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井影响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

时间:2022-10-27 07:03:01

躺井影响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

[摘 要] 管、杆、泵造成躺井的比例逐年增大,给控制躺井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成为制约原油生产和延长油井免修期的瓶颈。通过源头、过程、结果三个方面加以强化,躺井数必然会得到有效控制,躺井控制工作也会见到一些实效。

[关键词]躺井 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327-01

因管杆老化和水质变差使管、杆、泵造成躺井的比例逐年增大,给控制躺井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成为制约原油生产和延长油井免修期的瓶颈。如何做好躺井控制工作,达到减少躺井数、降低作业费用、延长油井免修期的目的,经过分析认为躺井控制工作应从源头、过程、结果三个方面加以强化。

1 源头控制

1.1 存在的问题

新杆质量存在问题:48-N315井,2007.5.21-5.26检泵测压作业,更换新抽油杆,生产71天后躺井,8.7日作业解剖为第87根抽油杆本体7.0m处断。新管质量存在问题: 45-345井,作业605队9.30-10.3带产检泵,10.1日起原井发现泵上10根油管丝扣磨损严重(该井油管是07.4月份作业时换的新油管),经作业科、作业大队、油管厂相关负责人员现场落实,定性为油管质量问题。泵的质量存在问题,生产周期较短:采油九队07年1-9月作业井解剖有10口井为活塞上凡尔罩断脱,平均生产时间为359天(如果去掉42-375生产846天、41-305生产869天,剩余8口井的平均生产时间仅为234天)。

1.2 措施及建议

1.2.1 加强井下工具用具、化工用料的质量检测及规范进货渠道等,从源头上进行控制。这里以泵为例来说明一下:针对泵活塞上凡尔罩断脱的井,建议落实上次作业时下的泵是哪个厂家的,通过汇总结果可以知道是哪个厂家的泵易出现问题且生产周期有多少天,并联系厂家能否进行质量改进。

1.2.2 在井下恶劣环境及多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活塞上凡尔罩出液处120度方向的三个拉筋是最薄弱的地方,容易发生断裂;上凡尔罩与活塞本体2个细扣连接处容易脱扣。经过与有关厂家联系,对活塞上凡尔罩断脱的问题进行探讨,可以对活塞上凡尔罩进行技术改进:①、强度改进。活塞上凡尔罩改为不锈钢,提高强度。②、形状改进。改变目前活塞上凡尔罩的形状及连接方式,包括去掉上凡尔,实行双下凡尔等多种形式。

1.2.3 建议采油厂相关业务部门对有关厂家进行参观考察,就技术、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论证可行性,并进行现场实验及效果跟踪,同时在进货时与厂家签定相关协议,包括生产时间质量问题索赔等,以此来促使厂家提高产品质量。

2 过程控制

以油管问题造成躺井为例来说明:采油九队2007年1-11月躺井44口,因油管问题造成的躺井及报关井35口,其中躺井17口,占躺井总数的38.6%。

2.1 原因分析

(1)油管出现断脱漏等问题的理论分析。油管在轴向力作用下并不发生类似于抽油杆的上下运动,而是在周期性变化的动载作用下产生强迫振动,这是疲劳断裂的基本条件。油管螺纹在受到扭矩作用上紧扣后,在油管与接箍间因形成过盈而产生环向、轴向和剪应力应变,同时螺纹锥度配合达到公差极限时,会加速疲劳断裂。所以,锥度的偏差、机械加工质量不符合标准、上扣扭矩过大及存在弯矩等,都是油管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2)油管断脱漏等问题的出现是目前开发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理论上油管按照7年寿命测算,年更新率应在14-15%,目前油田处于特高含水阶段,腐蚀、偏磨等问题日趋突出,油管更新不及时成为躺井数增加的主要原因这一。采油厂受成本制约,油管投入不足,更新数量不够,部分油管超期使用,生产过程中断裂、漏失等造成躺井。近年来,因油管老化问题造成的躺井频繁出现,导致躺井数逐年上升。

2.2 存在问题

2.2.1 新油管投入不足、更新数量不够、修复油管存在机械加工质量问题,导致目前井内油管超期使用,造成油管断脱漏等问题的出现而躺井。

2.2.2 作业施工方面存在问题。作业系统分离后,仅仅从以原油产量为中心转到以作业利润为中心,而没有完全确立甲、乙方关系,只要乙方权利而不要乙方义务;因各种原因造成现在的作业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些不负责任的措施。如:井架天车、滑车、井口三点不一线、起下油管不使用小滑车、液压钳上卸扣操作不当以及解卡施工等对油管造成损害。

2.2.3 目前监督的重点放在工序施工质量方面较多,而放在制止作业习惯性违章操作方面较少;监督人员大部分来自基层作业队,和作业队施工人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老乡、同学、朋友等关系造成部分监督人员在执行制度、标准上打了折扣;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不愿意得罪人”等一些想法时有出现,导致油管受到伤害等一些问题当时未发现处理而成了隐患,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暴露出来。

2.2.4 单井参数优化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泵挂深、冲次高、负荷重是导致躺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许多单井中还存在生产参数不合理的现象。

2.2.5 旧油管的管理需进一步细化。目前,旧油管还不能完全做到分类、分级、分年限管理,不能满足不同区块、不同深度油藏对不同管材的需求。(3)措施建议:1、控制作业费用的关键一是要控制作业总工作量,二是要控制单井作业成本。单井成本一是材料成本,二是工序劳务成本。明确投入油管费用与生产周期、再次作业维护费的关系。同时,可以从别的很多方面挖潜来控制作业费用。所以,在油管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该换的必须更换,避免油管超期使用导致躺井。建议:对油管腐蚀、老化严重的井作业时更换;对于大头井作业时更换,防止因油管问题造成的躺井在短期内重复出现;对于修复油管应加强质量监控检测,避免因为质量原因而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出现断脱漏等问题;局下作业专项资金考虑适量专门使用,以提升井筒装备水平。切实做好参数优化工作。对于生产井,精细日常管理工作,对参数、泵效、电流等资料经常关注、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对于作业井,在工艺所等部门的优化软件帮助下,结合单井实际,设计合理的泵径、泵深、开抽参数及井内管、杆组合等。建议:逐步采用大泵低参数开井;考虑载荷、节电等问题;对于载荷大的井,下∮76油管及∮22、∮25高强度杆组合。

2.2.6 依靠技术配套有效控制躺井,降低维护作业工作量。根据不同区块、不同类别油水井优化管杆组合,降低因断脱原因造成的躺井。建议:对稠油井采取空心杆+高强度杆组合;偏磨井使用分公司偏磨专项资金配套防偏磨杆及防偏磨油管;对腐蚀井配套防腐油管;对深井逐步采用N80油管。

2.2.7 对抽油杆偏磨的井,进行现场油管检测,不合格的油管做好记录单独回收存放,避免由于内壁磨损生产一段时间后在高压下产生裂缝而躺井或转到别的井使用时又出现问题。

建议:今后加强协调,对管材的回收和修复进行细化管理。

3 结论

在看到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希望,在看到不利的时候要看到潜力,希望大于困难,动力大于压力。虽然目前控制躺井工作面临很大困难,但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们就应尽最大的努力。通过源头、过程、结果三方面工作的强化,躺井数必然会得到有效控制,躺井控制工作也会见到一些实效。

上一篇:浅谈工业仪表的一些应用与发展 下一篇:2050热轧厂液压活套控制原理与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