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节日的问候延续到每一天

时间:2022-10-27 03:20:05

把节日的问候延续到每一天

经历了暑期的高温炙烤,我们满怀轻松舒畅的心情迎来了秋高气爽的9月,欢欣快乐地迎来了第29个教师节。

将每年的9月10日确定为教师节,是从1985年开始的。教师节的设立,体现了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也调动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前不久,我在奉新县亲眼看到了在第一个教师节里,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给石溪乡桃源小学袁振林老师的奖励证书和全体获奖者的光荣册。当时隆重的表彰大会,大红的证书和一长串表彰名单,说明省委、省政府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关心和肯定,它也是袁振林这群出类拔萃的老师们进一步努力工作和发展的动力。后来,袁老师成为奉新县石溪中学校长,之后又由于教学业绩突出,调任奉新一中工作。袁老师教过的学生,有的成为当地的村书记、村长,带领村民们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迈进;有的与袁老师一样,在接受专业教育之后,在三尺讲台上薪火相传,成了当地优质小学的教师,有的还连上互联网、打开PPT、拿起激光笔,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道路上领跑,培育着21世纪的一代新人。

设立教师节以来的29年,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29年。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这些年来教育战线培养出的一批批小康社会建设者,也离不开一批批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贡献有多大,都饱含着老师的教诲和启迪,凝结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老师面前,他们永远是学生。创造财富的企业家、促进革新的技术员、解除疾苦的医护人员、守卫边疆的威武军人、提供公共服务的管理者,人人都有着值得自己尊重的恩师。

党和政府以及各级各类学校为教师们庆贺节日、慰问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措施,目的在于倡导在全社会尊重教师,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调动广大教师的创造热情,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杰出的教育家,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如今更是“中国梦”的助推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要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于学校而言,教师更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本着全心全意依靠教师的理念,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尽力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比如,要全面正确领会和执行中央对领导干部的八项规定,继续组织好教师暑期休假考察这类广受一线教师欢迎、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在新学期、新学年,各级各类学校要出台举措,拿出行动,把关心教学、关心教师作为庆贺教师节的自然延续,作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实际行动,助推“教育梦”――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江西梦乃至于整个中国梦作出教育系统应有的贡献。

祝愿全体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家属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美梦成真!

上一篇:浅探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 下一篇:如何在数学课堂中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