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前程》的拉康式解读

时间:2022-10-27 03:05:31

摘 要: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佐证了拉康有关人的本质是对意象的先行占有的理论预设,通过对小说文本的拉康式解读,文章认为艾丝黛拉、匹普等主要人物的性格形成是其监护人郝薇香小姐和马格韦契期望赋形的结果。

关键词:狄更斯 《远大前程》 拉康 意象

《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1861)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晚年较为成熟的一部小说,被认为是“狄更斯所有作品中结构和语言都堪称是最完美的”[1]57。小说以自传式手法,讲述了一个青年人建基于遗产之上的似锦前程最后如何幻灭的故事。故事共分三个阶段讲述:理想的形成(前19章)、理想的建设(19-39章)以及理想的幻灭(39-59章)。在这个看似简单,宜于走向通俗小说的叙述中,狄更斯把人的理想看成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是一个引人向前可感可知的生活环境,而不是一个抽象的理想概念,正如译者王科一所说:“《远大前程》更着重反映了社会环境和人的意识行为互为关联的问题”[2]1。

一、匹普的远大前程

小说中的主人公匹普(Pip)一开始并没有想成为一个有钱的上等人的远大理想。整天与姐姐和姐夫生活、工作在铁匠铺里,匹普的淳朴理想就是成为一个和姐夫乔(Joe Gargery)一样远近闻名的铁匠。而随着生活圈和视野的扩大,匹普结识了镇上一位富孀的养女――艾丝黛拉(Estella)。艾丝黛拉为人傲慢、言辞刁钻,但是匹普丝毫不把艾丝黛拉对自己的这种态度视为艾丝黛拉的生性修养有问题,反而将其视为自己下等人应得的礼遇。为了维护被艾斯黛拉和其养母郝薇香小姐(Miss Havisham)伤害的自尊心,匹普暗自发奋图强,开始识文断字,遂而产生想成为上等人的人生理想。小说第十七章匹普对毕蒂(Biddy)说:“我真想做个上等人啊。”[3]141

恰此时机,匹普接受了一位神秘人物的无偿资助,这位神秘人通过郝薇香小姐的律师贾格斯(Jaggers)找到匹普,承诺把所有财产全部馈赠给匹普,并带他去伦登接收礼仪文法的教育,助其实现上等人的人生理想。随着伦敦交际圈的打开,匹普的行为举止逐步优雅绅士起来,眼看自己上等人的远大前程即将实现,这个背后默默资助他的神秘人也逐渐浮出水面。他就是幼年匹普在父母坟前曾遇到的那个逃犯,他吓唬威胁匹普为他弄来锉子打开枷锁以及食物馅饼助其逃跑;这个逃犯名叫马格韦契(Abel Magwitch),后来一直潜逃在外,并且在海外发了财,执意要报答匹普。伴随马格韦契偷渡回国行为的揭发,匹普人生理想赖以实现的巨额遗产也被依法充公,从而导致匹普远大前程的夭折,用匹普的话说“我继承巨大遗产的希望已如我们沼地上的雾见了太阳一样完全化为乌有”[3]529。遗产充公、理想幻灭,这一看似佐证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论的小说结尾实则另有深意。

揭发马格韦契潜返回国的正是他的犯罪同伙康佩生(Compeyson)。康佩生年轻时行为放荡,做事不择手段,先伙同郝薇香小姐的弟弟阿瑟尔(Arthur)骗取其姐姐的感情和一大笔钱,再联合马格韦契谋杀阿瑟尔,最后将所有的罪都推给马格韦契。马格韦契入狱后,其妻为他生下一女,这个小女孩正是艾斯黛拉,后被郝薇香小姐以龌龊的手段据为己有,“郝薇香小姐收养她就是为了要找天下所有的男人报仇”[3]195,而匹普正是其物色的最佳对象。至此,不难看出这一人物链上的任一成员的世事沉浮都将对匹普的人生理想施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由这一主要人物链而派生出的支链又无时无刻不在动摇匹普上等人赖以生存的、由巨额遗产构成的经济基础。因此,狄更斯在这部小说里成功地将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论和黑格尔的社会多重决定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付诸创作实践。这种对单一因果论的否定,把事物的相关性作为人物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当下大数据时代里尤显前卫,也预示了小说叙事向传统的回归。

几乎所有的文本叙事都有一条爱情主线,但是令其成为经典之作的原因绝非里面凄婉哀绵的爱情故事,而是隐藏在爱情发展下面的一条经济洪流,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文艺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但是这还不足以解释一部作品何以能从一时经典走向一世经典,在此,传统叙事和当下理论的互文与对话就显得格外重要与有意义了,尤其是后精神分析学派拉康的相关理论预设。

二、拉康式的远大理想

理想,在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1)看来,无外乎是一种对意象的先行占有和消费。而匹普的生活轨迹无处不佐证着拉康理论的预设,匹普着实在过着一种“拉康式”的生活。匹普的一切上等人的行事为人均建立在那一笔尚未兑现的巨额遗产上,属于十足的提前消费,匹普本人称之为“宽打宽算”[3]310。“我既然已经逐渐以未来的遗产继承人自居,不知不觉中也就开始注意到这未来的遗产对我自己的影响” [3]304;不仅如此,周围人对待匹普的态度也随着匹普“上等人”的形塑而发生着改变,属于“形象”消费一类。这种对意象的先行占有、消费虽引人奋进,但是脱去这层未来的形象包装,内核剩下的往往只是一具骷髅,借用小说中一句对三月天气的描写来说,“阳光底下已是夏季,背阴之处却还是冬天”[3]489。

