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解析

时间:2022-10-27 05:41:55

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解析

摘要:建筑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门建筑学科技术的运用,更是一种艺术的发挥;当代社会的发展,依托现有的经济基础,在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之下,建筑产业的各种技术的发展应用便得到了广泛的改革;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在以及在建筑产业中建筑人才的不断涌向;在实际的建筑应用技术的发展使用过程中,为了满足当代人对现代生活设施的需求以及对住房的要求,在进行建筑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过几代人不断的努力,我国的填充墙砌体施工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以及发展,该技术的使用促进了我国承建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施工质量的保障,促进了我国承建企业的施工技术发展。

关键词: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墙面施工建设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施工技术应用,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墙体的建设是整个建筑产业在建筑过程施工中的依托基础;如果墙体建设施工不过关,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过程,甚至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在墙体施工的发展过程中填充墙

砌体施工技术的出现,有效的改善了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间题,在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施工建筑地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施工技术的规划,确定该技术的使用措施以及方法;为了提高大家对建筑产业的了解,我将简述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

1技术准备

为了提高施工的质量以及速度;在施工措施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对建筑在建设中各项要求及规划建筑方式进行了解,认真审核在技术操作过程中我们可能遇到的间题,对技术使用过程中各墙体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

1.1砌筑前,应认真熟悉图纸,核实门窗洞口位置及洞口尺寸,明确预埋、预留位置,算出窗台及过梁顶部标高,熟悉相关构造及材料要求。

1.2已审核完建筑施工图纸,并确保填充墙、门窗洞口的位置、轴线尺寸准确无误,确保圈梁、过梁的标高正确。

1.3使用经过校验合格的监视和测量工具。

1.4制定该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检查验收制度等到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2.材料要求

2.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常用尺寸规格尺寸有:长度(m m):600;宽度(m m) :240,200,120等。高度(m m) : 300,250,200等。其规格尺寸比较灵活,根据设计要求,可根据需要选用或加工。

2.2施工用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22.5级或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需新鲜、无结块。

3.技术的关键要求

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的应用有助于我国在建筑施工中质量的良好保证,该技术的应用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进行施工,相关人员应该时刻监督施工质技术措施的应用是否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对该技术的关键要求有以下几点:

3.1砌筑

1)墙体砌筑应从房屋外墙转角定位处开始,按照设计图和砌块排版图进行施工。在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立皮数杆,间距宜小于15m。皮数杆上应标出砌筑皮数、灰缝厚度、砌筑标高。在皮数杆上相对砌块边线间拉基准线,砌块依基准线砌筑。

2)砌块砌体的砌筑形式只有全顺式一种,即每皮砌块均为顺砌。填允墙砌筑应错缝搭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 mm;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 /3;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接钢筋或钢筋网片;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3)砌筑砂浆应随铺随砌,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竖缝四槽部位应用砌筑砂浆填实;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随砌随将伸出墙面的灰刮掉,缺灰处应补浆压实,待砂浆稍凝固后,墙面必须用原浆做勾缝处理。可采用钢筋在水平、垂直缝中用力勒,使灰缝砂浆更加饱满、密实、均匀。灰缝宜做成凹缝,凹进墙面2mm。

4)砌体灰缝横平竖直、均匀、密实,厚度和宽度正确。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 mm,一般为8-12mm;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分别宜为15 mm和20 mm。

5)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刹搓,刹搓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 /3。正常施工条件下,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4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相邻施工段的砌筑高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高度,也不应大于4m。

6)在砌筑中,需要移动砌体中的砌块或砌块被撞动时,应清除原砂浆,重新铺砌;门窗框与砌块墙体连接处应砌入埋有沥青木砖的砌块或混凝土砌块;水电管线、孔洞、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的敷设、安装、预留预埋,应按砌块排版图设计,在砌筑时与土建施工进度

密切配合进行,不得在己砌筑的墙体上凿槽打洞;切锯加气混凝土砌块时,应采用专用工具等。

7)填允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允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砌块端与墙、柱应用砂浆挤严塞实。墙段长度大于5m时,墙顶应与梁底或板底拉接。

3.2构造柱、芯柱、圈梁、混凝土带、抱框

1)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马牙搓应先退后进,预留的拉接钢筋应位置正确,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构造柱截面不小于240 mm x墙厚,纵向钢筋4Ø12,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混凝土保护层宜为20 mm,且不应小于15mm。混凝土坍落度宜为50-70 mm,当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坍落度宜为140-160 mm。构造柱两侧模板必须紧贴墙面,支撑牢固。

浇灌构造柱混凝土前,必须将砌体留搓部位和模板浇水湿润,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和其他杂物清理干净,并在结合面处注入适量与构造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子水泥砂浆。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分段浇灌、分段振捣。振捣时,应避免触碰墙体,严禁通过墙体传震。

2)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芯柱截面尺寸不小于120mm x 120mm,纵向钢筋1Ø12。芯柱混凝土要具有高流动度、低收缩的性能,其强度等级不低于C20。芯柱混凝土应在砌筑砂浆强度大于1 MPa时,方可进行浇灌。浇灌芯柱混凝土前,从柱脚留设的清扫口清除砌块孔洞内的砂浆等杂物,并用水冲洗孔洞内壁,然后将积水排出,用混凝土预制块封闭清扫口。先注入适量与芯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浆,再浇灌混凝土。芯柱宜按层分段、定量浇注。每次浇注高度应不大于1.5m.混凝土注入芯孔后用小直径插入式振捣棒略加振捣,待3一5 min多余水分被块体吸收后再进行二次振捣,以保证芯柱灌实。

3)砌体中的拉接筋或网片应置于灰缝中,埋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拉接筋两端应设弯钩。拉接钢筋或网片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水平灰缝厚度应大于钢筋直径4mm以上。砌体外露面砂浆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

3.3其它方面

1)凡墙体易于开裂的薄弱部位应予以加强,如窗上下450部位,墙体与不同材料(混凝土墙、柱、过梁等)的界面、经常磕碰易损(墙的阳角)部位等,一般可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外墙)和粉刷石膏(内墙)压入玻纤网格布处理。

2)墙体外表均应做保护面层。外墙的突出部位均应做好排水、滴水。避免墙面干湿交替或局部冻融破坏。

3)墙应与主体结构的柱、墙、梁和顶板有可靠的连接。

4)采用双排脚手架或里脚手架砌筑,严禁在砌筑的墙体上设脚手孔洞。

5)墙体砌筑完成后让其充分干燥、收缩后再作抹面。

结束语

砌块填充墙施工中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就是墙体开裂。在砌块填充墙施工中,要从设计构造、材料使用、砌筑工艺、施工要点、质量要求、技术措施、后期饰面等方面严格控制,防止裂缝。

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在建筑产业的良好运用,促进了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建筑产业施工的施工质量,促进了我国承建技术的良好发展;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只有不断的对填充墙砌体施工技术进行完善及改进,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其在承建施工中的运用及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王消伍,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施工技术, 2010(1):176.

[2].林建京.填充墙中拉结筋后植安装方法的试验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10(05).

[3]郑茂军.,建筑幕墙预(后)埋件的质量控制[J].福建建设科技,2011 (06).

[4].陈键.沉箱化学植筋在厦门港嵩屿港区二期岸壁A标中的应用[T].福建建筑,2010(02).

上一篇:试论古建筑设计中尺寸标注 下一篇:提高水利工程勘测设计质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