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霍懋征教老师“聪明”

时间:2022-10-27 04:58:51

我看霍懋征教老师“聪明”

案例片段回顾:霍懋征老师给低年级学生教学“聪明”一词时,不是直接讲解词义,而是说:

“每个人都有四件宝。如果学会了运用这四件宝,人就会聪明起来。”接着她让学生猜四则谜语: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耳朵)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红门楼,白门槛,里面坐个嘻嘻孩。(嘴巴)小白孩,住高楼,看不见,摸不着。(脑子)

接着分析字形:“聪”的左边是“耳”,右上方两点代表眼睛,右边中间是“口”,右下文的“心”代表脑子。四件宝合起来就是“聪”。最后霍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聪’字后加个‘明’字是因为这四件宝要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你就会聪明起来。”自从看了霍懋征老师对“聪明”一词的教学片段,心中感慨颇多!

霍老师从引导、编谜语到解说“聪”的组成,以及“聪明”一词的意义都充满了趣味性,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被调动起来,学习的兴趣也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不用多说!

自己也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也深深懂得汉字的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重要任务之一,反思自己的教学,再看霍老师的教学,感觉受益颇多。

一、在汉字的教学中,霍老师充分注意了学生的心理

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汉字的学习中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如果过于抽象,学生不感兴趣,那么即使死记硬背记住了这个字,还是会因为不理解而忘记。而霍老师的这一教学方法,不是简单地拆分“聪”字,而是由每个人都有的“四件宝”激趣引入,再以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谜语来认识“聪”的组成,自然地结合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他们的印象想不深刻都难。这时再对“聪明”一词进行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最后霍老师告诉学生:“‘聪’字后加个‘明’字是因为这四件宝要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你就会聪明起来。”试问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聪明起来呢?

这使我想到了自己的汉字教学思路:认读字音―示

范书写―学生描摹―练写―纠正改错。一课又一课,一天复一天,多么单调、多么机械的汉字教学呀!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都被我在无形中抹杀了,可我却总把责任归结到孩子们不细心、不用心上,实在是汗颜呀!

在今后的汉字教学中,我也该花点心思,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图片和一些儿歌或拆字法等等,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啦!

二、霍老师重视对学生学习汉字方法的指导

霍老师对“聪明”一词的识字教学富有趣味,富有创意。你看,霍老师用拆字法,将“聪”字拆开几个部件,再把一个个部件构建起来,类似制造工具一般的识字方法,可能也是古人造字的方法。这本身就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而拆字识字法主要还是为了怎么运用这个字。所以霍老师不是单独地讲解“聪”字,而是“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聪’字后加个‘明’字是因为这四件宝要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你就会聪明起来。”这不仅抓住了小学生爱聪明的心理,也在心理愉悦的同时掌握了“聪”字的运用。我们也经常会说,在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光说不练是假把式,而霍老师才是真正地在“练”,真真切切地在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她对“聪”字的拆分,对“聪明”一词意义的理解都说明了她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教师。

由此可见,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多么重要。给她们“鱼”吃,总有“吃光”的那一天;教给他们“捕鱼”的本领,才是长远之计!

三、对教材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拓展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但教材不是束缚教师的桎梏!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要合理使用教材,不能照本宣科,要学会取舍与拓展!但说和做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从此教学片段中我们看到霍老师不仅拓展了教材的资源空间,而且使教材内容形象化了、通俗化了、可视化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学生化了!而这一切主要是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儿歌来完成的。她围绕认识和理解“聪”字编创的这几句话,组合起来就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学生的心理、兴趣得到激活,对“聪”字的认识自然容易接受并且得到固化,从而把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内容有效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在教学中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根本是学生,衡量一节课的好坏,关键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我想霍老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考虑到了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关注学生出发,所以才能出现如此精彩的课堂,如此有趣的汉字教学。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主动、学得有趣,不正是我们每位教师努力的方向吗?通过对霍老师这一教学片段的研读、思索,我深深感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对霍老师的“用心”也是自叹不如。如果我们依然不去学习,不去思索,故步自封,停在原地,我们终将被时代淘汰,被家长唾弃,被孩子们抛弃。

霍老师对“聪明”一词的教学,真正体现了她的“聪明”。而这一“聪明”源自霍老师的努力和用心!感谢霍老师让我发现汉字的教学是如此的有趣,如此的有意义!

上一篇:小学思想品德在学生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 下一篇:生态课堂理念运用品德学科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