如果说匹普的远大前程是对未来的提前消费,那么小说中的郝薇香小姐的生活则停留在过去,哀伤至深使其无法面对现实。她的生活在未婚夫逃婚的那一瞬间被永久定格了,屋内家具一应陈设均保持婚礼时的模样,就连郝薇香小姐本人也是终年穿着婚纱,不易他物。代表时间的摆钟停止了,郝薇香小姐的情感也在那一瞬间固化成仇恨了。而固化一旦成为习惯,就容不得她有半点的情感波动,因为内心任何一点情感的软化都会使得她经年建立起来的固化形象自内瓦解、坍塌、毁灭,这是她不敢面对,也是无力承担的。因此,艾丝黛拉在她的权益之下嫁为他人妇后,她下跪向匹普进行忏悔,之后,一把大火将她固化的形象融化在那张宽大的婚床上。

小说中,乔是作者塑造的少数正面人物之一,他几乎体现了无产阶级或下等人身上所应有的所有美好品德。乔生性憨厚几近钝拙,作为匹普的姐夫,他对待匹普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深切关心之情溢于言表,他多次将匹普从姐姐的烧火棍下护出;在匹普长大成人之后,作为匹普的师傅对其传道授业;匹普初涉伦敦之际,乔放心不下,专程赶往伦敦看望,对匹普的伦登生活略感不安,“你和我两个人在伦敦坐不到一块儿……除非到了家里,大家就成了自己人,彼此都了解”[3]249;匹普姐姐半身不遂卧床不起期间,乔请专人前来悉心护理;小说结尾,匹普的姐姐去世以后,乔又与毕蒂建立新的家庭。相对于匹普对未来的消费、郝薇香对过去的执着,乔每天都实实在在地生活于当下。

小说中乔对匹普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也正是由于乔的脚踏实地、活在当下的生活理念使得匹普在遭受理想的幻灭后可以重新来过,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认同,重塑自我。匹普的英文全称为Philip Pip,无论是Philip还是Pip都是一个从P到P的过程,这或许也是Pip这一名称给予其主人寻梦历程的一个暗示,也体现了拉康的“空心人”的哲学理念。这种虚假的自我形塑在小说中被比喻成“浓雾里射出的灯光”,“好像伸出手去可以摸得着抓得住”[3]131,引导人们不断向前,但是没人最终握得住这束光线;灯光熄灭,周遭又是一片浓雾。意象的作用就像这束光线,而浓雾隐喻的正是人的虚空的本质。这意象就是人的主体性表征,而离开这意象,“我眼前就陆续出现了帽子、脑袋、领巾、背心、裤子、长筒鞋”[3]192,人的主体性开始被物象所取代直至隐没。

主体性被意象的取缔在小说有关司法的审判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康佩生和马格韦契同时被带上法庭,康佩生的律师说:“法官大人,诸位先生,现在并排站在诸位面前的这两个人,你们一眼就看得出完全是两种人;一个年纪轻些,受过良好的教养,对待他应当考虑到他这种身份;另一个年纪大些,没有受过良好的教养,对待他也应当考虑到他那种身份;这年轻的一个,同这些勾当简直看不出有什么牵连,无非是有点嫌疑而已;那年纪大些的一个可就两样了,他同这些勾当牵连很大,罪行确凿不移。”[3]393这里,由意象所构成的个人身份成了判罪的依据,而人的主体性犯罪动机仿佛成了不甚重要的东西了。

此外,拉康认为人是语言结构的产物,通过语言,主体进入到社会的象征机构中来,从中构建自我的象征符码。小说伊始,作者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个由坟墓、墓碑、沼泽、雾霭等所构成的象征世界,在这个象征世界里,匹普开始与自己的父母相认同。当逃犯马格韦契问匹普“你娘在哪儿?”匹普指着一个墓碑,对他说道:“你瞧‘乔治安娜’那几个字。那就是我娘。”[3]4

《远大前程》中的故事人物身上充满了秘密,话语中充满了谎言,但是这些谎言都只能欺骗一时,不能欺骗一世,而形象的赋形作用是嵌在人物的骨子里的,引领小说人物为之奋斗一生。与小说中形形的骗子相比,匹普的最大谎言莫过于自己当真以上等人自居,正如小说中所写“世界上形形的骗子,比起自骗自的人来,实在算不上一回事,我就是编造了这些借口来欺骗我自己的。”[3]250

三、结语

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以极富同情和细腻入微的笔触塑造了匹普、乔、毕蒂等朴实善良的小人物的形象,但是人物的刻画往往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阶层社会地位、生活状况、社会关系之间的尖锐矛盾,从中可以看出狄更斯小说社会批判的力度。小说中,郝薇香小姐代表了没落的贵族,而匹普和乔则无疑是无产阶级的典型代表,匹普一心想跻身资产阶级行列,成为上等人,但是新兴资产阶级对于传统绅士价值观念的漠视,对于金钱的崇拜使得无数像匹普这样的下层人民很难凭借手中少有的生产资料而发迹成为上等人。这一点乔看得甚是清楚明白,因而自觉摒弃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踏实做好自己的营生;贵族小姐郝薇香所秉持的美好传统似乎也不见容于受利益驱使的资产阶级;而资产阶级所滋生的律师贾格斯因时而动,游刃有余地混迹于各个阶层,因而方能发迹于伦敦的资本主义社会。此外,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通过对匹普上等人理想的形成、建设、幻灭的描写,旨在阐释他一贯的哲学主张:人是环境的产物,不同的环境可以塑造不同的人。

参考文献

[1] 艾晓玲.《远大前程》的叙事特征[J].四川大学学报,2000(1):57-63.

[2] 王科一.《远大前程》译本序[A]//狄更斯.远大前程[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 狄更斯.远大前程[M].王科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上一篇: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 下一篇:从功能翻译理论谈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