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本是“公众卫生节”

时间:2022-10-27 03:47:24

“端午节”本是“公众卫生节”

现今许多人以为端午节仅仅是个吃粽子和吃咸鸭蛋或者划龙船的节日,或者只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一个节日活动,其实端午节有着很深的传统文化内涵。且不论端午节的天文学涵义和各民族的不同习惯、宗教、传说所涉及的内容,单从保健方面来说,这一节日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很值得我们重视。

端午本是“卫生节”

端午节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又叫“恶日节、沐兰节、地腊节、娃娃节、女儿节”。

中国古人发现,端午节前后不仅仅是农作物等万物的最旺盛的生长期,还同时是大地中的各种病菌和蠹虫的旺盛生长期,会给人类造成许多伤害。所以,“端午节”又叫做“恶日节”,在端午节期间,中国古人要集体进行各种公共卫生的活动。

“端午节”也叫做“地腊节”,这意思是说,冬至以后,地热上升,万物生长,各种病菌和蠹虫也开始从大地中的各个角落处冒出,到夏至前,是土地中各种生物的生长接近高峰的时期。所以,“端午节”期间既是人们忙于栽种农作物时期,即“芒种”时期,也同时是对付各种病菌蠹虫从大地中冒出来肆虐人们的时期。

避免邪气侵袭是中医的养生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上工治未病”,可见,祖国传统医学十分重视预防疾病的发生。由于端午时期天气转为又热又湿,疫疠秽浊之气横行,人类最易百病丛生。因此“端午节”期间,人们应该注意进行卫生和保健活动,以培养人体正气、驱除邪气。所说的邪气也叫浊气,现在所谓的细菌、病毒、工作压力、口臭、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不平衡以及宗教上所说的贪、嗔、痴、疑等都是。简单地说,一切有形、无形的致病因素都是浊气。而正气也即指人体的抗病能力。那么,“端午节”如何培补正气、驱避邪气呢?

药浴疗法

过去以往,在“端午节”这天,许多地区中国人有共同的以下习俗:这天,人们要吃雄黄酒,在家中的角落处要洒雄黄粉末,或者大人要用雄黄酒在孩子的脸上和身上涂抹,目的是驱逐病菌蠹虫等病害,和现在的公共集体环境进行消毒的目的是一样的;同时,端午节这天又叫做“蓄兰沐浴节日”,就是要家庭成员用一些中草药熬水,去给孩子和大人洗澡,以消灭身上的病菌,长此以往,一些地区还因此产生了专业的“洗儿”业务,就是专门给小孩子洗药浴,类似于现在医院中的药物蒸疗法;端午节,同时还是大众集体和家庭进行卫生大扫除的日子。

“端午节”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这里介绍几种药浴的方法,所谓药浴就是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的汤液或浸液,或直接用煎好的汤药,以蒸气沐浴方法或熏洗全身或患病局部,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药浴的使用方法在我国由来已久。据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用香汤浴洁身,宋明期间,这种香汤浴传入民间,便出现了专供人们洗芳香浴的“香水行”,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人们择日选用不同的药浴洁身、防病。如春节这天用五香汤沐浴,浴后令人遍体馨香,精神振奋;农历的二月二,古人称之为“中和节”,民间称为“龙抬头”的这一天,多取枸杞煎汤沐浴,可令人肌肤光泽,不老不病;夏季常用五枝汤洗浴,是为疏风气、驱瘴毒、滋血脉。到了清朝,药浴不仅作为健身益寿的方法,而且广泛用于治疗和康复疾病。

在药浴的过程中,除了水本身的理化作用(主要是温热作用)外,主要是药物对人体的影响。药物水溶液的有效成分,通过体表和呼吸道粘膜进入体内,根据不同药物的组方,可起到舒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等功效。

药浴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浸浴、熏浴、烫敷,作为保健养生则以浸浴为主。

浸浴的具体方法,以五枝汤(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为例:先将等量药物用纱布包好,加十倍于药物的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再将药液倒入浴水内,即可浸浴。有条件的可每日一次,这种药浴方法适用全身浸浴,亦可用于局部泡洗。

