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哥说事③草根戏迷

时间:2022-10-27 07:09:02

老郑是个骨灰级川剧迷,但他很少哼哼唱唱,用票友的话说,别人唱戏要钱,他唱戏要命。老郑名气大,是因为他带出了一帮最草根的川剧发烧友。九年来,这拨人经常租个车儿满世界跑,找廉价的民间川剧团(俗称火把剧团)过戏瘾,类似今天有人喜欢穷游,他们喜欢“穷看”。

老郑名郑国林,以前是钢铁厂工会俱乐部主任,后承包一家茶园。茶园摆几桌麻将,三缺一时,他技痒难熬,别人说你要上我们宁愿先把钱给你。原来,老郑是有名的麻将杀手,人家摸牌,他瞥个眼神儿就吃准要和哪一张。麻友沮丧地说,珍惜生命,远离国林。

茶园的麻友减少了,渐渐没了生气。后来有一件事对他触动很深:厂宿舍区有个鳏居老人,一天到晚蜗居在黑黢黢的屋里,他养了只乌克兰牧羊犬,那狗儿只想吃煮熟的鸡肝,逢着老人生病没力气去菜市场,狗东西马上六亲不认搞暴动,它趴开后腿在主人身上拉屎,还将他最喜欢的一套紫砂杯蹬碎在地。老人气得不想活了。

郑国林听了鼻子发酸,思来想去,他组建了一个中老年川剧爱好者协会。这应该是门槛最低的协会,每人每月10元钱,想进的,报个名;要退的,吱一声,一切AA。经费不够用,找一汽车修理厂老板“化缘”了几万块,协会才鼓捣起来。

那协会最多时有80多人参加,一度声势浩大,但折腾来折腾去只剩20多人。如今,演川剧的越来越少,看的人更少了。郑国林鼓起眼睛说:人在阵地在,哪怕只剩两三个人,协会也要整下去。

郑国林他们没什么钱,戏瘾又大,只好竖起耳朵到处打听,哪儿有便宜的或不要钱的川剧演出,就去看。老郑还找人打印了一份成都周边火把剧团名单,每月至少组织两次外出听戏。这些年,他们先后包车去了新都、金堂、德阳、绵阳看演出,最远还去过宜宾、泸州。

冬寒夏暑,多少个圆月高挂的深夜,这群戏疯子走在街头,乐颠颠哼几旬“恨爹爹攀权贵贪图富有,错将儿许与那纨绔之流”“贤弟,酒虽不饮,琴是要弹的”。回到厂区,无论多晚,无论多远,身大力不亏的老郑一一把几位年长者送回,搀扶他们上楼开门。

每逢过节,有人想打牙祭品尝专业川剧团的演出,老郑就事先开会征求意见,当然前提是瞅一眼剩余的钱够不够用。有时憋慌了又不想外出,他们就请外地的川剧团来本地演出。没场子,他们就在团结西路租了个用板房改建的简陋剧场,取名“开心剧场”。

郑国林把很多无助的中老年人拉到剧场,看到他们开心的样子,他也有了点成就感。前几天,他们还一本正经开了个协会成立九周年纪念大会,请来广汉的雒兰川剧团演出《上游庵》《太君辞朝》等折子戏。开场前,一阵锣鼓唢呐先暖场,郑会长拉拉西服领带,昂首出场。

会上,小学文凭的老郑中气很足地讲了一小时,他从中国改革开放讲到人民群众需要文化生活,从中老年借钱炒股的危害讲到过分玩手机会影响家庭生活,从川剧的起源流派讲到技术上的领腔合腔,从竞华陈巧茹讲到汪峰章子怡,好像他很有学问的样子,好像他忽然成了大学教授。其实,为这一小时,郑国林前一晚还把老伴赶去沙发睡觉,自己借书恶补了大半夜。

当然,老郑平时讲话也挺风趣,活脱脱像是从川剧折子戏捞出的台词。有人说,听老郑讲话,也是听戏。

上一篇:新华联合:探索现代图书出版物流升级之路 下一篇:手续如何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