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幸福观下的学校教育误区及对策

时间:2022-10-27 08:37:12

积极心理学幸福观下的学校教育误区及对策

摘 要

让学生幸福应当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但是在积极心理学幸福观下审视当今学校教育,会发现目前学校教育存在一些误区,突出表现为:错误的幸福观、缺少幸福的教育过程。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改进对策,这主要包括:让学生充分体验教育过程的幸福、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幸福观 学校教育误区 对策

一、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主张通过“仁爱之心”、“义而后取”的方式获得幸福,使幸福的涵义具有了伦理意义。道家认为幸福是顺应自然,不为物役,但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佛家强调幸福依赖于上天的赐予,主张慈悲为怀,求善避恶,忘我舍我的精神。在西方传统哲学体系中,快乐主义幸福观认为,快乐是人天经地义地追求目标,快乐就是幸福。德性幸福观主张“道德即幸福”、“幸福即道德”及“幸福与道德统一于至善”。基督教幸福观将上帝奉为宇宙间的唯一真神,认为上帝既是生命的创造者,也是人生得失成败、生死祸福的主宰者[1]。经济学则强调相对收入对个人幸福的意义。在心理学中,幸福被看做一种人性特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身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但是传统心理学并不太关注个体如何通过积极的行为让人们的生活更幸福、更满足、更互信,而是更多地关注于消极心理问题的缓解或解决,满足于如何消除人在生活中的不满意。20世纪末随着西方积极心理学研究兴起,心理学研究开始由关注人们消极的心理品质转向关注和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及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突出强调和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问题,倡导挖掘人内在固有的积极力量,促进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使全人类走向幸福[2]。

二、当今学校教育存在的误区

幸福和学校教育应当是密切关联的,幸福应该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学校教育应该极大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幸福。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发现教育不但没有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幸福,在某种程度上还剥夺了本属于被教育者应享受的幸福。纵观当下的学校教育,其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错误的幸福观

当今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育所倡导的幸福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引导学生畅想未来幸福,忽视甚至牺牲学生当下的幸福

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学校教育的一切做法都是在为学生未来幸福做准备,目前许多中小学生起早贪黑、披星挂月地在题海中鏖战,节假日在各类学习提高班之间穿梭的现象已司空见惯。所谓优质学校的管理方法之一就是尽最大限度地将孩子所有醒着的时间用来安排学习,美其名曰为“要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必须剥夺孩子的现在”。幸福成为学生遥不可及的目标,学生完整的、丰富的、自然的成长过程被人为地片段化、简单化、人工化,在每一个成长阶段所应当拥有的人生乐趣、幸福被剥夺。

(2)关注幸福的外在客观条件的满足,忽略幸福的内在主观体验

对幸福的正确理解应当是主客观有机地统一,但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幸福观往往将达到幸福的一些客观条件等同于幸福,忽视个体的主观体验,在这种错误的观念下,教师和家长认为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得到更多的物质回报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而不是心灵的成长,学校成了一个为学生未来生活投资的场所,学校教育也成为各级学历、文凭的加工厂,学生被当成工业产品,教师也不再是园丁而是这个文凭加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加工者,他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按照上级部门的教育目标将个性各异、各具特色的成长中的个体设法打造成统一的工业产品。

(3)倡导竞争的幸福,忽视合作的幸福体验

由于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幸福观着重强调学生对满足自己未来幸福生活客观条件做准备,忽视学生内在价值观的培养和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所以学校教育着力于引导学生为将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做准备,高社会地位意味着更丰厚的待遇、更高品质的物质享受,但是物质资源是很有限的,要想获得这一切,学生从小必须要竞争,在竞争中体验幸福。殊不知,在漫长的学校教育中,这种竞争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它常需要牺牲亲密的人际关系、自身的健康、自身的理想、兴趣等等,即使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真的获得了满足幸福的客观条件,但是个体未必获得幸福,因为人对物质的需求是有限度的,但是人对精神的需求则是无限的,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而获得的幸福往往难以持久,丰厚的物质条件不能弥补精神贫乏。个体的幸福需建立在一个人良好的人际基础之上。“那幸福的生活伸展于事务、处境、各种人际和各种行为之间。一个人的幸福在这些跨度范围中展开。”[3]人际关系和谐不但是幸福的前提条件,也是幸福的源泉,或者说就是幸福本身。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合作共赢基础之上的,在合作中,个体的移情能力、沟通能力会得到不断提高;在合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才会彼此打开,才会走出自我并超越自我。

2.缺少幸福的教育过程

(1)功利性的教育目标

当今的学校教育目标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生活,而是培养学生应付将来各种考试的能力,应试成为当今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这种教育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使得教育不再成为教育。

