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道路修复方案的分析

时间:2022-10-27 12:44:01

某工程道路修复方案的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实例,分析了项目道路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的道路修复方案,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路面修复;路基;措施

一、前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公共服务载体和通道,它的质量好坏问题不仅仅影响城市的正常交通,而且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包括两条道路,其中X307起于105国道,终点至马洞,总长度为3.7Km,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约为9.0m;YA53起于X281,终点连接X307,全长约2.3Km,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宽4.0m。

2.1 工程初步调查分析

X307线埋设电力管沟,开挖半幅路面,道路前段2.9km需要修复半幅路面,同时现状X307线和YA53线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已使用多年,存在不同程度的道路病害。针对此情况本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修复这两部分道路路面,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2.2路基的处理

路基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所以在施工期间一定要对路基的稳定性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路基稳定性和周围的土体结构、工程质量以及边坡的高度和坡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将路基动静荷载的情况进行全盘考虑,对于地表植物、有机土以及种植土等不能满足施工强度的要求的,应该对其基础进行压实施工,要让道路建筑基础符合相关规定的密度和强度,让路基使用寿命得到充分保障。

针对该项目的路基处理要求和措施:

该项目的路基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填筑路堤时应采用分层填筑逐层辗压,其分层最大厚度应与压实机具功能相适应。分层压实度控制在20~30cm,压实宽度应每侧宽出路床20cm。

路基压实度采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3.2.1及3.3.2条压实度进行设计。

填土前应先将原地表进行清理,整平压实。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并符合以下规定:

本工程路基压实度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控制。

对于路基的防护,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道路两侧自然边坡上种植草皮和行道树,提高道路的美观性。

2.3 路面的处理

为了确保扩建以后的道路工程质量,就应该先对原道路的路面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囊括了每一项路面的施工数据和设计参数,以及往常维修施工中对路面造成了哪种影响等,保证改造后的道路路面厚度均等、力学性能均等、以及平整度均等等。

针对该项目路面处理要求和措施:

2.3.1道路平面设计

本项目不对道路线性进行调整,只在现状道路基础上进行路面修复工作。由于道路X307东半幅路面从起点开始有2.9Km连续修复路面,根据平面线型,可优化现状道路的竖向标高和超高。其中K0+718.753- K0+801.811段圆线半径为180m和K1+364.796- K1+443.113段圆曲线半径为250m,按规范要求设置超高,圆曲线范围内设置2%超高,两端直线段设置超高渐变段,渐变率为1/150。

2.3.2纵断面设计

设计方案不调整纵断面,按原道路标高进行路面修复。

2.3.3 横断面设计

X307线道水泥路宽9米,两侧有路缘带;YA53水泥路宽4米。

2.3.4路面结构设计

经过现场踏勘,本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修复分四种情况:

(1)因电力管沟建设导致破坏线装混凝土路面板块(X307从起点至YA53交叉口北半幅路面,全长约2951.175m,YA53终点处205m);

(2)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现状道路病害,统计时分为三类,A类为交叉型裂缝和破碎板;B类为断板;C类为板角断裂。

根据上述情况,施工破坏板和A、B类病害需破碎清除,重新铺设一层路面基层和面层;C类板清除破碎角,铺设角偶钢筋补强。

本项目的路面结构设计如下:

① X307路面结构(电力开挖板块):

24cm C35水泥混凝土路面

20cm 水泥(5.5%)稳定级配碎石基层

现状路基

② X307路面结构(A、B类病害板块及C类病害板块补角):

24cm C35水泥混凝土路面

16cm 贫混凝土

现状路基

③ YA53路面结构(电力开挖板块):

22cm C35水泥混凝土路面

20cm 水泥(5.5%)稳定级配碎石基层

现状路基

④ YA53路面结构(A、B类病害板块及C类病害板块补角):

22cm C35水泥混凝土路面

16cm 贫混凝土

现状路基

2.4 排水工程

城市道路在早期建设过程中,对车流量预计的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就导致了道路排水系统的性能并不是完全满足实际情况,一旦当车流量增多后就会对排水管道造成堵塞,使得路面的雨水和积水等无法及时清理,再加上路面的路基下沉以及路面病害等情况,导致了道路表面淤积大量雨水,严重影响车辆的通行。因此,在道路路面改造施工中要重视对排水系统的保护,要根据道路路面扩大的比例和面积及时对排水系统的分布、横截面和排水能力进行改造,以便使其适应新路面的排水要求;道路路面改造施工中做好对排水系统的防护,避免道路路面改造施工的杂物进入到排水系统中,引起排水系统的不畅或堵塞;道路路面改造施工要做好排水系统的保护,要在施工中对于有可能影响排水系统的操作加强保护,特别是震动和碾压等大强度施工工作时应该对排水系统的防护;施工人员在改造道路时,使用的材料一定要符合相关水稳定性标准,将雨水和积水入路基对路基产生破坏的情况减少,并且要将路面中心高度和两边高度调整好,确保雨水不会淤积在道路路面上,对行车造成损伤。

针对该项目排水工程的处理措施:

在部分路段道路的路堑边坡坡底修建排水沟排水,同时部分积水点通过埋设混凝土管排向道路两侧的低点。X307南侧仲凯农学院两处出入口处设置排水沟,沟顶铺设刚篦子。YA53白土三队至白土二队设置两处合约长285m的浆砌片石边沟,同时埋设四条混凝土排水管穿过道路排水,排水管两侧设置集水井。

2.5 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先摸查清楚道路范围内的各种管线,并做好保护工作。

(2)施工范围内应设置好各种安全措施,并合理安排施工时车辆的通道;施工期间要做好临时通行的组织工作,合理安排各项工程的先后顺序,不得中断交通。

(3)路基排水沟渠的出水口应尽可能引接至天然河沟或通过集水井与市政管道连接,不应直接使水流入农田或水塘。

(4)路基防护、水沟的石料应采用强度较高、不易风化的硬质石料。

三、结语

城市道路路面施工技术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正常通行,而且对城市化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要让城市化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要对路面施工技术作出相应的分析,总结相关经验,完善施工技术规范,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这样才能为我国道路交通条件的快速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上一篇: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