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法与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12 02:09:27

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法与策略研究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直接与建筑工程质量挂钩,建筑工程造价也是建筑公司能否盈利,能否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关键。对工程造价全程进行管理监督,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可以预见性的规避很多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公司经济效益都有保障作用。本文即对工程造价中的管理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推广运用,从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利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工程既定目标的基础上,为保证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建筑公司的经济效益以及工程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坚持各司其职的原则,从工程立项建设之初到工程建设竣工结束都贯穿全程的对工程建设造价进行全方位控制管理的活动。工程造价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对工程建设之前的投资预算、建设之中的价格管理、建成之后的利润计算等全方面的控制把握,是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当前的工程造价在很多层面还存在问题,在施工建筑中要及时认清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表现

(一)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造价管理意识淡薄表现在工程投标和工程施工两个阶段。在工程投标阶段,造价管理人员缺乏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全盘了解与客观分析,对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产生影响,大多是盲目的加入投标队伍,一味投标,并未结合自身的施工能力对中标的可能性分析研究。在工程施工阶段,技术人员只顾忙于施工,对施工临时出现的工程增减、人员流失和意外事故产生而导致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并未做好及时更新统计工作,从而出现材料损耗严重、工人工资模糊不明、设施设备低效利用等浪费现象,增加工程造价成本。

(二)工程造价缺乏预见性,资金到位困难

市场上的建筑材料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掌控着,建筑单位很难对各项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行预见性的把握,从而使其在工程招标阶段对标底和标价预算估价不到位,各施工方为争取到工程建设的承办权而展开价格战,甚至是恶性竞标。这一问题导致的后果就是工程开工建设后资金明显不足且到位困难,进而出现停工、粗制滥造、拖欠工程款等现象。工程从立项之初到最后因资金缺位而导致工程半途而废的例子不在少数,不仅使施工企业利益受损,还会极大地打击施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损坏企业社会信誉。

(三)法制监督管理缺位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法律制度不健全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规范的重要原因。工程造价中经常会出现恶性竞争、不规范施工等违规违法行为。在投标阶段,很多不成文的规定限制了那些资质优良、施工能力过硬的中小企业发展,而一些得到施工机会的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各种不正当手段加大原定施工成本,影响造价真实性,并且在成本增加的基础上工程建筑质量还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国家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的法律法规缺位直接导致了工程造价中竞争不公平、质量无保证、成本狠增加的现状。

二、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法与策略

(一)强化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造价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工程造价管理要贯穿于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规划阶段、施工建设阶段及工程竣工阶段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有全过程管理控制的观念,树立全程监控管理的意识。在工程投标立项之初就进行详尽的工程造价预算,选择可行性和中标可能性的大的标的投标,在施工建设中要及时深入施工现场了解人力、物力及财力的耗损或增加情况,收集一线数据,更新数据资料,监督各项工程要素发挥最大功效,保证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造价控制不是单一环节的控制,需要各阶段联动配合,建立完善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工程造价对建筑施工的重要性要求其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学科的丰富知识储备。工程造价涉及多方面的管理知识,在经济、技术、法规等方面都有涉及,需要既具有多门综合学科知识,又具备施工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事无巨细的工作,还要求管理人员有充分的耐心、责任心来应对工作中的各项问题。

(二)加强招投标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确定依靠招投标形式进行,然而现行的招标投标制度在很多地方不完善,恶性竞标、管理缺位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招标投标秩序。加强招投标管理,要建立健全招投标实施管理细则,明确限制打击恶性竞标的方式方法,纯洁招投标环境。在施工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不胜枚举,建筑方面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利于此类现象的减少和杜绝。建立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使市场调控有法可依,使工程造价管理走上法治轨道,同时也可以获得法律的保护。

(三)优化工程设计方案

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工程从文案图纸设计到最终工程建设成功投入使用的全程控制管理,优化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和建成投产后的生产、销售、经营上都具有重大影响。施工方案的选择要遵循实事求是、经济实用的原则,盲目追求奢华、高规格的建筑风格不仅对生产技术有很高要求,所需投资也异常高昂。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设计方案能否得以投入建设,而且现实中也不乏很多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建筑。它们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作用微乎其微,难以发挥后续生产、经营功能,不利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难免被人诟病。

(四)合理整顿工程造价资料

工程造价需要大批、多方面的资料支持,在进行工程造价之前必须将收集来的各项资料进行合理分类,归纳整理,为工程造价提供依据,也同时为工程施工提供数据指导。

三、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贯穿工程建设始终的重要的而关键的任务,对工程质量、经济与社会效益等方面直接关联,在现实的工程造价中,管理人员务必树立强烈的工程造价管理意识,坚持科学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办法,不断提升造价管理水平,更好的为建筑事业服务。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及早健全,为建筑行业发展营造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庞珊珊.工程造价中的疑难问题与解决办法[J].经济视角,2011(6).

[2]叶小玲.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7).

[3]陈静.有关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20).

[4]张建春.影响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因素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

上一篇:逆作法地下连续墙后注浆施工技术探讨 下一篇:浅论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