①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无法得到尊重与发挥

在应试教育目标指引下的学校教育无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应试教育思想下,学生的个性会被扼杀,学校教育不再是发现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基地,而是培养考试机器的加工厂,能否考出高分几乎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为了不断地考出高分,学生必须要压抑自己许多的个性(如被迫放弃与考试无关的爱好)和天性(无法充分地感受闲暇、快乐)等。可以说当今的学校教育过程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持久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制度化的摧残过程,厌学不再是差生所特有的表现,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会厌学。

②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努力的过程。

如今在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育中,学科成绩成为衡量、选拔学生最重要的标准。学习成绩是通过学生的分数来反映的,所有的学生在学校的发展过程均由所学学科分数构成的一条条曲线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成就都被精确地量化,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他们会为获得一个令自己和他人满意的分数在自己不擅长的学科不懈地努力,极力地取长补短,但结果总不尽人意,因而缺少成功体验甚至产生挫败感,幸福感更是无从谈起。

(2)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当今在功利性教育目标影响下的学校教育方式不是春风细雨般地谆谆教导、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推心置腹地心灵沟通,而是简单、粗暴的管教。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学业失败

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不应当学业失败,他们会用全班学业成绩最优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的学科接受能力,对学生实际存在的个别差异视而不见。如果有的学生成绩与教师所期望的标准相距甚远,教师通常会采用惩罚学生。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强化学生厌学的心理,进一步挫伤他们本来已经很脆弱的自尊心。

②教师依照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行区别性对待

当今学校教育中,依照学生的分数对学生进行有差别地对待,甚至给学生贴上无情的社会标签,如“绿领巾事件”已不止一起。由于成绩不好,许多学生会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甚至一些合法的权利都被剥夺,比如:一些教师会阻止成绩不好的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甚至剥夺学生上副课(音乐、美术、体育)的权利。

(3)不合理的课堂评价制度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评价标准单一

当今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对教师讲课内容作出正确反馈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很少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与培养。早在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就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显然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发展过程,并且在单一化评价标准下,许多潜在的人才可能被学校教育埋没。

②课堂评价指标不够标准化、科学化

目前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标准多是由任课老师自行制定,制定的标准不但受教师本身人格特征的影响,还受学校及班级的学生整体学业成绩水平的影响。在一个整体成绩水平高的班级,只要不是满分,就不被视为优秀学生;如果在一个普通学校里,学生即使拿到满分,教师也会告诉你要向重点学校的尖子生看齐。类似这样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无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谓通向成功道路的课堂教育过程成为一条充满荆棘,看不到终点的坎坷小路,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内心充满了焦虑、恐惧、无助感等许多不良的情绪体验。

三、幸福观视域下的学校教育变革

教育是一项育人的伟大事业,通过道德和理智的实践使学生获得幸福。幸福观视域下的学校教育改革应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充分体验教育过程的幸福

(1)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要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做法,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应视其为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不是负担,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通过教育使每个学生扬长避短,各有所长。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尽可能为每个孩子提供一个发挥其特长、展示其才华的机会,哪怕是一个精彩的课堂问题回答。

(2)容忍学生所犯错误,学会积极关注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作为教师切忌盯住学生错误不放,这样不但对学生及时改正错误无济于事,还可能对所犯错误进行无意识的强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已有的观点,将过去专注于学生缺点转向专注于学生的优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心都充满着被肯定、被发现、被称赞的渴望。对学生积极的关注可以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探索、发掘、展示自身的内在潜力、美德、优势。

(3)重视学生细微的改变,避免急躁心理

在当前功利性的教育目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心态浮躁,过分地夸大教育的力量,认为教育应该让个体在极短的时间里彻底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如果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看不到学生彻底改变,就会对学生失去耐心,认为孺子不可教也。其实任何一种教育都要通过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作用,由于个体间的差异,使得每个人在教育影响下的成长速度、范围都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不应当忽视教育中的“蝴蝶效应”,要知道任何细微的改变都可能产生“滚雪球”效应。

(4)培养学生心理流体验,改变课堂教学策略

心理流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ihalyi Csikszentmihalyi于1975年首次提出。他认为心理流体验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集中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理流产生时个体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它是学习、工作时的“最佳体验”,它能带来的内在满足感,能使个体在从事任务时满怀兴趣,忘记时间,不知疲倦,勇于探索。相关研究表明:工作难度与技能之间是否平衡、工作是否具有结构性、工作灵活性的高低、工作空间排列是否有创意等都会影响心理流体验的产生。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心理流体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以下策略的使用。

①技能与挑战平衡的课堂教学策略

目前课堂教学盛行一种学生学习任务的高挑战性和学生学习技能水平低下之间失衡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不断强迫学生做大量怪题、难题,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至于出现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如: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题能难倒数学本科毕业生。研究表明,技能与挑战之间的平衡是心理流体验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这种平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和探究兴趣,促进学生高效地解决问题,还能使他们享受挑战带来的那份内心冲击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流体验。

上一篇:将智能设备武装到全身 下一篇:提高变电安全运行和可靠性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