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二)

时间:2022-10-27 12:41:34

升入初三,我们班来了一位新语文老师。她,中等个儿,长长的头发,和其他老师相比,似乎没有什么很特殊的地方。但不久之后我就发现,她最具特色的就是她的那双眼睛――清澈、透明、会说话!

上第一节语文课时,老师的那双眼睛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课堂上积极地表现自己,我回答她的每一个提问时都会盯着她的眼睛看,她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满是慈祥和鼓励,我心里感到特别温暖,从此我便喜欢上了语文课。

我上课爱开小差,老走神儿,语文老师就用她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看看我,好像在说:“回过神来,好好听课。”于是,我便赶快翻开语文课本开始听课。快月考了,老师紧张得不得了,又是给我们划重点,又是给我们列复习提纲,可我竟一点也不紧张。老师让我设定月考目标,我没有认真考虑,就说要考班里第一。老师听到后,马上在班里表扬了我。我想,既然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夸下了海口,就必须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很快月考过去了,我的语文成绩没进也没退,原地不动。此时,我不敢抬头再看老师的眼睛,我怕会看到老师伤心的眼神。以前,我上课总喜欢看老师的眼睛,可是现在我不敢和她对视了。我想当我分数少得可怜的试卷放在她眼前时,她该有多么失望啊!我想老师上课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关注我了,那和蔼的眼神不知会停留在哪个幸运的孩子身上了。但是,事实不是如此,上课时,老师还像往常一样关注着我,而且提问次数比以前更多。我知道老师仍然对我寄予着厚望,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在那双寄予厚望的眼睛的鼓励下,在后来的考试中,我果然实现了我的目标,获得了班级第一名。

现在,我结束了初中生活,但老师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却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简评】

作者通过老师的眼睛这一线索,串联起老师在课堂上的严格要求、积极鼓励以及对“我”考试失利的宽容等事例,歌颂了老师的伟大。

亮点:一、多次点题,中心明确。记忆中的画面就是老师的眼睛,从开始眼睛的温暖,到眼睛的严格,再到眼睛的宽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然推出“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却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主题鲜明。二、心理描写,衬托情节。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想老师上课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关注我了,那和蔼的眼神不知会停留在哪个幸运的孩子身上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老师对“我”的关注一如既往,凸显了老师的高大形象。

上一篇:西湖之畔守护“纯真年代”,双癌夫妻走过人生险... 下一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