赋予家长委员会对于教学管理和师资力量管理评价的权限。对于家长委员会而言,要在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充分吸收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家长进入委员会,并且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参与进学校的日常管理,并且加强对于学校教学方面的监督。同时,家长委员会还要多加配合学校对于学生成长的主导任务方向,在学校的指导下完成家庭教育。

2.畅通家校合作的沟通交流平台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通讯工具的智能化,许多学校和家长开始探索利用QQ、微信、网站等及时进行沟通互动,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家长之间建立QQ群、微信群等,既便于众多家长之间的有效交流,也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校也要加强网站建设,将学校的教学计划等诸多内容又好又快地进行公示,便于学生及家长了解。除此之外,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建立定期交流反馈机制,如学校组织家长每月或者每季度进行一次家长见面会,以及组织教师与家长的定期一对一交流。交流见面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应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多重角度进行探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家校合作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家庭和学校都应该行动起来,统一思想,明确定位,共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丽竞.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10,(3):158-159.

[2]霍国强.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困境及其归因[J].现代教育科学,2014,(2):14-15+32.

上一篇:引导学生探究 构建高效课堂 下一篇:课堂管理技巧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