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模仿—独创”式写作教学思路探微

时间:2022-10-27 11:15:33

“赏析—模仿—独创”式写作教学思路探微

摘要:写作中除了要有真情实感,我手写我心外,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追求。其实,我们的教材中就有许多好的篇目值得我们从写作的角度去学习、借鉴。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找出自己欣赏的地方语言或手法,不断揣摩,继而模仿,直至能心领神会,形成自己的一种技能。这样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必将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写作技法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227-02

在写作中,我们提倡学生写真人真事,写出真情实感,但写作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追求。其实,我们的教材中就有许多好的篇目,值得我们从写作的角度去探讨,去学习,他们的语言及写作技巧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对于提高写作技巧有帮助的好文章,我们要让学生找出自己欣赏的地方,不断揣摩,继而模仿,直至能心领神会,形成自己的一种技能。这样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就是从欣赏到模仿再到独创的过程。课内篇目学得扎实透彻,可以从中习得许多的写作技巧,若能达到活学活用的地步,必将能提升写作能力。笔者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现从语文课文教学中挖掘写作技巧指导学生从赏析到模仿再到独创的去提高写作能力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指导学生锤炼语言文字

生动优美的语言是文章华丽的外衣。好词好句除了在课外阅读中积累,我们还可以在课内文章中精读精练,达到学以致用。每每讲到那些文词优美的文章,首先让学生学会赏析,学生从感性上欣赏美文,从理性上会分析它的表达效果,才能真正在脑海中对这样的句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仿写,因为学习词语也如同绘画,先从临摩入手,等对好词好句能烂熟于心时才可达到质的飞跃,做到活学活用,具有独创性,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的语言。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时,我们在分析课文时会引导学生欣赏文中这样的佳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它既有排比又有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在赏析后,教师带领学生直接模仿着去写一段写景的话。学生们会写出:家乡的河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游鱼在嬉戏;家乡的河水真亮啊,亮得就像一条闪光的银丝带;家乡的河水真甜啊,甜得你如饮甘露。渐渐地学生练得熟了用得多了,就会形成自己的语感,并在其它的环境中去应用。如有的学生写考试时教室的安静情景会用上这样的句子:教室里真安静呀,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的见,静得如同空气都静止了一样,静得你做任何事情都得小心翼翼,唯恐发出一点声音,惊动了正在思考的同学们。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赏析—模仿—独创”的写作教学思路,显然,学生们已一步步形成了自己的独创,有了自己的语言特色。

二、指导学生结构全文

写文章之前,学生要打好腹稿,要做到对整体的结构胸有成竹。文章如何开头,行文结构如何安排,又如何收尾等,这些写作结构方面的知识我们同样可以在教材中的篇目里去学习。只要我们在课内文章的学习中注意指导学生关注、模仿别人的做法并不断尝试运用到写作中去,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对写作中的结构安排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整体的把握。例如学习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一文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从分析题目开始,让学生学会以一个“野”字去统领全文,作为行文的线索,然后全文紧紧围绕“野”字,去写山,写水,写人,在结构上用总—分式的写法结构全篇:总起全文后,第二段用排比的手法,让人感受到山的野;第三段用了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地突出水的野;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这样的结构特别适合学生模仿写作。当学生从理性分析过渡到直接模仿,再到灵活运用后,他们在写作上就会有一个提升。如有的学生就模仿这样的结构写了《我的好朋友有点“傻”》,先总写我的好朋友有点“傻”领起全文,再写朋友长得憨憨的“傻”得可爱,有现成的答案不抄自己冥思苦想有点“傻”,给灾区捐钱拿出了所有的压岁钱有点“傻”。让“傻”字成行文的线索和全文的文眼,这已脱离对课文的模仿痕迹,形成了自己的独创佳作。

三、指导学生表现手法

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会让文章生动形象、波澜起伏。好的表现手法,能将平淡的内容掀起高潮,达到“文似看山不喜平”之效。所以,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非常有必要。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运用环境描写去烘托人物,通过对比的手法去表现中心、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主题等。

例如,在人物描写方面,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时,开头一段对闰的外貌描写给人们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从赏析入手,继而模仿写作,最终形成自己的独创,掌握外貌描写的作用。又如学习了《一面》一课,我们要带领学生分析由远及近地观察人物、刻画人物:先赏析文中是如何由远及近地三次写鲁迅先生的外貌,然后在课堂上可以练习口头作文,用这样的方式去写一位自己身边的同学,为增加趣味性,我们不提及这位同学的名字,然后让大家在抓特征中去猜一猜,从而学会在外貌描写中抓住人物的特征去写。再如在表现主题方面,《梅花魂》一课中,作者选取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这就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在写作中,我们也要让学生学习选取生活小事来表现主题。《钓鱼的启示》一文则是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来讲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样的故事在生活中时有发生,本文也可做为一个好的范文素材,教师也可让学生从赏析到模仿再到有自己独创去指导导写作。

总之,课内文章中蕴藏一些写作的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赏析-模仿-独创式写作教学法引领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知识,提升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晓燕.让小学生有个性地习作[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09).

[2]李翠芝.小学生作文教学经验谈[J].考试周刊,2010,(09).

上一篇: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英语课堂 下一篇: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写作知识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