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关于人间“磨难”的思考

时间:2022-10-27 11:49:37

上帝关于人间“磨难”的思考

每―个骄傲自负又屡经沧桑的年轻人,都无一例外地选择沉默。是无言的抗议也好,是懦弱的回避也罢,都在用沉默筑一道心墙,不是为了别的,在那样颓废的心境下,他的世界里无法再留宿任何的事物和情绪了,因为心里厚实的坚不可摧的信仰轰然倒塌。一个人心中的世界可以无限宽广,可绝望,就是刹那间关了门,独自对着一屋子的哀伤,而那以外的任何事物都变得微乎其微,再加上当事人多多少少故意的忽视,熟悉的事物成了最容易被抗拒的理由。而那曾经陌生的月光,陌生的地坛,陌生得让人来不及去关注的一草一木,成了失意者绝佳的借口。

把自己置身事外!这是失意者勉强的生活态度。或许一定要跳脱出来看个清楚,才能痊愈,也或许一定要跳脱出来装作难得糊涂,才能淡忘。以一种特立独行的态度和眼光,失意者开始了最为“充沛”的精神生活,完全取代了一切物质的欲望。像是患了―场流行病,莫名地有了“沽癖”,自此抵触一切,如史铁生所说,那园子的存在,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可那园子本身便存在着,存在了千百年,都不是为了他,其实原来的他也并不介意它的存在,哪怕日后那是他至爱的圣地,只要生活还是平静的,名利欲望仍在心中打着滚,其他都是微小的部分;只有走投无路时,才忽地发现那些不声响的东西的可贵,它们不必安慰和理解他,不必关怀和帮助他,当然也不会暗中使坏,落井下石,只要长久地同样沉默地陪伴,证明他的存在即可。史铁生这么觉得,连落第者张继也深有同感,苏州河上的月夜本身并无凄美之意,可在张继满目萧然的眼里,看来看去只得一个“愁”字,是为了失意者而存在的,他们同样认为他们有理由让整个世界陪他们感伤,失意之时,仿佛上帝是一手操控他命运的人,即便他的不幸就是他安排的,他们仍可以心平气和地在一起讨论生死,诠释生命。

谁说上帝已经豁达到参透生死?他未尝不是用磨难将人折磨成哲人,再让那哲人告诉他何为生死。

而苦难的接踵而至正是因为世间关于生死的版本太多,上帝无法估判,像迷惑的孩童不断寻找正确答案。

可这世界上也有一种人永远在苦难来临时无法置身事外,这种人是做了父母的人,换句话来说,那些其实并未走投无路而又能够自暴自弃的人,是因为还拥有被爱的权利。.他们敢于忽视一切,放弃一切,拒绝一切,独自倔强地悲伤,在悲痛之外的世界有人会替他们打理,而他们无能为力到只能无止境地悲伤。天无绝人之路大概是说一个人无论受了怎样的苦,都仍会有爱他的人坚强地帮助他、疼惜他,失去被爱的权利的人连上帝也无法救赎。但为人父母者则不同,他们继续活着而不被打倒是因为去爱而多过被爱,他们的坚强勇敢是因为不愿放弃爱人的权利,他们在苦难来临时只想到做强大的后盾,而无法顾及其他。尽管他们恨透了惨淡的月光,斑驳的古园,阴森的树林,但因为爱而得到了无限延伸,他们用所能给予的爱,去接纳一切。

磨难打倒失意者,可失意者的父母却无比坚强地活着,从不抱怨。上帝又看不懂了,为什么苦难让承受者间接地被打倒,却让爱他们的人直接地强大起来?千百年来,生命的奥秘无人知晓。

而那些陪伴过失意者的月色、地坛和参天大树,因为聚集了过多哀伤的气息,变成一个专门凭吊痛苦的场所,吸引着更多只想关上门,独自胡思乱想的人。他们都默不作声地、偶然或必然地遇见那样一个地方,让他们觉得安心,觉得静谧,觉得是上帝的牵引,是一种绝对的缘分。于是地坛总会上演同样的事,失意的年轻人一言不发,还有背后偷偷跟来的不放心的父母,他们在那里各自找寻想要的答案,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上帝俯视人间,注视着他所制造的苦难带来的悲剧和苦尽甘来。他无法懂得人类的思考与行为。他在人间一无所获,便只能呆在天上。

上一篇:潮湿的天真 下一篇:史铁生与邹卓凡的一封信