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时间:2022-10-27 05:50:09

论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在承接建筑工程之后,施工企业所关注的是如何在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在施工前、中、后能够注重工程造价管理。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和房屋建筑施工中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造价管理进行探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在相同的开发建设环境中,为了适应不断改革与发展的经济体制,满足市场的需求,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多企业开始从降低生产的成本的角度出发,加强工程的造价管理,希望走出一条能够把控竞争主动权的发展道路。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1、动态性

在施工企业实际施工中,一成不变的东西很少,大部分都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不断的适应,其中包括设计图纸的中途变更以及修改,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等这些因素都体现了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这个最大的特点。

2、市场性

投标竞争中形成的合同价是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控制的指标,这个指标突出了市场中竞争与供需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市场中就是强烈的市场竞争关系会使得工程价款中的条件难以满足,会增加投标的难度,反之亦然。因此在现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条件下,施工企业造价管理必须满足市场的特点,具有优胜劣汰性、风险性以及竞争性。

3、联系性

建筑产品完成的过程中,从不同的方面看有不同的项目,比如从横向来看,一般包括概算预算、合同签订、劳务调配、物资供应以及机械配置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完成不是仅仅依靠一个部门来完成,必须通过不同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与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相互监督将促进任务的顺利完成;从纵向的角度来看,一个合格的产品应该通过信息登记和跟踪、项目招标、合同签订、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这几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样需要环环紧扣,相辅相成,任一方面的控制不当都会导致整个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停滞,影响工程的进度。

4、特殊性

施工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就要不断的满足客户的需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但是施工企业所涉及的每个项目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地理环境的不同、气候的不同、建筑规模的差异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施工技术以及施工难度的不同,最终的工程造价也是不同的,因此应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项目管理以及造价管理是必须的,也就导致了其特殊性。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1、盲目的经济决策

就初步的建筑工程设计周期来看, 由于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成熟条件相对缓慢,这样也影响了工程设计的进展,常常会出现拖延设计周期的现象。 但是,就算是时间紧迫却依然要求在初步设计上绘制出 1%比例的设计图纸, 也就使得原本就非常欠缺的时间变得更加紧凑。 为了满足时间方面的要求,在设计中出现错误也就在所难免,这样的设计图纸,经济性更是无从说起。

2、不受限额控制的工程设计

目前,对于工程设计的经济责任还未进一步加以落实,导致设计人员在思想上难以对工程项目有着系统化的认识。 从实质上而言,工程设计主要包含了经济与技术两个方面,可以说,控制工程造价最关键的阶段就是设计。 但正是因为设计人员缺乏工程造价管理认识,在接到设计任务之后, 一直到方案的制定没忽视了工程造价的重要性,从而出现随意提高设计标准,打破面积定的限制,这样的设计谈何做到工程造价的控制。

3、未形成全成本的管理理念

由于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认识还处于初期阶段,使得施工企业认为工程造价管理仅仅局限于预算与结算两个方面。 对于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使得工程造价难以做到有效控制。

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造价管理

1、施工前期

1.1、做好总承包合同的完善化签订。 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当中,合同条款的签订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签订的具体操作中,不仅需要参考招投标文件,同时对施工设计、文件当中不明确的地方都需要提出来,在合同签订中需要懂得互惠、平等与尊重,从而签订出最具合理性的条款。

1.2、预测成本,这是追求最大化利益的直接途径。 开展成本预算不仅能够避免财务部门在报表当中出现滞后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避免账面上的成本失控。 在施工之初,需要依据定额标准,做好施工图的预算工作,并且在人工、机械、材料等使用费用上做好预算,严格控制施工定额,找准成本降低的最佳途径,确保工程造价的目标得以实现。

1.3、工程成本需要通过合同的签订来加以实现。 在合同签订时,必须严格的审核每一条款、每一规定。 如果是单项合同的签订,必须与相关的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并且建立针对性的考核制度来细化合同,将成本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人头,做到层层把关、人人控制。

2、施工中期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一直以来都是施工单位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善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控制,才能够通过现场的实际针对性地加以控制,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 在工程施工阶段,主要是机械设备、材料与人工成本几个方面:

2.1、机械设备费用控制

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来选择机械设备,才能够将机械设备的工程完全发挥出来,避免出现浪费现象。 并且在施工与工序衔接组织之间,还需要考虑到机械的闲置问题,避免长时间的闲置影响机械的很实用效率。 同时在正常使用机械设备时,还需要注重日常的维修与保养,尽量避免机械设备出现故障。 对于需要外租的设备,应当对市场有关的信息加以调查,尽可能减少机械设备在租赁与使用方面浪费较多的成本费用。

2.2、材料价格控制

在选择施工材料上,应当贴近市场的具体变化情况来选择符合要求的厂家。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也可以设立信息管理部门做好市场材料价格信息的收集与掌握,了解市场变动。 然后根据材料市场价格信息,对于每一个时间段的工程材料单价做好相互的比对,系统的分析进货的时间、渠道与价格,从而选择最贴近实际要求的采购计划。 同时还应当建立报价管理制度,严格的控制材料采购价格,避免材料采购当中出现不规范的现象,以此来减少材料成本的浪费。

2.3、人工成本控制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期间,还应当控制好作业层的人工成本费用。 应当根据目标责任成本与施工组织设计原则,通过班组考核的基本方式,采取工程单价承包,对施工当中班组的责任与权力加以明确。 并且还可以实行竞标的方式来吸引班组,以此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在具体的施工期间,需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实时管理,以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为基础,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工程施工当中大量劳动力的浪费,也能确保工程能够按期、定量完成,进而减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施工后期

在房屋建筑工程竣工后,需要严格的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材料,并且还需要进入施工现象,将施工单位上报的材料与实际的现场情况进行详细比较,避免施工单位刻意乱报,提高工程造价。 如此,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更好的为经济效益服务。

结束语

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造价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需求,尽管地位仍很重要,但是当前的造价管理既可以减少不必要各种浪费,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完成成本控制的既定任务和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在施工阶段一定要加强工程的造价管理。作为一个施工企业,需要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力,拥有完善的制度,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就需要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能够兼顾每一个工作节点, 对于每一环节的问题都能够形成系统化的管理,如此才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的经济性、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葛妍,许靖.有效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完善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78-79.

[2]王鹏程,王春萱.浅析代建制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重庆建筑,2011(08):85-86.

[3]王波,刘洁,王华.浅议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科技资讯,2009(23)44-45.

上一篇:浅谈XRY节能装饰板施工技术 下一篇:论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施工过程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