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壶口水利风景区保护与建设开发的探讨

时间:2022-10-27 06:48:54

关于壶口水利风景区保护与建设开发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在水利风景区开发与建设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保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既是积极贯彻我国现阶段水利工作方针的有效措施,对保护秀美水土与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从壶口景区的实际出发,对水利风景区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有效开发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景区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风景区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242-01

壶口景区是国务院1988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是黄河第一大瀑布。壶口瀑布以其气吞山河之势被誉为“民族魂”,彰显了中华民族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是黄河壶口瀑布成为“天下奇观”独特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当地政府以创建4A景区为契机,按照“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思路,坚持景点开发、宣传推介、文化发掘,旅游事业搞得红红火火。

虽然壶口旅游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础设施、景点布局、旅游环境等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服务质量也进一步提高,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急需着力解决。壶口旅游开发只有正确定位,发挥优势,围绕地域文化,突出黄河历史,展示黄土风情,体现人文精神,才能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一、景区生态环境问题概述

风景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积极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随着周边经济的繁荣,景区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与破坏。特别是在景区上游很多工业园区的投资与建设使得景区的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目前看来造成污染的主要来自于旅游、餐饮、工业等方面。

景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污染等几个方面。景区内由于旅游管理水平有限再加上近年来游人数量增多,水面的漂浮污染物增加,这些垃圾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上游工业园区主要是以硅铁冶炼为主,冶炼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粉尘,再加上绿化不够,这些大气污染一时难以解决;再加上近年来景区附近的居住区不断增加,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不仅破坏了景区的美观,也给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

二、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水利部于2001年7月成立了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水利部综合事业局。2004年5月颁布实施《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2004年8月施行行业标准《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2005年4月印发实施《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2006年3月实施《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截至2005年10月,5批192个景区被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伴随“国家水利风景区”管理工作的推进,各地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逐步加强,陆续建立了水利风景区建设规章,基本形成了管理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水利风景区的发展。从实践成效上来看,不仅较好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其独特的保护水源、修复生态、维护工程安全运行的功能作用越来越明显。“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理念,越来越为社会所认可。

三、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够。部分景区管理部门和单位,对于水利风景区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形势认识不够,对于水利风景资源的珍贵价值认识不高,理论研究不足,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措施乏力。

规划工作薄弱。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涉及水工程安全和水源、水环境保护以及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等问题,有其特殊的内容和要求,需要以规划来保障。但目前,大多数地区还没有编制本地区的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相当一部分景区的规划有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资金投入不足。水利风景区的基本作用在于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工程安全的维护,对此公益性的工作,各级政府还都囿于财力所限,缺乏应有的经费支持。各景区单位的投融资渠道不通畅,还没有把有关政策用足、用活,落到实处。

经营管理粗放。多数水利风景区的经营管理与水资源或水工程的管理一体化,分工不明,责任不清,机制不活,缺乏人才,经营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四、科学发展观理解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是近年来水管单位体制改革闯出的一条新路子,也是发挥水利资源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水生态环境的改善,将极大地提高水利风景资源的价值。同样,在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展水利风景区建设,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发展水利旅游,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为水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支持。另外,通过开展水利旅游,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可以成为向社会宣传“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理念的理想平台。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综合了水生态环境中十分重要的水体、水利设施、文化等自然与人文要素,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具备广阔的视野,对“人水和谐”有着深入的了解。

五、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风景区需要水,更需要优美的环境。要以水文化为主题,在建设的过程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将水利风景区建设好,经营好。因此,三门峡大坝风景区在未来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1.通过先进的理念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在景区生态环境生态保护中,需要将水生态环境保护性建设与修复为重点,着力提升大坝的生态服务功能,在具体的实践规划中,要坚持严格规划、严格构筑、严格建设,注重在维护中体现文化的内涵拓展,使工程展现出生态的、文化的、地域的特色。

2.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有义务进行政策导向与规划,在包括在景区内区进行生态建设与修复总体规划(目标、思路与具体措施等)、政策导向、项目支持、协调服务、意识宣传,此外,政府在检查监督方面也应起主导作用。

3.综合多项技术,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修复

对于风景区来说,可以采用截污减排、还原清淤、绿化坝区、营造水边空间、增加水生植被等多种手段,坚持自出创新与科学治水,实现以人为本,坚持景区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李喜印.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12

[2] 王琳. 亚布力水利风景区规划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12

上一篇: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下一篇:颜面烧伤病人的护理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