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危言:热钱,悬在中国头顶的“堰塞湖”

时间:2022-10-28 12:00:34

盛世危言:热钱,悬在中国头顶的“堰塞湖”

热钱在世界各国或地区间的流动,决不只是为寻求资金的安全,而是以通过短期套汇、套利和投机获取超常回报为目的。除了这种目的上的贪婪性,热钱在手法上还具有隐蔽性和非法性特征。热钱的流入通常不易被察觉,但是一旦获利丰厚的热钱逃离时,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便会陷入困境乃至引发全局性危机。

热钱流入我国已发出危险信号

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增长两位数快速发展,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国内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持续高涨,各类资产的价格也在不断膨胀,从而对国际上的热钱产生了强大的诱惑力。而在此期间,国际热钱最大的源地――美国的本币美元却在不断贬值,加之双赤字、次贷危机、美联储降息、中美利差倒挂等等。所有这些,都让国际热钱一方面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前景不看好,另一方面又认为到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投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所以热钱流入我国也就在所难免。当然,这其中除了逐利的动机外,也不排除还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尽管我国一直实施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制度,使得作为短期国际资本的热钱不能自由进出,可这并不妨碍热钱借道其他途径进入已经开放的中国。而且近年来热钱进入我国内地的手法也在不断翻新,除了虚假贸易、外商直接投资(FDI)等手法外,地下钱庄对热钱来说虽有一定风险性,但却以方便快捷成为热钱进入我国境内的重要途径。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已经由上个世纪的资本流出国成为目前的热钱流入国。

特别是进入2008年以来,流入我国的热钱更呈上升趋势。如果不考虑外汇储备的利息,以及外汇储备中非美元外汇对美元的升值因素,可以用“外汇储备变动-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热钱规模”,从而计算出热钱流入数量。在2008年的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1539亿美元,同期贸易顺差为415亿美元,实际利用FDI为274亿美元,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2008年一季度流入我国的热钱高达850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加额的55%。到了2008年4月,我国外汇储备增加745亿美元,同期贸易顺差为167亿美元,实际利用FDI为76亿美元,由此可以计算出,当月流入我国的热钱为502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加额的67%。这说明,热钱流入我国的速度有增无减。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至4月份流入我国的FDI同比增长59%,但外商固定资产投资却在减少,这意味着有些来到我国境内的资金并没有投资,而是投向了资本市场。所有这些征兆,就如同大震之前蟾蜍大规模过街一样,向我们发出了危险信号。

热钱带来的经济灾难不亚于堰塞湖

热钱流入给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的严重后果,无论是从深度和广度,还是从时间和空间上看,都不亚于地震中形成的堰塞湖可能引发的灾难。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就曾因为日元升值引发了强烈的单边预期,导致大量热钱纷纷涌入,推动房价、股价快速上涨,而当热钱撤出时房价、股价就像过山车一样迅即跌入低谷,令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日本政府曾动用了70兆日元的景气恢复对策资金也无济于事。热钱引发的那场灾难,使得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处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所以日本人把90年代称之为“失去的十年”、“伤心的十年”。岂止十年,如果以2002年日本经济才恢复到2%的增长作为截止的话,前后已经是13年,而且时至今日将近20年过去了,日经指数再也没有回到1989年12月创下的38915点的历史高位。

1997年发端于泰国的东亚金融危机,其罪魁祸首也是国际热钱从中作祟。而且这些热钱又多是以对冲基金的方式,对包括我国香港在内的东亚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股市、汇市、期市、楼市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轰炸”。如果不是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紧急救援,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就会彻底垮掉。我们在香港对国际热钱的阻击,尽管保住了港币对美元的联系汇率却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再看眼下的越南,更是一个鲜活的教材。始于1986年的“革新开放”令越南经济驶入了快车道,为了让经济列车跑得更快,几年前越南制定了号称“最急进”的吸引外资政策。随着大量外资的进入,国际热钱也开始潜入越南,热钱不仅推高了股市、楼市,也直接推动了通货膨胀。此前几乎全世界都无不看好越南,但是由于热钱的出逃,一场危机却在今年上半年悄然而至。2007年10月还被有关的金融机构称之为“世界增长率最高”的越南股市,今年上半年累计跌幅已达58%,房地产价格一路跳水,越南盾更是大幅贬值,5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涨幅高达25.2%。热钱的出逃还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经济恐慌和政治危机,老百姓纷纷抢兑美元和囤积黄金,少数地方因抗议物价上涨甚至出现了罢工和游行示威。

标本兼治有效防范

热钱流入我国的目的是要通过投机获取利益,而其投机的路径无非三条:一是通过人民币升值套汇;二是通过中外之间的利差套利;三是套取资本升值的溢价收益。热钱会否快速流入而后又快速流出,关键取决于这三条路径的条件变化。因此,要防止热钱进入我国投机炒作获利后又迅即逃离,就必须在这三条路径上设置好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首先,要把握好汇率走势,综合运用调控工具稳住经济,在这样的条件下,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减轻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进而从根本上缓解热钱涌入的冲动。

其次,要运用好利率杠杆。我国当前抑制流动性过剩仍应更多地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而不是提高利率。这固然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效益,但是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不仅有利于应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对热钱本身也是威慑。

再次,要防止资本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当前最重要的是必须防止股市和楼市大涨大跌,因为一个大涨大跌的股市、楼市乃至资本市场一方面会给热钱带来更多的赚钱机会,另一方面也必然会进一步强化对热钱的吸引力。

最后,要坚持资本项目管制。无论是套汇、套利还是博取资本收益,都要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最终又兑换成外币出逃。资本项目的管制尽管不能完全截断这种兑换,但却可以起到拦水大坝的作用,不至于让热钱如洪水般汹涌而至又席卷而去。

国际炒家索罗斯曾说过,“我们不找无缝的蛋”。细分析起来,其实无论当年的日本,还是东亚金融危机中的有关国家和地区,乃至眼下的越南,都是其自身的经济出了问题,才成了国际热钱的猎物。就连目前我国也同样,也是因为经济发展的粗放和结构调整的滞后,加上体制机制方面的某些不健全,才让国际热钱视为目标。所以,我们必须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优化投资结构,稳定和完善对外开放政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把预防和阻击热钱的进入与出逃作为长期性工作,建立高效能的金融监管和预警机制,密切监控热钱动向,标本兼治有效防范国际热钱可能带来的冲击和灾难。

上一篇:浑水摸鱼:热钱隐身抢入中国 下一篇:防微杜渐:“热钱狙击战”已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