女性中老年朋友可选择美容护肤方:绿豆、百合、冰片各10克,滑石、白附子、白芷、白檀香、松香各30克研粗末,装纱布袋煎汤浸浴,可使容颜、肌肤白润细腻,体香驱邪。

用菖蒲叶治疗畏寒症:把菖蒲叶放入浴池中,制成药液后洗浴,可使身体变暖,对畏寒症有疗效。用干萝卜叶泡在水中洗浴也会收到同样效果。

用艾蒿叶和茎治疗腰痛:用艾蒿的叶和茎泡入水中洗浴的话,腰痛可望减轻和消失。

樟木枝和叶治疗风湿病:采集樟树的枝和叶放入浴池中浸泡进行药浴,有祛除风湿的功效。

用无花果叶治疗痔疮:用无花果的叶子洗药浴,对痔疮有疗效。

桃树叶可治疗湿疹:将桃树叶放入浴池中浸泡,然后浴身,可治湿疹。

用无花果温浴疗法治风湿病:将无花果的叶子在阳光下的阴影里晾至干燥,用手搓碎,将毛巾一折为二,缝成口袋,装好碎叶(为袋子1/3左右),放入浴缸中洗浴,即有效。无花果的叶子具有不可思议的效力,它里面含有“卡乌气库”(音译)的树胶质和白蛋白成分有镇痛的作用。

芳香疗法

在民间,一直有“端午节期间,百草为药”的说法,而中医治病更有“芳香化浊”的疗法。民间过端午节,人们要在家庭内外挂菖蒲、香艾、大蒜,还要将这些有消毒作用的草药大蒜悬挂在孩子身上,妇女儿童身上挂的这种既美丽又有药用作用的饰物最多,所以,端午节又是孩子和妇女打扮得最美丽的日子。

同时,端午节期间,医家和商家还用各种有驱除蠹虫和病菌作用的芬芳草药、名贵中药等配置成很好看的“香囊”、香扇,到市场上叫卖,孩子和妇女是这些物品的最直接受益者。过去以往,端午节日子的前后,这种配置有名贵中草药的“香囊”和“香扇”,是很时兴的物品,又有消毒卫生和醒脑清神的养生卫生功能,又是很受妇女儿童喜爱的装饰品!许多小孩子和女孩子,要将这样的“香囊”在自己身上藏戴很久很久!中国现今各地医药、商业、民族妇女儿童行业中都还存留有这种买卖“香囊、香扇、熏香”等习惯,就都是上古“端午节”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

挂艾叶、菖蒲:据《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于户上,可攘毒气。”艾叶、菖蒲都是中药,艾叶有理气、利尿、解热、通经、祛痰、止血等功效。据药理研究表明,艾叶含有桉油酸、侧柏醇等成分,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并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菖蒲气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窍、补五脏,中药主要用其芳香化湿、开窍醒神之功。人们把艾叶菖蒲悬于门窗,确有洁净空气、除湿避秽的作用。

膳食疗法

端午节食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过节方式。粽子多以糯米配枣、栗等制成。

糯米:

(功用)补益脾胃,益肺气。用于便溏腹泻,气虚自汗,体倦乏力、虚劳脱力等。

(用法)煮食、炒食、蒸食等。

(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注意)痰热者不宜。过食不易消化。

(选方)1、糯米、山药共研末,加白糖、胡椒末调食。补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便溏腹泻。

2、糯米与小麦麸炒,研末,米汤送服,养肺止汗。用于气虚自汗,体倦乏力。

3、糯米、红枣适量,煮粥食之。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寒痛者。

4、糯米、薏苡仁、红枣各适量,煮粥。用于神经衰弱、贫血等虚弱症。

5、糯米粉、藕粉、白糖各250克,加水和匀,作成馒头,入笼蒸熟,随量食用。补益脾胃。用于体虚,食少。

大枣可养胃健脾,益血壮神;栗能补脾强筋,健胃益肾。

上一篇:我的头部保健经验 下一篇:太极拳健身重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